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
2021-07-15吴霄翔陈仁虎
吴霄翔 陈仁虎
(1.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2.杭州万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31)
为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中指出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形成性终结性考核”精神,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教学急需创新等现状,采用真实应用驱动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取代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本文研究基于《BIM技术应用》课程,从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两个方面着手,开展项目驱动下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成果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1 课程现状分析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BIM技术应用》课程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一言堂,学生填鸭式的接受知识;知识点不成体系,与实际项目工程结合不紧密;没有培养与岗位相对应的团队协作能力目标,在考核体系上以单一知识点考核的方式为主。
2 教学改革实施
2.1 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知识体系
以岗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分散的学程内课程内容。以我院钱江楼项目为主线,将该整体项目根据工作流程分解为一个个的模块;每个模块又能细分为一连串的子任务,完成全部子任务即完成整个项目,实现任务驱动法教学;以深化练习和BIM技能考试为支线,加强学生的软件技能掌握水平。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巩固知识。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项目驱动的课堂教学改革示意
2.2 创新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在线资源
以团队协作理论为指导,构建学习型小组,每组成员为4人,如图2所示设置紧密合作型课堂座位分布,设计合理的团队协作情境,分配学习任务,提交并汇报团队学习成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合作情境,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合作,在合作中完成学习目标。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身份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设法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自主分工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图2 课堂座位分布
将课堂教学内容根据项目的实施顺序切分n个练习模块,如图3所示,利用微视频的优势,录制练习模块教学视频,教学视频上职教云平台,平台资源灵活应用于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能够线上线下、课内课后都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图3 课程练习模块
3 改革效果
改革成果通过近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效果显著提升。
(1)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课堂上出现团队内的相互合作和团队间的相互竞争现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将教学资源上传云平台,基于互联网+教学,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