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宾县栗山天牛危害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1-07-15王立明

河北林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柞树天然林天牛

王立明

(新宾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发展中心,辽宁 新宾113200)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天牛亚科(Cerambycinae),山天牛属(Massicus),是柞树的毁灭性蛀干害虫。幼虫在树干木质部内长期隐蔽性蛀道取食,形成许多纵向孔洞,严重时横截面呈筛网状,导致上部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树木枯死,木材无利用价值。从1999年起,栗山天牛在新宾县发生危害柞树成灾并呈现扩散蔓延趋势,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引起了新宾县政府和新宾县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

1 新宾县自然概况

新宾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东与吉林省的柳河、通化县交界,西与抚顺县接壤,南与本溪、桓仁县毗邻,北与清原县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24°15′56″~125°27′46″,北纬41°14′10″~41°58′50″。东西长100km,南北宽84km。国土总面积8400hm2,林业用地面积352646.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2.3%,其中:有林地面积322476.2hm2,其它林地(疏、未、灌、苗、无、宜、辅)面积30170.1hm2。活立木总蓄积量3214.2万m3,其中:林分蓄积3207.5万m3;疏林地、散生木、四旁树蓄积6.7万m3。全县森林覆盖率75.7%,林木绿化率77.4%,是辽宁省东部山区重点林业县之一。区域内还有苏子河、太子河、富尔江三大河流的源头,是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观音阁水库的主要供水基地,肩负着辽东保水固土,涵养水源的重任。新宾已成为辽宁省中、南部城市群稳定发展的天然绿色屏障和三北防护林体系、辽河流域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发生现状分析

2.1 生物学特性

栗山天牛在抚顺地区3a发生1代,世代发生非常整齐。除成虫期与卵期外,幼虫期与蛹期在柞树的木栓层与树木的木质部营长期隐蔽性生活。成虫羽化后在林内选择木栓层较发达的30a生以上树木聚集活动,多咬食1m以下的树干木栓层进行补充营养,咬食穴孔直径达6~12mm,深5~10mm。成虫羽化后2~3d即开始交尾产卵。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成虫寿命平均16(12~20)d,具极强的趋光性。从1999年起在新宾县发生成虫期后,经过2002、2005、2008、2011、2014、2017、2020年7个成虫期。

卵产于树木皮部裂缝较深处,卵期10~15d。8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

幼虫期共6龄,经历3次越冬,可长达32个月。幼虫孵化后在原处咬蛀木栓层,形成直径1.5mm圆形侵入孔,识别初孵幼虫侵入柞树的标志是侵入孔处堆积白色小球形锯沫状粪便。8月中旬为幼虫孵化高峰期,翌年4月下旬,幼虫进入木质部蛀道取食。形成的蛀道可长达50~250mm,宽15~50mm,老熟幼虫用木屑在蛀道一端堵紧,构筑蛹室,并于其中化蛹。

蛹期平均26.5d,6月上旬为化蛹高峰期。

2.2 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从2005年到2020年6个栗山天牛成虫期,发生面积在逐年扩大,2005年发生1502.5hm2到2020年4145.7hm2增加了2643.2hm2。从开始的新宾西部上夹河镇、南杂木镇和木奇镇向南部的苇子峪镇、下夹河乡和中部的永陵镇、榆树乡扩散。新宾县栗山天牛成虫期发生面积统计表见表1。

表1 新宾县栗山天牛成虫期发生面积统计

2.3 寄主柞树情况分析

2.3.1 分布广、占比大、易传播、防治困难 全县天然林面积194225.1hm2,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55.1%,林分蓄积1852.2万m3,占全县林分蓄积的57.7%。主要是以柞树为主的混交林,其中以柞树为优势树种面积153137.9hm2,占天然林面积的78.8%。柞树林分面积、蓄积按龄组与天然林占比统计见表2。

表2 柞树林分面积、蓄积按龄组与天然林占比

2.3.2 生长情况及原因分析 调查中发现,受栗山天牛侵害的柞树主要表现是生长弱势,其原因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成过熟林木生长势减弱开始衰败,在远山高山、山势陡峭不方便采伐作业的地方的林分没有被采伐过,已经达到成、过熟林龄,新宾县在森林经营采伐作业有保留十几米宽压岗树的政策,这部分压岗树已经达到成、过熟林龄,辽宁省从2000年开始天然林禁伐,经过20a后又有一部分林分进入成过熟林龄。二是中龄林以上生长在环境恶劣的立地条件上生长不良的林木,主要分布在岗脊、山上腹阳坡或陡坡,土壤瘠薄岩石裸露干旱缺水。三是受风雪雷电等自然灾害伤害林木,主要分布在山上腹岗脊部位。

