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蚕秋用新品种菊9×镇J农村生产试验

2021-07-15倪小彬

北方蚕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孵化率家蚕新品种

倪小彬

(罗田县蚕桑办公室,湖北罗田 438600)

家蚕品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茧丝绸行业的经济效益,优良的蚕品种的推广应用,可提高原料茧的产量与质量,促进蚕桑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湖北省夏秋季主要推广的家蚕品种黄鹤×朝霞,已推广应用20余年,该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已开始退化,生产上迫切需要优质、高产、强健、易繁的家蚕新品种更新换代。菊9×镇J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家蚕秋用新品种,2018—2019年秋季在湖北蚕桑主产区郧西县安家乡、阳新县木港镇、宜都市高坝洲镇进行了农村生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蚕品种

菊9×镇J(正反交)。对照种为黄鹤×朝霞(正反交)。每对品种正反交各15张。两个品种均为春制秋用冷藏浸酸种,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统一出库浸酸、催青、送种。

1.2 试验地点与时间

试验地点:郧西县安家乡长岗岭村(10户)、阳新县木港镇(10户)、宜都市高坝洲镇皓光村(10户)。挑选蚕室蚕具齐全,桑园条件充足,饲养技术水平中等以上的养蚕农户,开展农村生产试验。

时间安排:2018年和2019年中秋蚕期。

1.3 试验方法

收蚁时间与当地大面积生产同步。8月中、下旬,蚕种催青至转青后,送到试验点。每户饲养蚕种2张,各户饲养条件和技术处理水平做到基本一致。各试验点确定专人负责组织试验农户开展养蚕物质的准备与清洗消毒,以及发种、补催青、收蚁、饲养、上蔟和相关数据的调查、记载等全过程。上蔟6足天后采茧,并调查茧质成绩。

1.4 调查项目

在生产鉴定过程中,观察记载各品种的收蚁情况、各龄家蚕发育和眠起情况、上蔟情况;调查各品种的龄期经过、良卵率、孵化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健蛹率、张种产茧量等。

2 试验结果

2.1 品种性状观察

新品种菊9×镇J在3个试验点均孵化整齐,小蚕趋光、趋密,需及时扩座、匀座。各龄期眠起整齐,眠性快;大蚕下地饲养(地面育)不踏叶,食桑猛。体型粗壮,正反交均为普斑。蚕体大小均匀,开差小,体质强健,蚕期发病比对照少。老熟齐涌,结上层茧,茧形长椭圆形,茧型大,茧色白,缩皱中等,适合塑料折蔟上蔟。

2.2 2018年茧质成绩

2018年秋季各试验点的良卵率、孵化率与茧质成绩见表1。

从表1 可见,新品种菊9×镇J 5龄经过和全龄经过与对照略有差异,其中五龄经过比对照长5~8 h,全龄经过与对照相仿;3个试验点良卵率平均为98.28%,孵化率平均为98.27%,均高于对照品种;3个试验点全茧量、茧层率和健蛹率平均为1.74 g、23.25%和96.19%,分别比对照高0.06 g、高1.37个百分点和1.14个百分点;3个试验点张种产茧量平均为40.6 kg,比对照高2.3 kg,增产明显。

表1 2018年秋季农村区试茧质成绩

2.3 2019年茧质成绩

2019年秋季各试验点的良卵率、孵化率与茧质成绩见表2。

从表2 可见,新品种菊9×镇J 5龄经过与对照略有差异,全龄经过比对照长4~11 h;3个试验点良卵率平均为98.5%,孵化率平均为98.77%,均高于对照种;3个试验点全茧量、茧层率、健蛹率平均为1.72g、22.76%和95.96%,分别比对照高0.07 g、0.71个百分点、0.57个百分点;3个试验点的张种产茧量平均为40.1 kg,比对照高2.4 kg,增产效果明显。

表2 2019年秋季农村区试茧质成绩

3 讨 论

农村3个试验点生产试验发现,新品种菊9×镇J孵化整齐,发育快,大蚕体型粗壮,食桑猛,老熟齐涌,表现出适应性强、强健好养、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两年农村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的平均茧层率和健蛹率均高于对照,张种产茧量比对照高2 kg以上,增产效果明显,适合在湖北蚕区推广。

目前,蚕桑产业已经成为湖北省精准脱贫的特色产业和重要产业之一,必将在“十四五”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的经济支撑及生态保护作用。蚕品种是蚕桑业重要的物质基础,品种的性状表现直接影响到蚕农的经济效益。湖北蚕桑主产区家蚕新品种菊9×镇J的农村生产试验,为该品种在湖北蚕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该品种的推广面积,进一步掌握该品种的生产性状和提供更多的调查资料。

猜你喜欢

孵化率家蚕新品种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樱桃番茄新品种——“改良冬韵”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青菜新品种介绍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的选育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浅述影响蛋种鸡种蛋孵化率的若干因素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