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曲面法优化三维电化学氧化体系处理印染废水
2021-07-15张亚平
崔 梦,王 勇,张亚平
(1.荆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湖北 荆州 434000;2.荆州市生态环境局江陵县分局,湖北 荆州 434100)
中国是纺织印染工业的主要生产国。近些年来,废水的产生量很大,水质复杂,给中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1]。随着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新的助剂和整理剂不断地加入,印染废水中出现了致癌、致畸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常规的生物处理工艺难以达到要求,需要采用高级氧化法进行处理[2]。
三维电化学氧化技术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水处理技术,克服了二维电化学体系电流效率低、能耗高的缺点,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3]。它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产生羟自由基(·OH),从而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4]。阴极材料因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具备强氧化作用的氧化性物质,提升电催化氧化的间接氧化效果,所以是影响三维电化学电解效果的重要因素。碳材料是三维电化学工艺中常用的阴极板,例如碳纤维毡、石墨毡等。考虑到原始石墨毡产过氧化氢能力不是很高,因此采用过硫酸铵改性石墨毡电极作为阴极,可提升处理效果[5,6]。
本研究以钛板为阳极,过硫酸铵改性石墨毡为阴极,活性炭为粒子电极,构成三维电化学氧化体系,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响应曲面法着重考察了电极电压、反应时间和曝气量对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以期为印染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适宜的工艺条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水取自荆州市某印染废水处理厂调节池水,原水水质:CODcr800~1 300 mg/L,氨氮32~55 mg/L,pH为6.0~7.0,电导率2 200~2 540μS/cm;色度400~600倍。
仪器:PB-10型pH计(美国赛多利斯),MGS-2200型电热消解仪(上海金凯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UV-25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DHG-9246A型鼓风干燥箱(常州金坛精达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根据表2数据建立回归方程,见式(2)和式(3),式中各项系数的绝对值代表对响应值的影响程度,系数的正负反映影响的方向。
方法:向反应装置中注入1.2 L印染废水,使用气体流量计调节增氧泵的流量,打开电源,开始反应并计时。定时取样,沉淀后取其上清液并测定COD和氨氮。反应结束后,极板用弱酸溶液浸泡清洗,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
1.3 分析方法
3 稿件在3个月内(以稿件回执日期计算)给予回复审稿意见。若6个月后编辑部未与作者联系,请自行处理稿件。
1.4 响应面法试验设计
前期单因素试验发现,电极电压为6 V,曝气量为8 L/min,反应时间为80 min,COD去除率可达70%以上,氨氮去除率可达80%以上。在此基础上,本试验采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的Box-Behnken Design原理,对影响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电极电压(A)、曝气量(B)和反应时间(C)3因素进行优化,以COD去除率(Y1)和氨氮去除率(Y2)作为响应值,设计试验方案,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因素水平及编码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设计的响应曲面试验方案共17组,其具体的设计方案及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试验设计方案及结果
该类进口远程脉冲水表采购周期长且费用高,当设备损坏需要维修或更换时,会因采购周期长严重影响生产的持续运行,且因费用高导致性价比低。
式中,Yi为预测响应值;β0、βi、βii、βij为回归方程系数值;Xi、Xj为编码的变量;ε为随机误差值。
试验装置:主要由直流电源、反应器、阴阳两主电极极板、粒子电极和空气泵等部分组成。阳极为钛板,阴极为自制的过硫酸铵改性石墨毡,阴阳极板尺寸均为21.0 cm×14.0 cm,极板间距5.0 cm,活性炭为粒子电极放置在两主电极之间。
COD的测定采用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 399—2007);氨氮的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
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6 8和0.994 7,校正相关系数R2adj为0.992 7和0.987 8,表明方程拟合程度良好,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2)和(3)的方差分析分别见表3和表4。由表3、表4可见,回归方程(2)线性关系非常显著(P<0.000 1),失拟项不显著(P>0.05);回归方程(3)线性关系非常显著(P<0.000 1),失拟项不显著;对COD去除率影响的大小表现为电极电压>反应时间>曝气量,对氨氮去除率影响的大小表现为电极电压>曝气量>反应时间;两者均受电极电压的影响极为显著[7,8]。
表3 回归方程(2)的方差分析
表4 回归方程(3)的方差分析
2.2 响应曲面分析
根据响应曲面等高线的形状,可判断各因素交互作用的大小,圆形代表两因素交互作用不明显,椭圆形则代表交互作用明显。根据响应曲面曲率的大小可以判断对响应值的影响程度。各因素对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的响应曲面见图1和图2。
第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开展工匠精神的培育。“尽管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主要工业门类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还普遍比国际落后5至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至30年”。当一个区域本身的产业发展相对较弱时,能够提供给高职院校学生的指导和实践平台就会比较弱,从而影响到工匠精神的培育。反观德国,其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元制,学生接受培训的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职业学校进行的,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是以企业培训为主。所以,德国一流的制造业和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结合,塑造了德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
