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合作的弱关系、强关系和超级关系研究

2021-07-14花江峰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16期

摘 要:基于社會网络构建风电企业合作关系网络并研究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度,是理解企业之间合作关系演化的重要途径。以我国2018年风电行业19家龙头企业为例,基于企业的联合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专利信息挖掘等方法,对企业之间合作的弱关系、强关系和超级关系的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企业之间合作的弱关系、强关系以及超级关系不是对称的而是相对存在的,每个企业的合作中至少存在一个强关系;我国风电行业中超级关系较少,具备超级关系的企业专利合作紧密,有逐年增长并向智能化、安全化、功能化领域发展的趋势,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企业合作;弱关系;强关系;超级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6-0007-04

引言

步入21世纪,研发创新活动与知识存在形式呈现出新特征,企业利用外部资源来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可实现性不断提高。兴起的风电产业、5G产业、人工智能AI产业、大数据产业等全球技术网络产业促使企业必须关注对外部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Dyer,Singh(1998)认为,企业技术的创新不能仅依赖于企业内部资源,同时也需要企业网络为其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资源和信息,在新的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出现了网络化发展趋势[1]。合作网络中的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突破了国家界限、汇集地的限制,成为企业获得研究信息的主要来源,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全球创新网络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联结全世界可利用资源,建立与外界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关系[2],企业由封闭式创新转向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开放式创新。

在技术创新全球化、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合作的强关系、弱关系甚至是超级关系?为了研究企业合作强度间的关系,大部分学者采用向企业发放问卷并使用李克特(Likert)量表衡量关系强弱,但是部分学者对此提出异议,Valeria C.,Francesco C.(2017)认为,采用主观数据调查容易受到被调查者的主观误导且问卷回收率较低,其更倾向于使用客观数据来衡量主体之间合作关系强度[3]。罗立国等(2012)在对电动汽车技术领域专利网络的研究中,利用联合专利的共同申请人或共同发明人来测量他们的合作关系强度[4]。刘俊婉等(2017)使用科研人员共同发表科研合作论文的累计数据来衡量美国科学院院士之间的合作关系强度,并构建科学合作网络[5]。曾德明等(2019)运用企业联合申请专利数来架构模块化创新网络,并衡量中国108家整车制造企业的创新网络强度[6]。程跃(2019)使用联合申请专利数来衡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有核”网络的关系强度[7]。

上述分析可得,目前对企业合作强度的研究取得部分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例如对企业与其他合作伙伴之间的弱关系、强关系和超级关系定量研究较少,国内仅有刘俊婉(2017)等提出过超级关系。因此,本文以我国风电行业2018年整机企业累计市场份额与新装机容量市场份额为标准,选取19家风电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风电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的弱关系、强关系以及超级关系的量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合作强度的多样性,探究企业合作过程中的规律。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风电行业2018年整机企业累计市场份额与新装机容量市场份额的双重标准选取19家风电企业,这些风电企业占据国内市场份额95%以上,即这19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可以体现出风电行业的现状。这19家企业分别是:金风科技、联合动力、明阳智能、华锐风电、远景能源、东方电气、上海电气、湘电风能、中国海装、运达风电、Vestas(维斯塔斯)、华创风能、Siemens-Gamesa(西门子歌美飒)、General Electric(通用电气)、中车风电、三一重能、华仪风能、许继风电、航天万源。

为进一步获取风电企业联合专利数据,本文选择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Incopat。从Incopat数据库服务平台收集19家风电企业的国内联合专利与国外联合专利信息。参考邱洪华(2013)的方法,使用主题词与IPC分类号进行检索,IPC分类号依据风电产业的特点,包括F03D、F16、H02、G01等[8]。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28日,共得到19家风电企业共2 389条国内外联合专利数据,经过同族专利筛选等数据处理,共得到1 938条有效数据。

(二)研究方法

本文参考Petersen(2015)、刘俊婉等(2017)对强关系、弱关系以及超级关系的定义[9,5]。设定合作企业之间的平均合作强度,由式(1)来计算。

其中Si表示企业i的合作半径;Kij是指企业合作关系强度,表示企业i和企业j在Lij年共同拥有联合专利的积累数量(Lij表示合作持续时间,即两家企业i和j共同合作第一个专利和最后一个专利之间的时间间隔)。依据上述公式,强关系指的是Kij≥,弱关系指的是Kij<如图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超级关系指企业i与企业j合作持续了10年及以上,且超过一半的专利都是两家企业合作发表的。并且超级关系存在非对称性,即企业i是企业j的超级关系,而企业j不一定是企业i的超级关系。

二、企业合作网络中弱关系和强关系研究

根据本文中对强关系与弱关系的定义,对这19家风电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强关系和弱关系展开分析,由于三一重型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三一重能)和华仪风能有限公司(华仪风能)这三家公司没有联合专利数据,所以这里一共有17家风电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三一重能、华仪风能这两家公司没有联合专利并不代表它们在风电领域发展受限或创新能力不足,其中三一重能拥有171项实用新型专利与46项发明专利,华仪风能拥有55项实用新型专利与3项发明专利,只能说明这两家企业倾向于企业内的封闭式创新。因为专利是独享的、独占的,具有垄断的特点,除非各方竞争企业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或者共赢,否则企业与企业之间不会轻易开展合作和研究并且共同持有专利。

