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扁平化
——如何让你的作文多元立体,走向深刻
2021-07-15策划新作文执行
@策划/新作文 执行/明 灯
深刻是高考作文要求的发展等级之一。然而,大多数考生的作文依旧思想浅陋、论证粗糙、人云亦云、泛泛而谈,很难做到有思想、有内容。要使文章超越平庸,就必须在深刻上下功夫,就必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根源,对问题进行多元分析。以下四位名师从不同角度阐释作文如何走向深刻,大有可借鉴之处。
概念辨析、条分缕析
论述文走向“深刻”的策略路径
@龚瑞峰
“深刻”,在《考纲》作文发展等级中具体表现为三个要求:一、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三、观点具有启发性。落到写作过程中,我认为,“深刻”就是要精准地找到问题所在,并且能深入地挖掘背后原因,或者找出相关对策。好比“水滴石穿”的现象,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目标专一,二是持续不断。作文的“深刻”亦如是。如果论题定位不精准,那一切的分析和探究都是隔靴搔痒,不着重点;如果没有持续地追问原因,反本溯源,那阐释和论述都将流于肤浅。
至于论题要精准定位,论证过程有针对性,我们可依托两种实现“深刻”的分析策略:概念辨析和条分缕析。以下面作文题为例:
①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钱理群
②每个人总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人们之所以会做出利他的举动来,也不过是出于利己的动机,是利己心理理性博弈的结果。
——边沁
③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和我们紧密联系。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关于“利己”“利他”的话题,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概念辨析
这一作文题,主要是探讨“私心”的边界问题,让学生在“利己”“利他”的关系上,做出自己的考量。
有同学一看到“利己”字样,就本能地给它贴上“自私”的标签,大加鞭挞。殊不知,将“利己”和“自私”混为一谈,在论述分析时就容易审题失偏。“利己”等同于“自私”吗?对此应先加以概念辨析,为“利己”正名。
结合材料,关于“利己”,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抨击过这一现象:“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钱理群教授给年轻人贴上“精致利己主义”的标签后,有读者觉得很困惑,因为在体制中如果想获得一些东西,就不可避免要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授之后做了澄清:我说的不是精致的个人主义者,个人主义是需要的,维护个人的生命权利,满足个人的物质精神要求,这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而且我觉得这是比我们要强的地方。我们这一代太强调集体主义,无条件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很惨痛的教训,所以我对今天的青年追求物质生活是持支持同情态度的,我不反对个人主义。
钱理群先生的发言,源于他看到不少大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功利心,汲汲于名利。他的真正意思是不要把个人利益作为唯一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不要和权力勾兑去谋取个人利益。也就是说,利己主义(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个概念和个人主义没有区别)没什么不好,关键是不要太精致,不要太过分。
从概念上看,“自私”解释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利己”解释为“对自己有利”。显而易见,两者的倾向泾渭分明。“利己”而不“亏人”,是不必苛责的;“损人”以“利己”,是为“自私”,是不为我们所接受的。“自私”不等同于“利己”。
只有厘清了两个概念,立意才不至于出现一边倒的现象,才有了分析和探讨的前提。从概念上说,“私心”或者说“利己”,是人的天性使然,是一个中心词,它本身无关好坏。但“私心”有疆界,在多大程度上,“私心”是可以理所当然的,是无可非议的?又在什么情况下,“私心”就越界为“自私”,不为人所接受了?另外,“利他”是我们思想上的信仰和上限。在“利己”和“利他”之间,在“小我”和“大我”之间,特别是个人的意志往往与“社会意义”不合,对全体有利的事往往对自己无利——如此困境,你会如何权衡的?你该怎么做?
