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数字雕刻景观设计研究

2021-07-15周福泉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材质雕塑艺术家

程 宁 郎 琪 周福泉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一、引言

雕塑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不同时期被艺术家们演绎出各自的角色。我们熟知的有被收藏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由古希腊艺术家阿历山德罗斯创作的古典美代表《米洛斯的维纳斯》和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之一米开朗基罗创作的肌肉饱满富有生命力的《大卫》等。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把寓意吉祥的麒麟、龙等瑞兽作为素材在石料、木料等材质上进行雕刻的习俗,近现代随着新中国建立,一批代表着革命精神和地方特色的作品被创作出来,例如1965 年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和民间艺人共同创作的《收租院》雕塑系列。

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在时代文化的渲染下创作出的作品风格迥异,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催动下人们的审美和艺术理解更加多元化,不同风格、材质、内涵的作品百花齐放。

雕塑作品的主导者一直以来都是美术功底深厚的艺术家和匠人们。作为普通群众,往往接触到的大多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成品,而对于创作过程和制作工艺则了解甚少。普通群众通过对艺术品的鉴赏,在艺术认知和审美需求方面有了大幅提高,从而激发人们的艺术创作欲望,但受制于美术功底和基础,普通群众的发挥空间受限。而艺术自身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艺术家也不应是被悬置高堂被人仰望不可及的存在。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其文《科学与艺术》中提到“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是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这绝非是仅为追求一种用绘画手段描绘科学特定领域的表面形式,而是追求在一个更深奥的意境中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对话”。李政道先生“科艺相通”的理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就是电影艺术,一个完全由科技带动的艺术领域,足可见科技的发展对于艺术的巨大影响力。同理,在雕塑艺术领域,科技同样占有一席之地。

数字雕塑作为新兴的创作形式,打破了雕塑对于艺术家本身的限制,有很多便捷之处。例如作者可以在美术功底不足的前提通过掌握软件技术来解决作品的不对称问题,亦或是在创作成型之后通过软件变换不同材质参考对比来选择合适的材料。数字雕塑在降低雕塑艺术门槛的同时,增大了雕塑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空间。

二、数字雕塑的学习

如今可用于数字雕塑制作的软件种类繁多,主流的有由Pixologic 公司研发的 Zbrush、Autodesk 公司的 3DMax 和Maya、MAXON Computer 公司研发软件Cinema4D 等。不同的软件在其使用功能上各具优势,但其推行的制作思路大致相同,主要包括建模、材质贴图、灯光、摄像机、渲染等。其中Zbrush软件更接近于雕塑的制作步骤,在结合数位板的使用后,增加了压感在软件中模拟雕塑时不同的力度,弊端是三维模型的面增多影响运行速度。

在摄影技术的现代化普及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性和技术普及性。从影像技术诞生之初的设备专业化和技术专业化要求,到如今手机摄像功能的普及,由于设备水平的升级,对于拍摄者的能力要求越来越低。三维制作软件同样经历了技术的平民化过程,除了上面介绍的软件,一些“傻瓜”软件也被开发和使用,基础建模操作越来越简单,操作设备也不再局限于电脑平台,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同样可以实现三维建模操作。

此外,学习使用和操作“傻瓜”软件的渠道也不仅局限于在传统的校园学习方式,网络资源可以为在线课程的学习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在如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已由传统媒体转化为自媒体,其中不乏通过在专业领域分享软件制作技巧而取得关注的博主。

例如,短视频应用平台“抖音”上能够通过关键字搜索找到三维软件制作案例的相关视频。相比较于通过书本进行学习,视频教学案例更新速度更快并且实用性更高。但是,视频教学也存在诸多弊端,例如,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具有跳跃性,大部分是博主按照个人喜好或者粉丝的要求选择视频内容。

对于初学者来说,通过视频案例学习软件操作需要一定的甄别能力。在具有一定的软件操作基础后,可以通过在线精品课程学习获得延展性技能。例如周福全老师的《三维实体设计和3D 打印》,共36 课时,包含了利用3D Max 和Zbrush 等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并使用3D 打印技术将创意快速呈现的内容,易于表现陶瓷生活用品、建筑装饰等,帮助学习者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无论是三维建模软件的不断升级,或是建模学习的渠道的多样化,都在促使数字雕塑的基础设施越发完善。当然这并不等于美术基础不再重要,良好的美术基础可以提高创作者的审美思维,帮助作者在完成数字雕塑的过程中锦上添花。

三、学生数字雕塑的可行性

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坐落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占地1644 亩,建筑面积52 万平方米。艺术设计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设有《三维动画设计》等三维软件学习的课程。该课程主要使用Autodesk 3DMax 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内容的讲解。高职院校学生的美术专业素养相较于美术学院的学生普遍薄弱,少有学生掌握雕塑技能。美术基础的建立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但是通过软件的辅助,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如图1 所示,案例是一个模型的前视图、侧视图和顶视图,学生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掌握了软件的基础操作之后很容易做到类似的模型设计。数字雕塑与真实雕塑一样可以满足学生多角度视觉的需求,在软件中可以通过旋转观看各个角度的完整形态。如果对造型不满意,区别于木雕做减法、金属液体浇筑等,可在不受材质等限制的前提下完成修改。

图1

数字雕塑还可以在完成模型造型之后,在材质选择中提供参考。通过对材质球,反射、高光、漫反射等参数的修改,再将材质赋予模型,同样的物体可以呈现出不同材质的状态。完成渲染之后,直观的查看不同材质呈现出的效果。

图2

下图3(a)是参考大理石材质制作的,图3(b)是透明玻璃材质,图3(c)是金属材质。通过后期的图片合成,使用Adobe Photoshop 等软件可以把渲染出来的图片合成到现实的景象之中,查看该雕塑放置在此处是否得当。当然,真实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材质的重量、风阻等问题,而在软件操作中则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图3

除了利用软件建模,还可以使用设备进行三维扫描,对录入电脑的模型进行编辑,结合3D 打印课程,将学生的创意设计制作成具象化物品。

四、结语

艺术家杜尚把《泉》搬到博物馆的事件在整个艺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这件作品实际上是一个从商店买回来的陶瓷小便器,签上杜尚的大名,并被冠以《泉》的名字。在2004 年英国艺术界举行的一项评选中,这件作品打败了毕加索的两部作品,成为了20 世纪最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这件现成品向大众公开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是艺术品?艺术于生活的距离有多远?现成品艺术是杜尚最重要的艺术概念,对之后的艺术家的影响深远。现成品之后,是不是也有虚拟品的一片天地呢?

而成为这些虚拟品的创造者,是不是门槛可以再低一些,带给有想法和追求的人一个新的方向。在校园生活中,学生是人数占比最多的群体。美术基础、材料和场地等限制,不应该成为学生创作的壁垒。作为老师,鼓励学生去创造、表达自己的思想,数字雕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数字雕塑软件的学习,以及数字雕塑作品的制作,帮助学生提升审美以及软件操作能力,在学生走入社会后仍然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

猜你喜欢

材质雕塑艺术家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衣服材质大揭秘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10KV配变绕组材质鉴别初探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