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融资风险识别及量化分析
2021-07-14苏浩
苏浩
[摘要]如今,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运作模式不断丰富,参建单位数量增多,由单一主体逐渐转变为多主体模式。基于此,文章着眼于工程项目的PPP模式,从模式内涵、优点和特点等方面对PPP模式进行了概述,分析了PPP项目的融资风险成因,论述了PPP项目融资风险识别和量化分析方法,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PPP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风险识别,量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0-0019-03
PPP模式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式,它的出现和普及有效缓解了政府的资金压力,也为提高工程项目的服务质量与运营有效性提供了辅助。但是,PPP项目开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融资风险问题。为实现PPP项目的平稳推进,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明确融资风险成因,更应有效识别风险、合理开展量化分析。
一、PPP模式概述
PPP模式的全称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一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和运作公共基礎设施项目的手段,它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跟政府合作。2013年开始,我国不断出台有关于PPP模式推广和普及的政策,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巨大帮助,也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与机制体制变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作出了基础保障。
基于PPP模式,政府与私人之间能从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出发,形成特许权协议,从而建立一种伙伴合作关系,进而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伙伴的相处模式,既减轻政府财政支出又降低企业投资风险[1]。PPP模式的核心要素至少包含3类:其一为融资要素,其二为项目产权要素,其三为风险分担要素。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PPP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率与时间效率,还能拓展项目投资资金的来源渠道,提高政府部门与企业的财务稳健性,更可以优化公共服务品质、公共部门形象,为实现企业与政府部门的长远规划、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二、PPP模式下的项目融资风险成因
PPP模式之下,工程项目的融资渠道被拓宽,融资环境被改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融资压力,但项目融资的风险性并没有下降[2]。在实践中,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都应该明确PPP项目的融资风险成因,进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识别、分析与防控奠定基础。
第一,宏观环境变化。在PPP项目推进过程中,政府的公信力、区域政治环境的稳定性及区域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都会对PPP模式的应用安全产生影响,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等宏观环境变化十分容易引发融资风险。当前,PPP项目所面临的最主要的融资风险成因就是政治环境风险,而且,经济环境变化是融资风险识别工作的重点。
第二,工程技术选用不当。PPP项目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项目开展环节各项工作参数标准都十分明确。比如,PPP项目通常在自然环境、项目地的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成熟度等方面有明确要求。若项目推进时选用的工程技术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就容易导致施工进度延误、施工安全事故甚至出现重复施工等问题,既不利于项目推进,又不利于后续融资,项目整体过程的融资风险将会骤然增加。
第三,经营管理问题。基于PPP模式,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形成了有条件、有约束的亲密合作关系,在项目实际运作环节一旦出现经营管理失当,就容易导致违规或资金腐败。在实际作业环节,政府必须履行诚信履约义务,外资与民营企业应平等参与项目,经营管理行为必须合规合法,以免增加PPP项目的融资风险。
第四,不可抗力因素。PPP项目大多为大型基建工程,在项目开展工程中深受外力因素影响,若出现不可抗力因素必然会对项目推进和后续融资产生干扰。比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战争、罢工、骚乱等异常社会现象都属于不可抗力因素,也都会让PPP项目蒙受损失。通常来说,因不可抗力因素而导致的停工和误工会为PPP项目带来巨大损失,且成本损失部分无法得到赔偿,容易造成项目亏损和融资失败。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微乎其微,但PPP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人员还是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三、PPP项目的融资风险识别
为了有效防控PPP项目的融资风险,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明确融资风险成因,更应该拥有准确识别融资风险的能力。在实践工作当中,PPP项目负责人需要制定完整的PPP项目运作程序,还须了解常用的融资风险识别办法并作出正确选择。
(一)PPP项目运作流程
对于PPP项目而言,完整的运作程序应该包括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招投标、评标开发、建设经营与项目移交等过程。在实践工作当中,PPP项目的立项和计划阶段任务主要是提出立项申请、获得立项批文、做好图纸设计与招投标准备,招投标与评标开发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组织公开招标、编制和发售招投标文件、建立合理评标指标体系、公正评标并公布结果,然后与中标机构进行谈判、签订合同,确定后续建设与运营条件。在建设经营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资本需通力合作,共同基于项目需要开展专业化施工与运营,按预算、按期限、按质量完工。到了项目移交阶段,企业应无偿将项目移交给政府部门,并保证项目可继续运作,移交时需遵守相关条款。
(二)常用的融资风险识别方法
1.德尔菲法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专家调查法,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方法,在使用中具有匿名性、反馈性、统计性特点,可以借助于规定程序和专家意见,有效完成目标识别与预测。在应用德尔菲法开展PPP项目融资风险识别时,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同行管理经验或已有文献资料,完成风险因素初筛和风险清单编制工作,让打分专家能够在全面了解项目情况后基于经验和要求为风险因素进行打分,并多次重复这一流程,直至专家意见统一[3]。在实践中,应用此方法可以保证专家意见的相互独立性,可充分发挥专家优势,分析结果极具参考价值,但专家的主观态度也会对识别结果造成干扰,而且应用这一方法的经济和时间成本都相对较高。
