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视化互联网产后访视模式在社区妇幼保健临床中的应用

2021-07-16钟雪燕冯碧婵毛小琴潘春蓉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妇幼保健产后产妇

钟雪燕 冯碧婵 毛小琴 潘春蓉 肖 娟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保科,广东广州 511483

产后访视一直以来是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心,如何保证高效、满意的社区产后访视工作是国内社区妇幼保健的一大挑战和难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现代互联网通讯手段被应用于临床服务中,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实施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1]。研究表明[2],将互联网平台应用于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的落实率,促进疾病康复。但将互联网应用于产后访视效果如何?尚未见有报道。为了解可视化互联网在产后访视社区妇幼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尝试将可视化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社区产后访视工作中,与传统访视模式进行比较,选取2019年1—12月产后于本社区居住的1088例产妇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产后于本社区居住的1088例产妇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按照不同的产后访视模式分成互联网访视组和传统访视组,每组各544例。互联网访视组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29.91±3.67)岁;生育次数1~3次,平均(1.87±0.77)次;高中以下文化167例,大专文化295例,本科及以上82例;传统访视组年龄22~37岁,平均(29.52±4.78)岁;生育次数1~3次,平均(1.82±0.76)次;高中以下文化152例,大专文化287例,本科及以上105例,两组产妇在年龄、生育次数、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产后长期居住于本社区,能完成正常访视过程;②懂得使用互联网技术,并且互联网通畅;③新生儿出生正常;④正常分娩,未合并全身性疾病者。

1.3 排除标准

①产后不长期居住本社区,不能完成正常访视者;②不能正常沟通,无法使用互联网者;③合并严重分娩并发症者;④新生儿产后异常者。

1.4 方法

1.4.1 传统访视组 根据医院反馈的产妇分娩信息进行上门访视,于产后1、2和4周进行上门随访,并进行相应产后康复和育婴知识的指导。

1.4.2 互联网访视组 与产妇之间组建产后访视微信群,实名登记每位产妇的信息,定期向各位产妇推送产后康复保健知识与育婴小贴士,同时在产后1、2、6周对产妇进行线上视频对话,了解产妇的康复状况、婴儿发育状况,同时解答产妇的疑问和困难。在非访视时间段,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及时在线解答患者的问题。

1.5 观察指标

访视过程中由专人记录产妇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产褥期感染发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子宫复原不佳发生率、贫血发生率),以及产妇对社区妇幼保健的满意度评分。

1.5.1 产褥期感染 产褥期间出现的全身或局部感染,其中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等。表现为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子宫压痛,恶露有异味、恶臭,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检测阳性等。

1.5.2 产后乳房胀痛 产后由于乳腺感染、乳腺导管不通畅等综合因素引起的乳房胀痛不适等综合临床表现。

1.5.3 子宫复原不佳 子宫复原不佳以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为判断标准,指由于收缩乏力、胎盘滞留、恶露不净等多种因素引起子宫在产后8周后仍未恢复到非妊娠状态的过程。

1.5.4 产后贫血 由于分娩过程中失血过多、产后营养不良等综合因素导致的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低于90 g/L。

1.5.5 满意度评价 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由产妇根据自己的评价进行匿名密封性评价,评价结果统一由专人统计和分析,调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1,问卷共25题,每题分值0~4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

1.6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由专人负责整理和统计,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互联网访视组的产褥期感染发生率(2.94%)、乳房胀痛发生率(9.01%)、子宫复原不佳发生率(15.99%)、贫血发生率(4.96%)与传统访视组(2.57%、9.74%、16.73%、4.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访视满意度比较

互联网访视组对社区妇幼保健满意度评分为(68.70±12.10)分,显著高于传统访视组的(62.15±12.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5,P<0.05)。

3 讨论

随着产后健康管理模式的转型,产后康复指导的主要工作已经下沉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了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大挑战。国外的产后访视工作经验提示[3],有效的产后访视是降低产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冯雪等[4]发现社区产后家庭访视护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显著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王宝雅[5]发现产后社区访视能够提高母婴健康水平。Bhavadharini等[6]发现产后访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1088例产妇的产后访视中,也发现产后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可达2.94%、乳房胀痛发生率可达9.01%、子宫复原不佳发生率可达15.99%、贫血发生率可达4.96%,均通过有效的指导进行了有效的纠正和得到及时的治疗。因此提高产后访视在社区妇幼保健工作中的重视程度,对改善产妇产后恢复的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社区产后访视模式[7-9]:首先,根据如医院反馈、计生部门核实或是公安入户管理等多种渠道所获取的相关产妇和婴幼儿信息,进行社区分类和整理,确定由社区保健专人进行按区域上门访视。其次,上门访视前1 d常电话核实或通过邻居告知等方式通知被访视产妇,以便产妇家属预留人员接待社区访视人员。再次,访视内容以评估产妇生活环境、新生儿喂养情况、新生儿发育状况、产妇生命体征、营养状态、恶露和子宫复旧状况、喂乳状况等。通常访视时间为产后1、2、4、8周等。访视后填写产后访视卡、同时做好产后产妇访视记录表,以及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并及时将相关信息输入产妇电子健康档案,每月将相关信息统计好再进行上报。有学者认为在整个访视的过程中,从获取信息到预约产妇再到上门访视,耗时较长,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失访率也高,同时在访视过程中会受到部分家属的抵触和排挤,对产妇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10]。苏晓红[11]对312例产妇进行社区产后访视发现,社区产后访视不仅可以发现产妇产后健康状况和新生儿健康问题,同时还能对产妇及其家属传授正确和合理的护理与育婴技巧,避免产后并发症等的发生,对于预防母婴疾病得到最早期的预防和干预。这对上门访视的相关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在访视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宣教,同时还需要对产妇和新生儿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必要时候会需要形成社区—医院的对接,才能切实解决产妇或新生儿的需求[12]。如发现严重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湿疹或者新生儿脐带异常等,发现产妇乳房红肿热痛出现乳腺炎可能、恶露异常有严重的产褥期感染等,均需及时与医院对接,进行医院的转送,这对于解决产妇的问题会造成一定延误[13]。

虽然多数学者对常规的产后访视认可程度依然很高,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传统的产后访视模式也逐步暴露出了弊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而且难于取得可观的效果,同时被产妇及其家属的接受程度也不高,成为了当下阻碍社区妇幼保健工作高效进展的绊脚石[14-15]。因此如何更加有效、低成本、全面性地进行产后康复指导,提高产妇产后康复的质量以及保证新生儿成长的安全成为了社区妇幼保健工作者最关注的焦点之一[16]。一项Meta分析发现[17],产后延续健康管理模式对于中国产妇纯母乳喂养和产后抑郁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丁娟等[18]比较了基于手机和互联网的社区干预手段对母婴喂养行为影响的差异发现,互联网模式有着更为优越的效果。李燕等[19]发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维度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有重要影响,这种模式下产妇的分娩知信行为及临床结局都有显著提高。本研究应用可视化互联网访视模式发现,在社区妇幼保健中采用可视化互联网产后访视,其维持产妇产后康复的状况与传统访视模式相当,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传统上门访视的发生率无差异,但不影响产妇的时间,不用增加产妇被上门访视的心理和生理负担,更容易被产妇接受,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这与国内学者[20-21]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可视化产后访视不仅可取得与传统访视相当的效果,而且还适应了新时代下产妇的需求和生活方式,可以回避传统访视下给产妇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又能够取到传统访视所获得的效果,并且还能够随时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延续性的指导和观察,更有利于促进产妇康复和新生儿成长,被接受程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妇幼保健产后产妇
现代综合类妇幼保健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