由图1a、图2d可以看出,在反应时间为80 min时,在各因素取值范围内,与曝气量相比,电极电压对印染废水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都更为显著。电极电压一定时,COD去除率随着曝气量的增加变化不大,氨氮去除率随着曝气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快速增加而后减小的变化;曝气量一定时,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电极电压的增大呈现出先快速增加而后减小的变化;从响应曲面陡峭程度来看,电极电压比曝气量的影响效应大;从等高图可以看出,电极电压与曝气量的交互作用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更大些。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增大,溶液中带电离子的迁移速率增大以及极化的粒子电极数量增加,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活性中间体·OH增多,从而使COD的去除率增加,但过高的电压会导致电能损耗增大和副反应增多,不利于污染物的去除[9]。
根据表2所示结果,通过二阶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响应值的模型来评估性能,如式(1)所示。
由图1b、图2e可以看出,在曝气量为8 L/min时,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随着电极电压和反应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电极电压和反应时间各水平中,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存在一个临界值,超过此值,效果反而下降。电极电压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污染物能否被降解,电极电压较小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随着电极电压不断增加,析氧和析氢副反应的产生会加剧,不利于印染废水中COD的去除[10];在电极电压大约为7 V、反应时间大约为9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较高的水平。从图1e等高线来看,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较大,且电极电压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较反应时间大;在电极电压4~7 V,反应时间为70~90 min,氨氮去除率处于较高的水平。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及相关规定,依法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完善保护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厅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由图1c、图2f可以看出,在电极电压为6 V时,曝气量和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趋势一致;从图1c的陡峭程度来看,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更显著;COD去除率在反应时间60~80 min快速增加,在90 min之后曲线变化相对平缓。随着曝气量的增加,COD去除率并没有随之增加,这是因为曝气量过大时,会阻碍废水中的污染物扩散到阴阳极表面,更会造成强氧化还原物质中间体的猝灭,不利于反应的进行。由图1f响应曲面的曲率可知,曝气量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氨氮去除率在4~8 L/min缓慢增加,而在8 L/min之后急剧下降。这是因为适量的曝气会加速强氧化物质与氨氮的有效碰撞,而当曝气过高时,会阻碍污染物扩散到阴阳电极的表面,更会导致强氧化还原物质中间体的猝灭,致使反应进行受阻[11]。氨氮去除率在反应时间变化时起伏相对较小,在60~80 min氨氮去除率呈上升趋势,之后则相对平稳,反应时间存在最优值。
杭州娃哈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外包装与新产品的开发密不可分,在推出市场之前需要先进行一系列的市场测试,大数据分析出目标客户对于颜色材质及大小等参数的喜好。好的产品包装必须满足辨识力、表现力及传达力三力合一的要求,围绕这一要求不断进行优化。“消费者不接受包装就无法认可新品。”他说,企业在这方面需要借助前期的调研,而非简单盲目地复制同类产品,否则难以达到辨识度。
图1 各因素对COD去除率影响的响应曲面
图2 各因素对氨氮去除率影响的响应曲面
2.3 优化参数及模型的验证
将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的优化目标设置为最大化,通过Design Expert软件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优化参数:电极电压为7.03 V,曝气量为6.78 L/min,反应时间为86.77 min。在此条件下计算得到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的理论值分别为73.37%和88.32%。采用优化参数进行验证试验,处理后COD去除率为71.24%,氨氮去除率为86.19%,实际结果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3%。
3 小结
1)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三维电化学体系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相关系数及校正相关系数均大于0.9,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本研究新闻语料选自英国《卫报》的网络版中关于G20峰会的报道,发表时间是2017年7月7日-7月8日。在以G20峰会为主题的报道中继续筛选,选取其中关于美国或特朗普总统的报道26篇,其中,占据篇幅最多的内容分别为特朗普总统与普京的双边会谈、与本国(英国)贸易协定、退出巴黎协定等三方面话题。本研究将就这三方面话题进一步展开统计和分析,探讨其中架构隐喻的类别、分布以及其所反应的深层架构和话语策略。
2)各因素对印染废水COD去除率显著性表现为电极电压>反应时间>曝气量,氨氮去除率显著性表现为电极电压>曝气量>反应时间,两者受电极电压的影响均极为显著。
3)在电极电压为7.03 V,曝气量为6.78 L/min,反应时间为86.77 min的条件下,预测的COD最大去除率为73.37%,氨氮最大去除率为88.32%。经验证试验得出,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1.24%和86.19%,实际结果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