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变异”新冠病毒有多危险?
2021-07-15罗斌
罗斌
疫情继续恶化,新增病例不断刷新纪录。经由两种变异的结合,近期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即使是接种过疫苗者,或已康复的染疫者,也可能再度快速感染。表层蛋白上,印度冠状病毒变体B.1.617呈现出两种基因突变:E484Q和L452R,这两个神秘数字揭示了其各自基因组改变的确切位置。
个别突变为人们所知已有一段时间。E484Q与E484K相似,后者此前已在英国、南非和巴西的变异病毒中出现;L452R则已在加利福尼亚变体CAL.20C中出现。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在印度,这两种突变首次同时出现,也因此常被称为“双重变异”。
专家表示,双突变病毒并不是此次疫情完全失控的原因
其实,两种变异体同时出现这一事实并不一定意味着这种变异毒株也具有双倍的传染性或危险性——这还有待研究。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完整的数据,以能更可靠地評估“双重变异”病毒。
但无论如何,它只是造成灾难性局面的原因之一。目前,已有1700多万人确诊染疫,而可能还有大量未报告的病例。一旦某种新型病毒找到逃逸我们免疫系统的方法,科学家们便称之为 “逃逸突变”。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指出,这些突变原则上导致“抗体或T细胞中和能力减弱”。但关键在于,如何能确定这种减弱的实际强度。对已经接种过疫苗或已经康复的人,“逃逸突变” 也可能仍是危险的,因为,当事人对这种变种病毒的感染的保护能力也可能较弱。接种过疫苗的人是否还会感染他人,对此目前也没有定论。
根据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接种疫苗能减少三分之二感染风险,而那些在接种疫苗后仍然染疫者,其病程严重的概率也降低了三分之二,它至少表明,当事人的传染性亦较低。到目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仍仅将印度变体B.1.617定义为“被关注的变种”。
B.1.617突变株携带的基因突变
此前受到关注的3种新冠突变病毒株携带的重要基因突变(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相反,英国变种B.1.1.7、南非变种B.1.351和巴西变种P.1则被定义为真正 “令人担忧”,属于“值得关注变种”。 在世卫组织看来,这些变种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它们更易传播、患者病况更严重、时间更长;是因为它们可以躲避免疫系统,而且,现有疫苗效力对其有所降低。
巴塞尔大学生物中心的病毒和细菌进化研究小组负责人内尔说:“我们尚不能从现在为数不多的观察结果推断出一个可靠的趋势,但应密切监测。”柏林夏里特医院的病毒学负责人德罗斯滕也认为,无理由因病毒变体而不安。他在北德电台专题播客节目中表示,以“相对较小投入”制约 “大多数免疫逃逸突变体”,只需对下一代疫苗做轻微更新。
B.1.617突变病毒株是哪里来的?
B.1.617突变株虽然近日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它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这一突变病毒株早在2020年10月就在印度首次被发现。与野生型新冠病毒相比,它有13个独特的基因突变,其中发生在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S基因上有5个基因突变。从这个角度来说,称它为“双重突变”和“三重突变”并不准确。
这些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在S蛋白上出现的有些突变被认为可能提高新冠病毒的传染能力,或者它们逃避中和抗体识别的能力。其中被人们关注的两个突变为L452R和E484Q。已有的实验结果显示L452R可能提高新冠病毒的传播能力,而E484Q则可能提高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由于它携带了两个可能对新冠病毒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产生影响的重要突变,因此被有些媒体称为“双重突变”病毒。不过携带多个影响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的基因突变的新冠病毒株也并不罕见。例如最初在南非和巴西发现的B.1.351和P.1病毒株也都携带着多个可能影响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的突变。
B.1.617传播力更强吗?
不同新冠突变病毒株的比例
B.1.617传播力是否更强的问题可能要看它跟谁比,和最早出现的野生型新冠病毒相比,B.1.617的传播力可能是变得更强了,但是跟目前在世界上流行的其他新冠突变病毒株相比,目前的数据并没有显示出B.1.671突变株的传播能力更强。跟踪全球新冠突变株的网站nextstrain.org上的分析图显示,B.1.617在2020年10月最初在印度出现时,并没有迅速成为人群中的主要突变株。
即使在近期印度新冠病例数目激增的时期,受到B.1.617突变株感染的人数虽然迅速上升,但是它上升的速度和其他同时在印度流行的新冠突变株相比,还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区别。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致力于使用超级计算机和复杂统计手段研究病毒传播和演化的特雷弗·贝德福德博士表示,他的团队对印度新冠病例的分析发现多种突变株在驱动病例的上升,B.1.617在今年1月时在人群中的起始比例较高,因此在病例数目爆发时在患者中的比例也相对更高。
现有疫苗对它的防护能力如何?
在已经获得批准广泛使用的疫苗中,目前针对B.1.617的防护能力的研究还不多。近日,印度Bharat生物技术公司和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国家病毒研究所(ICMR)联合公布了印度生产的灭活新冠疫苗COVAXIN在3期临床试验中的最新中期分析结果。
数据分析显示,COVAXIN对出现症状的COVID-19的防护效力达到78% (95% CI:61-88),对严重COVID-19的防护效力达到100%。虽然这一结果没有包括对特定突变株的分析,但是在多种突变病毒株流行的情况下获得78%的防护效力显示这一灭活疫苗仍然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接种COVAXIN灭活新冠疫苗的志愿者血清对B.1.617和其他新冠病毒株的中和滴度比较
此外,Bharat和ICMR的研究团队日前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疫苗接种者血清对B.1.617的中和能力。他们发现,与灭活疫苗使用的D614G病毒株相比,接种COVAXIN的志愿者的血清的中和能力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几何平均滴度(GMT)下降倍数为1.95倍。与另一种广泛流行的B.1.1.7突变株相比,GMT下降倍数为1.84倍。这些数据显示B.1.617虽然具有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但是已有疫苗仍然可能对它产生防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