2.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在无限制情况下,邀请专家开展集体讨论,尽可能识别所有风险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需要组建专业的评估专家队伍,以便于借助集体、专业的力量,有效开展风险评估。由于头脑风暴法的参与者众多,在使用该方法时,应该重点关注成员意见偏差,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头脑风暴法的应用优势是集思广益,有利于获得新思路、新观点,能全面而直观地分析潜在风险,但在使用环节对专家素质要求较高,一旦参与头脑风暴活动的专家在专业性或实践经验方面存在缺失,必然导致融资风险识别质量下降。
3.故障树识别方法
这种方法属于由果推因的方法,将从结果出发,基于逻辑因果关系找出故障成因,进而明确风险因素。在实践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拥有清晰而明确的逻辑,并获取全面而完整的咨询,然后做好故障树的绘制和评估,从而为有效识别风险和制定风险控制决策奠定基础。此方法具有清晰、形象和全面的特点,分析结果的直观性和逻辑性极强,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过于庞大的PPP项目,当故障系统较为庞大繁杂时,出错率会大幅提升。
4.工作分解结构法
此方法的主要应用原理是,基于特定原則分解PPP项目,实现主体目标细化分解后从多角度出发对可能引发风险的因素进行评估,从而有效识别风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单元和工序的差异性分解项目,直至其不能再被分解,而且还需要全面地分析任务、项目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关联系性,为有效识别风险做好准备。基于工作分解结构法,能快速完成风险因素识别,但这种方法在动态把控和追踪考核方面存在劣势。
(三)融资风险识别方法选用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在PPP项目风险识别阶段,还可应用风险检查表法、现场考察法、情景分析法、流程图法、因果图分析法和SWOT法。不同的融资风险识别方法,在适用性和实用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所以PPP项目负责人必须基于各种方法的优劣势,以及项目融资管理的实际需要,做出科学决断,以免因不适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影响融资风险识别和融资风险防控效果。在选用PPP项目融资风险识别方法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践行针对性、适用性和科学性原则,从根本上为有效开展融资风险识别与防控提供保障。
四、PPP项目的融资风险量化分析
对于PPP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工作者来说,有效识别风险因子、正确评估风险强度与准确开展风险因子定量化描述,都是融资风险管理的核心任务。为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常用的融资风险量化方法,并在实际作业环节根据工程开展实况与融资风险管理需要,做出针对性选择。
(一)风险分析图解法
风险分析图解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决策树分析法,其二是影响图分析法。它们都是基于直观图像和逻辑关系开展融资风险定量化描述与评价的科学方法。应用决策树分析法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绘制树形图,并通过概率与图论对决策方案的比较,获得最佳决策。此方法的应用原理简单,展示方法直观且期望和净现值简单,但需要进行大量计算和数据分析,在判断项目可行性及融资风险评估方面极为适用[4]。影响图分析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与决策树类似,它是一种新兴的表示和求解不确定性问题的工具,可通过直观图形揭示变量关系。应用影响图开展PPP项目融资风险定量分析,能实现直观具体的表达,并获得明确的线性关系,但这种方法对信息完整度、准确性和数学概念表述的要求较高。
(二)敏感性分析法
所谓敏感性分析法,就是基于众多不确定因素,找到能深刻影响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敏感性因素,然后通过测算与分析经济效益指标的敏感性程度和其影响指标,判断项目所承受的风险强度。在选用此方法开展PPP项目融资风险定量分析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先对敏感性分析指标进行确定,然后再计算方案目标值。通常来说,可被选为敏感性分析指标的因素包括税前利润、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应用敏感性分析法开展PPP项目融资风险定量分析,具有简单、直观的优势,将会大大提升分析质效,但这种方往往难以实现各因子关系的明确表述。
(三)统计理论评价法
专家打分法、计划评审法都是PPP项目融资风险评估中最为常用的方法,而它们都属于统计理论评价法。在利用此类型方法开展融资风险定量分析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出合理选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专家打分法或计划评审法。
专家打分法操作简单,在使用时需结合过往经验与风险评估结果编制风险调查表,然后以此为依据开展专家点评、分析与评估,最终做出决定性风险评价。此方法的实用性,与专家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密不可分,打分者的结论过于主观则会影响风险评估与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融资风险防控十分不利。而且,一旦出现专家意见不统一或主观性过强的情况,必然耗时良久,会导致风险评估的时间与经济成本上涨。不过,专家打分法的应用范围极广,在确定型风险和不确定型风险定量分析中都十分适用。计划评审方法,是一种基于网络表格,展示项目进度与互动关系的方法,基于此将快速确定基础路线与关键活动,可基于时差优化网络以获得最短风险周期预算。在使用这一方法时,PPP项目融资风险定量分析的质量和效率都将得到提升,但确定活动路径的难度相对较高,在使用时评估人员需重点关注这一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PPP项目开展过程中,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将共同参与项目建设,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伙伴关系,可以为提高项目开展质量和效率奠定基础。对于PPP项目而言,明确项目运作程序、选用合理的风险识别技术,是有效识别和防控融资风险的重要方法,在融资风险量化分析环节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史景明.交通施工企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1):37-38.
[2]范海鹰.基于改进CRITIC-GRA-SPA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风险研究[J].建筑经济,2020,41(05):54-59.
[3]赵辉,卜泽慧,马胜彬,等.基于结构方程的海绵城市PPP项目融资关键风险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8(01):122-126.
[4]过灵利.探讨建筑工程中PPP项目融资模式的风险识别及对策[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