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1-07-15林树森谢岳云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3期
关键词:伊马替尼甲磺酸医治

林树森 谢岳云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前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发生于血液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类型[1]。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常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如干扰素、羟基脲、IA、VMP、DA等进行医治,但仍有部分患者病情缓解效果不能令临床满意[2]。因此,我院选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72例开展本次研究,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医治后的效果,并评价该医治模式对药物不良反应率、临床病情缓解率的影响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纳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2015年6月一2020年6月。7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遵循随机平均原则,进行分组,组别分别是药物①组、药物②组2组。药物①组中,患者共36例,男、女分别是20名和16名,年龄分布区间:28岁到69岁,平均(49.12±8.74)岁。药物②组中,患者共36例,男、女分别是21名和15名,年龄分布区间:27岁到67岁,平均(49.41±8.81)岁。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针对药物①组(36例),开展常规化疗方案,针对具体病情,选择性采用干扰素、羟基脲、IA、VMP、DA等进行医治,同时配合抗感染、输血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

针对药物②组(36例),开展甲磺酸伊马替尼医治: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198;生产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治,口服,通常成人1次/d,慢性期400mg/次,急性期调整为600mg/次。连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1)探析2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并发症包括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皮疹。

(2)探析2组临床病情缓解率。评价指标包括完全缓解:患者贫血、出血、脾大、体重减轻症状消失,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提示骨髓象中无Ph+细胞,外周血象检查结果正常;部分缓解:临床症状,骨髓象、外周血象改善1项或2项符合缓解要求,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提示骨髓象中Ph+细胞<35%;未缓解:临床症状,骨髓象、外周血象均未改善,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提示骨髓象中Ph+细胞≥35%。

1.4数据分析 软件:SPSS 22.0;计量资料表现形式:均数±标准未缓解(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现形式:%(行卡方检验)。若P<0.05,代表未缓解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未缓解异。

2 结 果

2.1探析2组药物不良反应率 对比药物①组、药物②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来看,药物②组5.56%,明显低于药物①组的30.56%(P<0.05)。见表1。

表1 探析2组药物不良反应率

2.2分析2组临床病情缓解率 对比药物①组、药物②组临床病情缓解率来看,药物②组94.44%,明显高于药物①组的69.44%(P<0.05)。见表2。

表2 分析2组临床病情缓解率

3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3],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常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但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4],常规化疗方案易出现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皮疹等不良反应,部分病人耐受性差,且用药后病情控制疗效不佳。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个口服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5],可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属于分子靶向药物,能阻断c-kit基因产物,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发挥抑制T细胞免疫功能,抗粒细胞增殖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医治的患者,其药物不良反应率、临床病情缓解率均明显优于常规化疗方案医治(p<0.05),证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医治的临床效果更好。综上所述,甲磺酸伊马替尼医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影响价值更好,药物不良反应率更低。

猜你喜欢

伊马替尼甲磺酸医治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伊马替尼耐药病例1例并文献复习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矮小症防治中的运用
FDA批准扩大伊马替尼在罕见胃肠癌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