因為企业数较多,且每个企业的合作伙伴数也较多,所以这里仅展示与这7家风电企业合作比较典型的3家企业。这7家企业的全球创新网络关系的弱关系与强关系见表1。

从表1中可以明晰观察到,因为不同的风电企业拥有差异化的合作伙伴以及与合作伙伴之间合作程度的差异化,可以表现为联合专利数量的不同,所以不同的风电企业拥有不同的平均合作强度,且差异很大。华创风能的平均合作强度最高,达到133.40,说明华创风能的全球创新网络中与少数企业合作强度非常大,其合作伙伴少而精。大部分风电企业的平均合作强度分布在1—3之间,当然并不能因为平均合作强度去判定一个企业的合作能力与创新,因为平均合作强度是因企业而异的,所以应该单个企业进行纵向对比。

同时分析数据发现,关系强弱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双方互相拥有越多的联合专利数量就代表了双方的关系越强。例如,在表格中远景能源与国家电网共同拥有三项联合专利数据,属于是强关系;而许继风电与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拥有9项联合专利数据,双方却是弱关系。在全球创新网络合作中,只要企业之间有联合专利的存在,则每个企业都至少存在一个强关系的企业。最为极端的一种情况是,假如一家企业与n家企业都共同拥有联合专利,并且该企业与n家企业所拥有的联合专利数量均一致,则对于该企业就存在n个强关系,而没有弱关系。例如本文数据中的航天万源和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明阳智能和青海东方华路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它们均只有与一家企业拥有联合专利数据,并且都是强关系而没有弱关系。

三、企业合作网络中超级关系研究

根据本文对超级关系的定义,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之间,无论是合作强度还是合作时间均满足超级关系的定义,所以它们之间是典型的超级关系。

(一)“超级关系”企业联合专利数量时间分布

由图2可知,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在2009年申请第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专利名称为“风力发电机、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减震器及其减震垫”,并且在2009—2012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较多,在2012—2015年联合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数量有较为显著的增长,在2015年后,两家公司联合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稳定在较高水平。

随着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时间变长、合作深度加深,两家企业于2012年申请第一项发明专利,预示着它们从简单的渐进式创新向拥有质变的突破式创新发展,发明专利申请量于2017年达到顶峰,表明最近几年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的突破式创新达到巅峰。

(二)“超级关系”企业联合专利细分领域演化分析

具备“超级关系”企业之间的研究对相关行业贡献巨大,往往领先于整个行业。因此,我们对其联合专利细分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发生改变展开了研究。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两家企业的联合专利细分领域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我们对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共有的338项联合专利的标题进行了两阶段的共现分析,第一阶段为2009—2013年,第二阶段为2014—2019年。

在第一阶段2009—2013年中,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有57项联合专利,通过词频统计软件得出64个有效关键词,为提高频次有效性,将节点设置为2个及以上可见如图3所示。在2009—2013年,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联合专利主要着重于“系统”“风机”“机舱”“发电机组”“悬臂”“风电”“风力”等方面的革新,这些革新主要集中于风机的机械、电器领域。

在第二阶段2014—2019年中,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有281项联合专利,通过词频统计软件得出290个有效关键词,为提高频次有效性,将节点设置为5个及以上可见如图4所示。在2014—2019年,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有了明显的深层次合作。在第一阶段发展的“风力”“系统”“风机”等基础之上,两家公司的联合专利开始涉及“装置”“强度”“测试”“保护”“计算”等细分领域。这符合当下各大风电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提高风机发电效率,从而大力发展软件、监控、智能系统等方面的现状。

四、结论与思考

本文从企业合作关系的角度出发,利用联合专利数据组建我国风电领域17家知名企业的全球创新网络关系,揭示了存在于其中的强关系、弱关系、超级关系。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全球创新网络中,风电企业与其他企业既存在强关系、弱关系,也存在超级关系,但任何一种关系都不是对称而是相对的,并不是双方互相拥有越多的联合专利数量就代表双方的关系越强。二是在我国,风电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企业之间的超级关系很少。具备超级关系的企业之间联合专利数据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并且研究的细分领域从十年前的机械化、电气化逐步转向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安全化、多功能化五位一体的创新格局。

本文的相关研究结论可以为风电行业企业管理者、政府机关及相关机构的决策者制定风电行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首先,政府的政策导向要均衡,既要鼓励企业之间维持弱关系来提升突破式创新的能力,也要支持企业之间发展强关系来提升渐进式创新的能力,还要促进企业之间超级关系的形成,拥有超级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创新通常是走在整个行业前端的。其次,企业本身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储备,提高技术水平,不仅在企业内部进行技术创新,更要善于与外部的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取得技术突破,占领技术高地。最后,风电行业尚处在发展初期,没有很高的技术壁垒,相关企业要善于把握发展的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参考文献:

[1]  Dyer J.H.,Singh H..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660-679.

[2]  刘云,王小黎,白旭.3D打印全球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1):65-88.

[3]  Valeria C.,.Francesco C.,.Alessandor P.Characterizing the policy mix and its impact on eco-innovation in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ies[J].Research policy,2017,(4):799-819.

[4]  罗立国,余翔,周力虹,周韵.我国电动汽车技术领域专利网络研究[J].情报杂志,2012,(12):1-6+11.

[5]  刘俊婉,丁凯悦,王菲菲,郑晓敏,杨波.科学合作的弱关系、强关系以及超级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7,(4):500-510+543.

[6]  曾德明,王馨翊,戴海闻,赵胜超.网络关系强度、技术多元化与企业产品创新战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9):1-7.

[7]  程跃.协同创新“有核”网络类型及运行本质研究——基于上海和江苏电子信息产业的专利数据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3):43-49.

[8]  邱洪华.中国风电技术专利信息分析[J].技术经济,2013,(1):24-30.

[9]  Petersen A.M.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weak,strong,and super ties in scientific career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2015,(34):4671-4680.

收稿日期:2020-08-07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的主体关系演变与跨越式升级对策研究”(18BJY105)

作者简介:花江峰(1995-),男,江苏常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集群与企业合作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