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探讨
2021-07-15孙克南关林涛
孙克南,关林涛
(承德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河北 承德067000)
随着生态文明推进,承德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突破口,全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在林业建设工程不断进步发展的趋势与背景下,森林资源已经获得有效的发展,而防火工作是现阶段森林建设面对的主要问题。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困难,是森林大敌。生物防火林带主要是充分发挥自然力的作用,利用森林植物之间的抗火性与耐火性的差异,以含水量高(难燃烧)的树种组成的林带来阻隔林火的蔓延,提高林区火灾控制能力,减少火灾的损失。
1 森林防火体系建设
森林消防必须体现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即必须建立森林防火体系。中国注重森林防火体系的建设。1989年11月,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人事部、林业部联合发出《关下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的通知》,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构建起森林防火体系基本框架:组织指挥体系、法规制度体系、预防协作体系、阻隔网络体系、预测预报体系、监测瞭望体系、通讯联络体系、扑火救灾体系和林火科研体系等,9个方面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森林防火体系。森林防火体系被高度概括为“四网两化”,即预测预报网、瞭望观察网、通讯联络网、防护阻隔网和消防扑火队专业化、消防机具现代化[1]。
1.1 林火阻隔网络
阻隔网络体系即防火线和防火林带与河流、道路等自然屏障相互联结,形成网络,把大片林区分割成若干小块,一有火灾,起到阻隔林火蔓延的作用,将火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便于快速扑灭,使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点。
防火林带是预防林火蔓延,控制大面积林火发生的生物阻隔网络,是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完善林火阻隔系统(生物阻隔网络、自然阻隔网络、工程阻隔网络),提高森林资源安全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系统工程。
1.2 承德市森林防火现状
近年来,国家林草局把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实施绿色防火作为预防林火蔓延,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和危害,促进森林资源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组织制定了生物防火建设规划,专门做出决定明确要求各地把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体系建设与林业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使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由此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绿色防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承德市目前森林防火以瞭望观察、工程阻隔与消防扑火队伍建设为主,主要有: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安装1545个摄像头,重点林区覆盖率达85%,普通林区覆盖率达80%;望火楼120座,防火检查站86个;专业扑火队269支3613人;林地工程阻隔带约4000km,林区公路约3000Km。此外,承德市域内木兰国有林场管理局建设有防火道600km,望火楼8座,扑火人员220人;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有望火楼9座,检查站13个,专业扑火队55人,防火线及生土带910Km(其中内外线465.5Km,以路代线371.5Km,高压线下73Km);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建设有望火楼8座,检查站1处,专业扑火队32人,防火道6.4Km。
具体做法是:生土带采取机翻的方式,深度30cm;防火线采取喷洒化学除草药剂的方式;以路代线多数是人工割草,要求平贴地面割除植被或机翻,线内不能有可燃物。仅有少量适宜的防火线播种农作物,成为经济作物带类生物防火带。经济作物收割时,平贴地面割除或连根拔除,翻耕土壤,清除表土上的可燃物,非种植期保持地表无可燃物。
2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主要是以难燃的防火树种组成的林带,阻隔林火蔓延,可产生防火、阻火、隔火以及断火的作用。其投资少,防火期长,效果好,属于一类绿色生物防火工程,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营造防火林带,还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森林病虫害、提高林地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林业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森林防火的一项战略工程。
2.1 防火树种选择
2.1.1 树种要求 防火树种必须是抗火性能和耐火性能强,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树种。综合考虑树种和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物候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造林学特性,根据《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J127)》,防火林带树种应具备的条件主要是:
(l)枝叶茂密、含水量高、耐火性强、含油脂少、不易燃烧。(2)生长迅速、郁闭快、适应性强、萌芽力高。(3)下层林木应耐潮湿,与上层林木种间关系相适应。(4)抗病虫害能力较强。
2.1.2 树种筛选 防火树种筛选方法主要有:①火场调查法。②直接火烧法。③实验测定法。④综合判别法。
