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便秘患者的影响
2021-07-16卜婷婷
卜婷婷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房,辽宁沈阳 110032
脑卒中是以脑部组织出现出血或缺血损伤为特点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能够引发褥疮、便秘、偏瘫等多种并发症,其中,便秘是脑卒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以排便艰难、排便次数下降、便质坚硬、排便时间增加等为主要表现[1]。脑卒中导致便秘的因素大多与被动体位、活动受限、胃肠蠕动减慢或饮食改变、食物摄取量下降、饮水量降低或排便环境的改变等密切相关。便秘的发生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功能的恢复[2]。约有85%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同时伴有便秘的发生[3]。临床中的高发病率提示脑卒中便秘的防治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除了药物应用,护理模式的选择对脑卒中便秘也起到重要作用。西医常规护理能够起到一定干预效果,但结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取得刚好的效果。故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便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便秘患者140例,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14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0例。干 预 组 男40例,女30例,年 龄45~75岁,平 均(60.55±15.31)岁,病 程 3~ 312 d,平 均(84.34±13.48)d;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45~75岁,平均(61.52±15.28)岁,病程1~321 d,平均病程(85.19±14.66)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参照脑出血诊疗指南[4]拟定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标准如下:①脑卒中发病3 d内,经过头CT等影像学确诊为脑卒中者,且均为首次发病;②年龄45~77岁;③排便时间明显延长,2~3 d以上一次,便质干燥、坚硬,排便困难;④发病后未进行相关治疗;⑤患者对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有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或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患有严重的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无法正常交谈者;④不能遵医嘱按时服药者;⑤因服用其他如抗抑郁等药物而形成的便秘。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常规护理干预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入院宣教,对患者及家属发放健康手册让其自行阅读理解。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脑卒中以及便秘等相关知识的介绍和科普,填补患者对于所患疾病领域的空白,通过对脑卒中的定义、诊断标准、常用治疗方法、危险因素、并发症以及预后等方面的讲解,消除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感和陌生感[5]。对于便秘所引发的,如:肛裂、脱肛、痔疮等疾病,以及便秘诱使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发病机制,阐述排便规律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消除脑卒中便秘发生的可能,加强患者及家属的疾病应对能力。
行为指导:包括运动行为及排便行为两方面的指导。其中运动行为的干预又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两方面,对于急性期或病情较重需要绝对卧床的患者采取被动运动的方式,护理人员每1~1.5 h对患者进行翻身,教患者学习腹式呼吸法,用鼻吸气后尽力鼓肚子,然后慢慢将气呼出体外,通过腹式呼吸法既能促进胃肠蠕动,又可提高骨盆肌肉收缩能力,促进排便[6]。对于慢性期或病情相对较轻者采取主动运动方式,嘱患者平卧于床,练习抬腿、双腿交替蹬自行车状、提臀、收肛等运动,每天坚持做15~20 min。良好的排便习惯是防止便秘发生的重要前提,采取刺激疗法,于每日固定午餐或晚餐作为刺激条件,嘱患者用餐后30 min,利用10~15 min的时间进行排便,即使患者毫无便意,也让其去厕所蹲5 min左右,对于2 d以上仍未排便者,利用开塞露使其排便。
饮食结构的建立:良好的饮食结构是疾病康复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对于便秘的患者来说,建立合理的饮食是十分重要的[7]。在确保患者每天摄入2000 ml的水外,还应饮入一些促进胃肠蠕动的汤汁或果汁,如蜂蜜水、雪梨汁等。蜂蜜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而雪梨汁中含有大量的乳果糖和山梨醇,在增加液体摄入的同时刺激胃肠,促进排便。从中医角度来讲,对于实证的便秘患者应对吃蔬菜水果,如香蕉、苹果、梨等,禁食辛辣,少吃油腻。对于气血虚的患者应多食大枣、山药、茯苓等,将其煲汤或熬粥实用。