3 栗山天牛防治情况

1998年的全省栗山天牛防治工作会议,确立了“防止蔓延、控制虫源、减少损失、有利更新和恢复发展资源”的指导思想,制订了“治轻度、伐中度、更新重度”的防治原则。自1999年以来,新宾县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减轻了危害,降低了扩散蔓延的速度。

3.1 人工物理防治

栗山天牛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利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依据栗山天牛具有聚集危害的特性,可以采取人工捕捉成虫的方法进行防治。自1999年始,在每3a栗山天牛的成虫期发生年,均开展成虫期全县范围的人工捕捉和收购工作,至2020年新宾县已先后7次共捕捉栗山天牛成虫6708kg,大幅度降低了下一代虫口基数。2018年和2019年,相继筛选出330nm太阳能灯诱杀栗山天牛的总量和雄虫量最大,340nm太阳能灯对雌虫的诱杀量最大,330nm与340nm的灯可林间高效诱杀栗山天牛;采用太阳能灯诱灭虫器并结合使用食物源引诱剂能自动淹杀诱来的天牛成虫,值得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3.2 生物防治

(1)招引啄木鸟。在森林中挂设人工巢木(箱)招引啄木鸟,每3~5m挂1个鸟巢。高度在2m以上,增加林间啄木鸟种群数量,控制栗山天牛种群数量。

(2)保护利用捕食性天敌。栗山天牛的天敌生物有啄木鸟、花鼠、獾子、山鸡等,通过重点保护天敌生物、增加天敌生物种群数量,提高自然控制能力。

(3)加强寄生性天敌昆虫应用。花绒寄甲栗山天牛生物型是栗山天牛的优势天敌,是繁殖力极强的一种天牛天敌,很有利用价值,应加强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与应用。

3.3 化学药剂防治

成虫期向虫源木树干喷施8%绿色威雷触破式微胶囊500~700倍液,根据栗山天牛成虫的群聚习性,上午7时前多汇集在胸径以下,其余时间上树活动,喷药时间选在晴天傍晚时,药液喷施在树干胸径以下,喷施均匀,喷施药剂后定期检查,每隔5~7d喷施1次。

3.4 采取卫生伐清除虫源木

采取卫生伐清除虫源木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但由于多种原因很难实施,一是虫源木多生长在高山远山、陡峭山脊,清除虫源木采伐、集材作业危险且费用巨大,虫源木木材经济价值低,没有政府补贴扶持林农无力实施;二是天然林严格的管理政策,健康的天然林木材价格昂贵,在清除虫源木采伐中易出现违规采伐现象,管理困难;三是虫源木多生长在山脊,山脊是各种行政界线、林班、小班和个人权属的主要分界线,采伐容易产生权属纠纷。

4 建议对策

4.1 科学防治做好政策和技术支撑

成虫防治期前移。在栗山天牛成虫始见期,利用筛选出330nm与340nm的太阳能灯诱杀栗山天牛成虫,以实现有效杀灭未交配与未产卵成虫,大幅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而羽化后期防治,栗山天牛成虫正常产完卵后也将自然死亡,不影响产下的卵正常发育,防治效果不如始见期防治。

随着新的《森林法》颁布实施,《辽宁省天然林保护条例(草案)》正在修订,依据新宾县是满族自治县的政策优势,根据新的法律条例制定符合新宾县栗山天牛虫源木清除的采伐办法和营林技术标准的技术规程。

4.2 加强天然林保护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力度

一是根据新的《森林法》和即将颁布的《辽宁省天然林保护条例》制定符合新宾县实际情况的《新宾满族自治县的天然林保护条例》。

二是天然林保护工作纳入新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林长制”,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天然林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

三是将天然林修复工作纳入国家省市工程建设,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以保护物种基因和生物多样性为目的,形成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稳定的生物群落。十三五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了《东北森林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新宾县森林资源属于长白山森林生态保育区。新宾县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纳入辽宁省《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4.3 实现森林价值机制,确保栗山天牛防治资金保障

根据2020年完成的《辽宁省森林湿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评估结果:截止到2017年底,全省森林、湿地、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总价值为7345.25亿元/a。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5213.50亿元,每公顷价值量为8.72万元/a计算,新宾县320924.0hm2乔木森林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79.8亿元,实际新宾县每年涉林国家省市补贴只有1.3亿元左右,通过扩大补偿主体范围、拓宽补偿渠道、丰富补偿方式,建立、完善林地补偿机制。

猜你喜欢

柞树天然林天牛
浙江省首个市级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方案通过评审
柞树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展望
勘 误
天牛到底有多牛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
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