2.1.3 树种选择 (1)参照《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LY/T1063-2008)3.3节指定的生物隔离带树种,适合承德市及北方类似区域树种有:①难燃类。桤木、胡桃楸、水曲柳、黄菠萝、刺槐、等。②可燃类。桦、椴、杨、落叶松、云杉、等。(2)根据《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J127)》,北方林区防火林带树种选种可参照下列树种,乔木: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杨树、柳树、椴树、榆树、槭树、稠李、落叶松等。灌木:忍冬、卫矛、接骨木、白丁香等。(3)根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环境保护研究所田晓瑞等人研究,针对华北地区34种树种的试验与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刺槐、加杨、青杨、核桃的防火能力强,旱柳、火炬树、紫穗槐、柿树、黄连木、元宝槭、毛白杨、山桃、香椿等树种的防火能力综合得分值高,相对防火能力强;防火能力一般的树种有:君迁子、臭椿、麻栎、河北杨、银杏、白榆、黄杨、山楂、杜仲、小叶杨、山杨、构树、板栗、槲树;不宜作防火树的树种有三裂绣线菊、紫丁香、山杏、华北落叶松、栓皮栎、油松、侧柏[2]。
2.2 防火林带建设类型
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包括新建、改造和更新生物防火林带。
(1)新建生物防火林带。林分结构宜营造单层同龄纯林;在林带长度方向上,于林带内部预留一条2.5m宽的连续的人行通道(林道留于林侧,易形成荒草带,不利于防火),供林带抚育、防火人员快速疏散使用;林带应定期抚育及维护,清理地表可燃物。
(2)改造生物防火林带。对分布在林火阻隔系统规划的位置上,难燃树种的株数比例大于60%,林分郁闭度大于0.70,防火树树干抗火烧、不易引燃树冠火的现有林分进行改造。
(3)更新生物防火林带。对进入过熟龄,林木防火功能逐渐丧失的和林带遭受外力破坏或林分结构发生变化,阻火功能下降或濒死木、盗伐防火林木超过30%时进行更新。
2.3 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2.3.1 林带的空间配置 根据林分、道路、河流、山脉、地形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使防火林带与防火线以及天然屏障连接成网,把林地分隔成阻隔封闭区。防火林带一般设置在山脊、林地边缘、道路两侧、田林交界、集中墓地与森林交界处、人为活动频繁、火灾易发生地段,主要位置应设置在山脊线上,最能有效地阻止林火蔓延。
2.3.2 防火林带的林冠层次结构 (1)生物防火林带营造单层同龄纯林,有利于林木迅速郁闭,同时抑制地面杂草灌木的生长,减少地表火发展成树冠火的几率,以及减少清理可燃物的成本。(2)林灌草混交的多层林分林下和地表可燃物多,清理成本高,火险隐患大。(3)灌木林带由于高度低,火种易飞过灌木顶层,不能有效地阻隔树冠火。因此,不提倡营造乔灌草混交林、异龄纯林、灌木纯林。
2.3.3 林带宽度 生物阻隔带宽度应能有效阻隔林火热辐射。一般不应小于生物阻隔带两侧成熟林木的最大树高。风口或坡地上营建生物阻隔带应适当加宽。国外防火林带一般在30~50m。生物阻隔带宽度执行《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标准》(LY/T5007-2014)规定,见表1。林带宽度大于15m时,内部林木阳光不足,生长受抑制,因此,林带内部行距应加宽,并留2.5m宽的护林小路。
表1 林火阻隔系统宽度
2.3.4 林带营造措施 (1)整地。一般以穴状整地和鱼鳞坑整地为主,整地规格因立地条件、植苗大小而异,在春季或入冬前进行,并将周围杂草清理干净。造林密度宜为(1.5~2)m×(2~3)m。(2)栽植。根据造林树种确定栽植时间,宜在春、雨季或秋季进行,栽植2a生以上大苗或容器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3)抚育管护。每年的7~8月份抚育1次,主要包括修枝、割灌、除草、防治病虫害、苗木补植、清除病腐木及林内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并禁止在林内堆放,以免造成新的火灾隐患。连续抚育5a以上,遇到特别干旱年份应及时浇水。抚育时可适当追施氮肥或复合肥。清理后的地表可燃物干重应控制在2.0t/hm2以下。
2.3.5 改造与更新防火林带 (1)改造防火林带。伐除病腐木、非目的(易燃)树种、人工整枝(枝下高不低于3.5m)、分散运出或归堆烧除地表可燃物;当保留的防火林木的郁闭度低于0.50时,应加密补植新的防火林木。及时进行防火林带抚育及维护,清理后的地表可燃物干重应控制在2.0t/hm2以下。(2)更新防火林带。采取择伐的方式伐除部分老龄木,采取天然下种和人工更新相结合的方法,恢复林带,待更新幼树成活、郁闭后,再伐除老龄木;或采取渐伐方式更新一侧林带,待新林带郁闭后,再更新另一侧老林带。
3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3.1 提高认识,科学实施
充分认识林火阻隔系统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生物防火林带特有的防火效能和“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投资、防止水土流失、时效长”等多种效益,提高广大林区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对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转变重扑救、轻预防的观念,使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成为林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3]。
提高对森林防御能力的认识,与林业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
3.2 林权分散,增加防火难度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分布在各家各户手中,导致部分林权拥有者对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作用认识较为模糊,不愿意流转林权支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4]。由于林权分散,森林防火责任分散,各自为阵势单力薄,个体林权所有者在林中活动更为频繁,火源管理难度增大,森林防火基础建设和扑救设备的投入严重受限,更增大了林火管控难度。
3.3 依靠科技,增加投入
(1)加强防火树种的选优、繁育以及防火树种优化配置和提高抗火性能研究,建立优良树种、优良品种的种源基地和苗木培育基地,大力推广生物防火林带营造适用技术。
(2)山脊立地条件差,山脚人畜破坏重,增大了防火林带的建设和管护成本。应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纳入生态工程建设,并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增加工程建设投入,确保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成功、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