二、条分缕析
如果在写作过程中,立意只执一端,只认定“利己”无罪,或是只认定“利他”崇高,没有涉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那文章就没法做到“深刻”。只有深入分析“利己”和“利他”之间的辩证关系,立意才步入高阶。
关于“利己”和“利他”的关系,可以用韦恩图来表示:
如图,A代表“利己”,B代表“利他”。重合的部分“C”就代表交融部分“既利己,又利他”。那么,不重合的部分,一方是“只利己,不利他”,这是“自私”,为人唾弃,是万万不能的;另一方是“只利他,不利己”,这是“ 崇高”,为人敬仰。然而事实上,“从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情形,纯粹的“利他”,是少之又少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更多部分是交融的,既利己,又利他。
再结合材料,从目的论出发,对“既利己,又利他”进行一个简单的区分。一者,以“利己”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己”,所以要“利他”。换而言之,“利他”的目的,是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利益;另一者,以“利他”为目的,为了更好地“利他”,所以要“利己”。换而言之,“利己”是储备自身,打造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他人服务。
从结果论来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利己”和“利他”两者的交融,必将收获“共情”与“共赢”。
面对类似的作文题,我们该如何破解呢?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矛盾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也就是说,相同或相似的事件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特质和差异。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问题情境的特异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利己”和“利他”的关系,大略有以下几种类型:
1.利己却损人。
2.利己不损人。
3.利己且利他。
4.舍己而利他。
5.为“利己”而“利他”。
6.为“利他”而“利己”。
给出了具体情境,问题分析就不会陷入“形而上”的虚无之中。不论是出于“趋利避害”本性的“利己”,还是体现崇高修能的“利他”,只有在具体的事件中,才能探讨和揭示机制意义上的原因。下面就以“利己不损人”这一维度进行事例论述:
疫情期间,朋友圈里曾经火了一段文字:西藏唯一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这个人绝对是个人精,当上百万人涌向湖北大小医院时,这位老兄非常冷静地买了最后一班飞往西藏拉萨的机票,下了飞机直奔医院,成了西藏唯一一位肺炎病人。这个老兄最厉害的地方是,他从随州出发一直到走进西藏第三医院,自我隔离做得非常好,全程合计接触24人,无一人感染。当湖北一个医生面对无数患者的时候,他却享受全省医疗救他一人的待遇,顺便还上了中央台刷了把存在感。可见逆向思维是多么重要。
这段文字是以戏谑的口吻来讲述的,里面还掺杂一些不实的情况。传言他是坐武汉最后一班飞机前往拉萨,而事实并非如此。研究一下行程,他在武汉封城指示下达前的间隙,前往拉萨寻找更好医疗资源的说法,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当时,有人义愤填膺,斥责张先生明明怀疑自己感染了,还作为“传播者”逃窜去污染西藏那片净土。
张先生当然是利己的,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就千方百计地想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让自己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是理性人正常的选择,其实也是他作为公民的权利。他要救自己的命,但尽量不害人,所以一路上自我隔离做得非常好,全程只接触24人,没有感染任何人,也没有给西藏带去太大的伤害。相比之下,那些刻意隐瞒自己行程、肆意跟他人接触的病毒携带者真的是太粗糙,太野蛮,太恶劣了。我们所恐惧的,也是后者,他们大多自私;而张先生的举动,我们会同情和理解,他“利己”,并未“损人”。
反弹琵琶、创新思维
考场作文如何深刻立意
@白坤峰
我们的考场作文易于平面化、寻常化、套路化,但如何做到多层化、深刻化、创新化,却困扰着广大考生。笔者平时酷爱与学生一起写作文,现将一些小技巧呈大家。
一、先往“中间地带”想一想
一提“网红”“诱惑”“自由”,学生往往立刻想到了其所谓的危害或可怕后果,于是贬之又贬;一提“努力”“艰苦”“理想”,学生往往立刻想到了所谓的美好前途或正能量,于是褒之又褒。笔者倒是想问问:“网红”之人为什么不能是内心良善、行为美好者呢?“诱惑”的内涵为什么不能是兴趣或精华呢?“自由”的后果为什么不能是互不干涉、和谐共生呢?请问:“努力”的前提就一定是可歌可羡的吗?有没有可能是被迫劳作呢?“艰苦”的存在方式就一定是有意义的吗?有没有可能是自讨苦吃?“理想”的结果一定是繁荣似锦吗?有没有可能千疮百孔?