腹部按摩:取患者仰卧位,腹部暴露并自然放松,医护人员手掌直接接触于患者右下腹,从回盲部开始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顺序顺时针按摩,每天2~3次,每次15圈,每圈5~10 s,通过外界力量的作用改变肠腔形态,促进胃肠运动,提高消化功能,加强腹部压力,促进通便[8]。
耳穴压豆:采用王不留行耳穴压豆于患者,穴位:直肠、大肠、肺、三焦、脾、胃、皮质下、交感。取患者坐位或仰卧位,用75%酒精对耳朵进行消毒后,将王不留行耳穴贴贴于相应耳穴上。再用拇指及示指指腹将耳穴贴紧压,轻柔60 s,每日晨起、中午及晚睡前分别进行轻压,每次至少持续60 d,双耳交替进行[9]。
心理干预:在入院初期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治疗,通过与患者进行谈话的方式,了解患者心中所想,排解患者心中的压力,将恐惧对于交感神经兴奋性的抑制程度降到最低,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充分发挥家庭的治疗作用,建立战胜病魔的决心[10]。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1 d的治疗及护理。
1.4 观察指标
1.4.1 MRS评分 MRS评分又称改良Rankin量表[11],是对患者功能残疾水平的综合性判断指标。BRS评分共分为0~5分六个等级,其中0分示为症状较轻,具备正常的日常生活工作能力,1分示为症状轻,拥有简单的自我照顾能力,2分示为轻度残疾,能够独立行走,但不具备自我照顾能力,3分示为中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也不能自我照顾,4分示为较重程度的残疾,需要长期卧床,但可主动运动,5分示为严重残疾,长期卧床且不能进行主动运动。
1.4.2 排便量表评分 将患者治疗前后的大便干硬情况、腹胀程度、腹部压痛情况、口干、口臭程度按照0~4分,分为5个等级,其中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轻度,2分表示中度,3分表示重度,4分表示非常严重[12]。
1.4.3 症状积分 对患者的临床排便情况进行归纳总结[13],并对具有代表性的症状进行提取,总结症状积分见表1。
表1 症状积分评分标准
1.4.4 总体疗效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3],将临床症状分为痊愈、好转、未愈三个等级。若治疗后1~2 d可排便1次,便质由坚转软,排便通畅而不费力,且排便规律为痊愈;若治疗后2~4 d排便1次,便质不坚,排便欠畅,排便不是十分规律为好转;若治疗后大便仍旧无法排出,便秘症状无丝毫改善为未愈。总有效率=(痊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R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MRS评分低于本组干预前,且干预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R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RS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对照组 70 4.29±0.66 3.58±0.58 6.760 0.000干预组 70 4.33±0.61 2.01±0.50 24.609 0.000 t值 0.372 17.153 P值 0.710 0.000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排便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排便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排便量表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干预组排便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排便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排便量表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大便干硬腹胀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对照组 70 3.31±0.62 2.81±0.40 5.670 0.000 2.99±0.70 2.40±0.41 6.085 0.000干预组 70 3.32±0.50 1.57±0.34 24.215 0.000 2.89±0.48 1.10±0.22 28.363 0.000 t值 0.105 19.762 0.985 23.375 P值 0.916 0.000 0.326 0.000组别 n 腹部压痛 口干 口臭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对照组 70 3.12±0.58 2.78±0.50 4.807 0.000 3.22±0.54 2.74±0.42 5.870 0.000 3.15±0.55 2.63±0.51 5.800 0.000干预组 70 2.99±0.51 1.50±0.34 20.3380.000 3.30±0.52 1.31±0.30 27.7330.000 3.18±0.44 1.14±0.27 33.0620.000 t值 1.408 17.711 0.892 23.180 0.356 21.603 P值 0.161 0.000 0.373 0.000 0.722 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排便形状、用力难度、便意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干预组各项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组别 n 首次排便时间 排便间隔时间 排便时间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对照组 70 1.50±0.31 1.00±0.21 11.1720.000 1.49±0.30 1.01±0.26 10.1160.0001.40±0.33 1.02±0.32 