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风眠戏剧人物画创作中的符号研究

2021-07-15肖丽婷张洪亮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林风眠人物画戏剧

肖丽婷 张洪亮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一、前言

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人类认识事物的简化手段。索绪尔将符号划分了两个方面,第二方面是“能指”,即物体本身的形式,文字是最具特色的表现;第二方面是“所指”,也就是隐藏在符号背后的含义,即思想观念或内涵。

设计符号有四大特征:认知性、普遍性、约束性、独特性。在绘画中也常常运用设计符号的四个特征进行艺术创作,追求不同的艺术形式,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水墨文人绘画,借用符号强调诗书画印绘画意境。传统的艺术语言与符号一直延续到现在,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均大量使用这些绘画形式语言符号,很多艺术作品与艺术效果都取得很大的成就。特别是20 世纪中国画革新派的林风眠大师堪称中国美术教育史上的划时代巨人。

二、林风眠戏剧人物画创作与符号的关系

林风眠(1900-1991 年)是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一代宗师,他的绘画融合中西艺术,创造出兼具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和时代气息、同时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绘画风格,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中西融合艺术的发展思路和符号语言示范。

其中林风眠的戏剧脸谱绘画具有独特的、强烈的个性绘画符号特征,采用认知性、普遍性、约束性、独特性的艺术符号语言。其对戏剧人物造型、人物服饰色彩、画面构图等符号形式进行中西艺术的融合。一方面采用了立体派,解决二维平面的时空矛盾的观念和手法,将戏剧人物的动作分化后再进行构成创作,将空间和时空联系起来,营造时空连续性的美感;另一方面从中国古代汲取墓室壁画、敦煌壁画、民间剪纸、皮影艺术的众多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中国传统水墨、文人画绘画意境,由此创造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现代戏剧人物形象,同时又极具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标识的符号语言。

三、林风眠《霸王别姬》的创作与符号

戏剧人物是林风眠后期的艺术创作母体,林风眠独居上海迷上了看旧戏,发现里面有很多题材,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20世纪50 年代开始,林风眠画了大量的戏剧人物画,如《霸王别姬》《宝莲灯》《南天门》等艺术画作,他将传统戏剧舞台的艺术形象赋予新的视觉符号。戏剧人物造型融合中西艺术的特点,受到了西方流派:立体派、表现派、野兽派等观念的影响,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剪纸、皮影戏的艺术,通过自己的个性理解与摸索,形成了具有独特的人物画造型特点,这种独特艺术形式被后人称为风眠体。

1959 年的布面油彩《霸王别姬》,是林风眠将中西绘画两者结合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从人物形态的塑造上,林风眠明显向摆脱他以往仕女画管用的柔美曲线表现的方式,圆弧线减少,加大用直线、三角形围成人物边线,线条显得锐利而富于力度,明显有几何化的倾向,试图将中国传统的戏曲服饰与脸谱通过几何形态表现出来,分化动作再构成,几何化塑造戏曲人物形象。

图1

林风眠用中国传统皮影艺术中的平面化、程式化、卡通化等符号特点塑造霸王和虞姬的形象;融合剪纸艺术,将人物造型表现得简洁工整,有种剪纸贴在画中,拼贴的视觉效果;在观看视角上,霸王与虞姬身体的不同角度被用于平面和几何的方式抽象表达,呈现出观看主体的每个视角,使得这组绘画视觉上具有强烈的装饰性与形式美感。

四、林风眠《宝莲灯》创作与符号

在林风眠的人物画作品中,很多女性题材都是他内心的情感反应。例如神话传说《宝莲灯》,是他人物画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题材。林风眠借鉴立体派表现方式,通过把人物置于不同的板块,尝试将故事的主要情节都呈现在观众面前。他用直线把平面分成块面,将不同场景中的人物都并置在画面中,使我们看到由人物与切割线组成的画面。林风眠以主体主义呈现时间的意念,以四度空间融入二度平面的画面上。由此表现戏曲中的不同叙事空间,将他们压缩到一个画面中去,令人耳目一新。其人物形象高度符号化,几何型,鹅蛋脸、修眉细目小口,单纯而有韵味,人物形象空明。

林风眠采用不同的色相、色调进行情感的符号化表达。《宝莲灯》同一个题材采用不同的色调进行创作。如:冷色调的画面,以灰蓝黑为主,使整幅画面的气氛显得悲凉;暖色的画面以橙红色为主调,与灰蓝色进行对比,形成强烈的舞台戏剧效果;中性色采用紫棕灰为主,黑白蓝间隔,产生一种哀愁悲凉的感觉。色彩是最能表现画家内心世界。林风眠笔下这些孤傲悲凉的色调符号也表达出他内心的虔诚与悲哀。

图2

林风眠绘画这个题材与他个人的经历有关。林风眠幼年失去母亲,以至于他非常渴望母爱,所以沉香救母的故事是林风眠个人际遇的投射。林风眠的绘画作品往往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思考,采用符号性的表达,赋予作品一种新的时代气息,具有特定时代与文化背景的约束性,从而许多作品散发着孤独与寂寞,表达他对孤独的坚守、疗伤和抒情的意境。

五、结语

绘画符号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作品表现出来,每个艺术家逐步形成了极具个人特征的绘画语言符号。林风眠的戏剧人物画采用了大量的绘画符号语言,其中的《霸王别姬》和《宝莲灯》为大众普遍认知且被接受的;传递着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具有独特的个性与艺术形式,并创造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现代戏剧人物形象,极具鲜明民族特色文化标识的符号特征。

猜你喜欢

林风眠人物画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林风眠《静物·瓶花》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剪影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林风眠:鹜影中增添一分清寂的幻想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林风眠与20世纪的中国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