这样一提醒,学生们才突然脑洞大开,写作不再过于拘谨,思维不再过于狭隘。
笔者现以某考题的“话说网红”为例,说一下自己的写作思路:先呼唤“优质网红”,如著名医生张文宏、著名公益活动家韩红、获得见义勇为奖的英国驻重庆总领事史云森等等;然后再写娱乐是人类的天性,不必对网红现象大惊小怪;接着可以批评不良网红;接着再写如何推出更多的优质网红。这样操作下来,层次分明,步步推进,不易落入俗套。
二、先往自己身上想一想
学生写作文,往往喜欢高喊口号,一味鼓动他人,以致成为“二郎神的眼睛——照人不照己”,全然忘记了“假如是我,又该如何”的颇为浅显的日常道理。
例如,某省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这样命题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感叹年轻人很少有热爱农业的了,请你帮助袁先生呼吁一下。写作结果可想而知,绝大部分学生要么大谈年轻人缺少责任与担心,要么大声呼吁大学生要到最艰苦的农村去,要么只是反反复复地向袁隆平表示敬意。
学生们少了一次思考:你本人愿意到农村去吗?愿意长年累月地奔走在田间地头吗?如果你犹豫或拒绝,那么请问你凭什么如此痛心疾首呢?为什么诱骗他人奔向艰苦呢?笔者帮他们想到了另一个层次:我们能否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能否普及农村的机械设备?能否增加农业人员的收入?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扎根在农村。一味地让他人奉献是不合理的。
笔者继续带他们思考:有些地方的古民居渐渐空巢,有人号召本地人回迁居住以增加烟火之气。此时很多同学都想到了,迁徙是公民的自由与权利,不能逼迫人家住在那里,尤其当你自己都不愿居住于古民居之时。当然,逼迫居民离开旧居,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另外,常有学生写到苏东坡无罪遭贬但无比乐观的例子。笔者觉得有些不妥。请问:如果是你,你会欣然接受这些不合理的罪过吗?你会坚持乐观而不反思世界吗?这样训练几次之后,学生也就养成了多层次写作的好习惯。
三、先往前提因素想一想
笔者曾带学生细读过钱锺书的名作《论快乐》(写于1939年),并让大家以作文的形式讨论“快乐到底侧重于物质,还是侧重于精神”。学生大多都选择了写“快乐侧重于精神”,这个角度确实易写;但是,不少学生的思维简单化还是充分地暴露出来:他们不停地强调精神快乐的可贵与伟大,却忽略精神快乐的前提必须是——物质有基本保证,人身有基本自由。钱锺书写此文时,身在西南联大,工资较高,做事自由,故有“精神快乐”,当后来其夫人杨绛被剃成“阴阳头”并被浇上黑汁之时,他还能写出来《论快乐》吗?他还强调精神快乐吗?学生一旦少了这个层次,作文就少了重要基石,以致文章发飘。
苏东坡说“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确实是一种快乐,但苏东坡之乐仍然是可疑的,因为他少了自主选择的前提,他当时不是主动地拒绝了官场之乐、金钱之乐而选择山水之乐的,而是只能被动地接受山水之乐。“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是不可能真正快乐的。
目前的考场作文,多为“任务驱动型”,这些任务难度不大,但由于其浅近寻常,反而给考生带来了更大的困扰。这就需要我们一起登上高楼,方才“不畏浮云遮望眼”。
浸润阅读、动人心魄
让我们的思想日渐深刻
@包建新
高考阅卷时,阅卷者常为思想深刻的文章喝彩。在思想深刻面前,准确扣题、分析论证合理等似乎都退居到次要位置。不是说它们不重要,而是说人们在阅读文章时,技术性的要求只是理性评判的一个尺度,打动人的是写作者从心底流出的深刻思想。我们先来看下面几段文字:
自我面对伦理关系、交际关系的角色不平衡时,选择有二:一是缠绕其中,摇摆不定,难以平衡,此将导致落差与错位的罅隙增大;一是解构,重构自我,寻找到各种角色间的最佳契合度,在不断自我确认的同时找到平衡,并臻至舒适状态。
陷于落差和错位状态中是普遍的、常态的选择。落差,是自我愿景无法降至世俗的角度;错位,是自我在不同的角色间协调出现问题。在欠缺的自我认知下,我们往往难以将自我的真实角色与预设的结果进行充满平常心的对照。
不断地解构,重构自我以达到良好的契合度是成长型人格的表现。所谓成长,就是充满主观色彩的“自我愿景”与极具客观性的“家庭、社会角色”之间需要跨越的沟壑,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间的矛盾与平衡是人生的应然之态。将自我解构,剔除过于理想的成分,糅合进妥当的元素,比如事业心强的人应在自我平衡中渗入家庭元素。只有反复地重解构自我,才能真正渐至舒适的状态,寻找到平衡点。
这三段文字节选自2020年浙江高考一篇高分作文,思想深刻是其受青睐的主要原因。三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很清晰,第一段说面对“角色不平衡”的两种选择,二、三两段分说两种选择。何以说深刻?一是两种选择的确概括了所有面对“角色不平衡”的选择,这就使进一步讨论有了真正的指导价值;二是指出第一种选择是自我认知欠缺,可谓一针见血;三是指出第二种选择是“成长型人格的表现”,说得到位,整体来看,体现了作者较高的认识水准。
这种认识水准或者说深刻的思想从哪里来?有人说在于不断思考。要说思考,处于生活中的人其实是无法停止思考的,只是一些人思考浅薄,一些人思考深刻;有些人思考庸常,有些人思考高尚。因此,笼统地指导人要不断思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人说要掌握思考的方法,于是种种的思维方法就成了指导写作的法宝。方法固然是需要的,但缺乏思维材料的方法是空中楼阁。有人说来自实践,这固然不错,但没有步入社会生活,缺乏实践,又如何实现思想深刻?答案便是:阅读。