6.916 0.000干预组 70 1.51±0.39 0.57±0.17 18.4850.000 1.50±0.31 0.59±0.15 22.1070.0001.49±0.31 0.54±0.17 22.4810.000 t值 0.167 13.315 0.193 11.706 1.663 11.083 P值 0.866 0.000 0.846 0.000 0.098 0.000组别 n 排便形状 用力难度 便意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对照组 70 1.37±0.29 1.00±0.21 8.645 0.000 1.29±0.32 0.89±0.24 8.366 0.0001.34±0.30 0.97±0.31 7.175 0.000干预组 70 1.38±0.32 0.48±0.20 19.9540.000 1.34±0.37 0.37±0.11 21.024 0.000 1.40±0.34 0.59±0.14 18.4310.000 t值 0.193 15.002 0.8552 16.479 1.107 9.346 P值 0.846 0.000 0.393 0.000 0.270 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影响腹膈肌以及盆腔部肌肉收缩能力减弱,同时由于长期卧床致生活不规律,导致便秘合并症的发生[14]。合理的调护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便秘相关的临床症状。常规护理不具有针对性,取得的临床效果一般,故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脑卒中便秘患者进行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护理能够对脑卒中便秘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作用有效率仅71.43%,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对疗效起到大幅提升达到97.14%,提示通过健康教育、行为指导、饮食结构建立、腹部按摩、耳穴压豆、心理等方面对脑卒中便秘患者进行全面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高燕等[15]的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卒中便秘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MRS评分、排便量表评分、症状积分,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护理通过不同方面对脑卒中便秘患者的调护能够对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排便形状、用力难度、便意的症状、大便干硬、腹胀、腹部压痛、口干、口臭等临床症状起到更好的改善作用。与其他学者[16-17]研究结果相似,中西医护理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研究选取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更具体、方案更细致,比以往的研究方案[15-17]更符合中医护理临床,同时也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分析其机制可能为以下几点:①对患者进行行为指导,嘱患者进行腹部呼吸、主动运动,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通过运动行为刺激,减少便秘发生的可能[15]。②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防止便秘发生的重要前提,饮水量的充足可确保胃肠道濡润。③中医中药的合理应用。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辨虚实而行实则泄、虚则补的治疗原则,通过服用中药或药膳等方式改变患者的饮食结构,减少便秘的发生。④中医情志干预。情志的改变与脏腑功能的变化密切相连,便秘的发生也与情志不可分割,中医情志干预主要是医护人员通过语言、神情等表现来揣测患者的心理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是临床中对有关情志疾病治疗的常用方法。⑤腹部按摩。通过摩擦的方式刺激胃肠蠕动,减少患者在排便时出现费力、紧张等情况的出现,将排便用力而致血压升高而引发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全程无痛且安全易懂。⑥中医耳穴压豆。耳是人体经络分布较为密集的部位,“十二经通于耳”,中医耳穴压豆法是利用王不留行籽刺激耳部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运气行血的目的[16-17]。本研究主要针对直肠、大肠、肺、三焦、脾、胃、皮质下、交感等耳穴,其中大肠、直肠具有传瘀导滞、疏散风热、通便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刺激耳部肺穴可刺激大肠以传导糟粕[18-20],脾胃为后天之本,刺激脾胃具有促运化、助消化的作用,三焦能通气而行精,皮质下则能够调节胃肠功能,交感可解除内脏痉挛,防止植物神经紊乱的发生。诸穴联用,具有行气运血、促肠通便的治疗作用。诸法合用能够对脑卒中便秘患者起到协同作用,改善患者便秘症状,提高有效率。本研究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的研究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对护理的细则措施及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临床仍需要进行大样本的临床观察,提供更高层次的循证医学依据。
综上所述,中西医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治疗脑卒中便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