关于如何使思想深刻,我们常常会看到答案之一: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发现本质。这样说当然没有问题,但每一个思考者都希望找到事物的本质,那本质在哪里?没有真正的阅读,没有思想的浸润,没有用心去抚摸思想家高贵的头颅,没有这样的过程,本质是很难触摸到的。
上面所引的这段文字,表现出来的是流畅的说理,背后却可推知作者的阅读浸润。“伦理关系”“解构”“重构”“最佳契合度”“舒适状态”“自我愿景”“自我认知”“成长型人格”“主观色彩”“客观性”“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元素”等词糅合在一起,以颇为理性的姿态表达清晰的观念,没有长期的阅读浸润是做不到的。
有的同学阅读很功利,阅读时以寻找好词好句或积累写作素材为目标,总希望在阅读中找到写作时直接可以用的东西,不少指导写作的资料强化了这一认识。不可否认,这有作用,但这种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在这种阅读观念指导下,写出的文章,司马迁、苏轼、霍金等只是证明观点的例子,加上扣住观点的分析,便自以为深刻了。但在读者看来,作者好像在说另一个时空的生活,看不到作者思想的影子。没有精神相遇相通的阅读,写出来的文章,语言是深刻不起来的。
有的书是拿来看的,看看就好,看了也没有多少收获,不看也没有损失什么;有的书是拿来读的,读懂它,丰盈自我世界;有的书是拿来“啃”的,是一点一点读进去的。要“啃”的书未免有些枯燥,于是就想放弃,殊不知,“啃”了一句,“啃”了一小段,“啃”进去了,懂了,通了,人生便豁然开朗。也有“啃”不进去的情形,这时可以找一些解读性的文章或书籍,将它们带进去。
选择一两本书,约上几个同学一起读(如果老师愿意跟你们一起读,那就更好了),阅读、讨论,读懂,读明白,有点简单,有点笨,但要把文章写深刻,这是正途。
揭示本质、探究影响
让作文走向深刻
@从 晓
在高考作文阅卷中,有关“深刻”的评分点有三: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可见,“深刻”贯穿写作的各个方面。本文从“怎样做”的角度,即分析材料的核心价值属性和材料的主要影响这两个角度来谈“透过现象看本质”和“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这两个层面。
先看下面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教育的重视,中小学陪读现象越来越普遍。有人说,不应该陪读,因为这不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也有人说,有条件还是应该陪读,因为孩子的身心还不成熟,需要大人时时陪伴和监护。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陪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分析材料,分析本质
从写作的主体来看,以“陪读”为主题,文体不限。如果写成议论文,要旗帜鲜明地表达对“陪读”的态度,或是或非,观点要能深入地分析这一现象的本质;写成记叙文,要有形象鲜活、意蕴丰富的情节,有深刻的思想主题。
从“陪读”概念上看,所谓“陪读”,指家离学校较远,又不舍得孩子寄宿,于是家长租一处房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每日与孩子面对面交流思想感情。这个房子其实就是“家”的空间上的临时搬迁,孩子除了在学校读书,还能天天感受到“家”的氛围。能时时照顾孩子,处处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是陪读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原因。
从陪读的过程看,不仅要照顾孩子的“身”,更要陪伴孩子的“心”,让家庭教育时时在场。这是对“陪读”的要求,可惜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需要,常常忽视这一点。
从陪读的目的看,也许家长能照顾好孩子的身体,但不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独立,就是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独自面对风雨。从这个层面上说,“陪读”与独立精神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这样字斟句酌,涵泳材料的每一句话,就能认真分析“陪读”的本质,分析命题者暗含的对“陪读”的态度,当然体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色——多元、多向,同时也明确自身写作的方向。
二、探因求果,预感发展。
“陪读”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对教育重视的结果,学区房的房价步步攀升,学校旁边的民房,一屋难求,这都是陪读“惹的祸”。究竟对“陪读”怎么看,是一味“赞同”还是一味“反对”,这就需要考生独立思考。“独立思考”这一词是从2016年北师大发布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中对“科学精神”的阐释中提出来的: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
对“陪读”这一现象,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只要独立思考、言之成理即可。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陪读”虽然让家长钱包瘪、心理累,但陪读的家长都觉得“理所应当”;从学生看来,夜自习结束后,能有父母的等待,有热腾腾的饭菜,还有美味的加餐,父母的笑脸,让孩子处处感觉到家庭的温暖,这是“陪读”大有市场的原因。
但“中国式陪读”往往是“代替和包办”的代名词,不利于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更不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这是陪读受到“诟病”的原因。
也有学生认为“存在即合理”,既然家长有“陪读”的需求,这一现象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但要注意“陪读不能过度”,要能“放手让孩子搏击长空”。很明显,第三个观点更具“辩证性”,体现“思想深刻”。
追求“思想深刻”是高考作文的必然要求,在平日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解答,并阅读大量书籍,增加文化内涵,提高思维的思辨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效提高“思想深刻”的赋分。
例文展示
“陪伴”非“陪读”
@邵哲涵
“陪伴是最好的礼物。”本着陪伴孩子的初衷,不少家长选择陪读。这背后,体现的是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这一代奉行“书包翻身”的家长,拎起孩子的书包,走上陪读之路。他们承担双份的辛苦,只为每天能给孩子一句暖心的叮嘱。而我以为:“陪伴”,绝不仅仅是“陪读”。
每一位陪读的家长,都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可有时却会起反向作用。当工作一天的家长拖着疲惫的身体坚持接送你,他们的情绪也会影响你——陪读家长与子女的争吵并不罕见。假若“陪读”真的是解决孩子身心问题的关键一着,那与陪读等一起提高的青少年心理疾病等为何一直居高不下?
“陪读”只是一种最浅层的手段,治标不治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才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
衡水中学的名声响彻整个教育界,从衡中走出的国家栋梁数不胜数。在全面军事化管理的教育体制下,那些没有人陪读的孩子在独自学习、生活阶段培养出的是可用一生的好品质。“寒门贵子”刘媛媛寒窗苦读,独自一人向命运绝地反击。由此可见,陪读并非成长的关键因素。
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不一定表现为“陪读”。真正的陪伴,不是地理距离的远近,而是心灵的依托与鼓励。家长的适时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家”,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心灵最深处的避风港。
陪读现象的普遍,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家长对孩子们的普遍希望,他们渴望孩子金榜题名,实现人生的转型。在这样的期许下,“成功”很可能压倒“成长”。教育的功能,从“认识你自己”,常常被强加为“阶层跃升”。受陪读家长的影响,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有所下降。我们思考的,只是“考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而非为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德国教育家卡西奥尔多曾说:“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不否认“陪读”这种家长表达爱的方式,但我们始终强调心灵上的陪伴往往比陪读来得更重要。
当我们回望“陪读”的初衷,才发现教育无关方式,家人之爱也无关形式,灵魂的塑造才是家庭教育的最本质精神内核。
结语
其实,作文要想走向深刻,归根结底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是什么?要揭示文题本质。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对概念透彻、深入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形成判断,准确立意,并且使议论更明确、集中、深刻。很多时候我们写作肤浅,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入、不丰厚。2.为什么?多元归因问题。分析时要从具体的问题、具体的事实出发,选择具体的分析方法,避免教条化、标签化,要言之有物,持之有故。分析的方法要多样化。不能满足于自说自话,文章要呈现出清晰层次。3.怎么办?文章不停留于理论解读,要着重阐释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运用反复追问、树立假想敌等手法让观点更丰满。4.会怎样?可以解读材料核心价值属性及其主要影响,将视线拉远、将角度垫高,深刻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