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丽水日报社发挥党媒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2021-07-14陈建东

传媒 2021年11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

摘要: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作为后发地区的党媒该如何在这场硬仗中发挥自身作用,值得探讨。丽水日报社积极探索党媒报道如何助力脱贫攻坚路径,通过新闻帮扶,在为贫困人员扶志、增强扶贫造血功能以及为贫困山区联通外界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当地摘取“贫困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贫困人员的高度赞赏。本文以丽水日报社开展扶贫帮困报道为例,以期为党媒开展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新闻帮扶 脱贫攻坚 《丽水日报》

浙江省丽水市地处山区,山高林密、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村民外出困难,信息闭塞,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落后。这里曾是浙江省经济后发、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2013年1月,丽水被列为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在全国新一轮扶贫开发中承担着引领带动的任务。丽水市各级党委政府采取精准扶贫、政策引领等措施,大力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减支,贫困人员的收入明显增加,脱贫致富效果显著。2016年底提前完成国家评估,成功摘去了“贫困帽”。目前,丽水正在实施高质量生态绿色发展计划,已与全省同步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增幅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实现增幅全省“四连冠”,正在努力成为全面展示浙江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成果和经验的重要窗口。

丽水市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丽水日报社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脱贫攻坚战报道中,丽水日报社旗下的新老媒体精心策划、聚焦重点,围绕搬迁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体制创新,推出《全国扶贫改革试验丽水先行先试》等重点报道,提炼挖掘丽水经验、丽水模式,积极宣传发动社会各界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为脱贫攻坚凝聚力量。据丽水日报社总编办公室不完全统计,2013—2020年底,《丽水日报》刊发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宣传报道约1800多篇,专题版面300多个;旗下新媒体平台推出相关报道3700多篇,阅读量超过500多万人次。

一、党媒报道应成为树立贫困人员脱贫志气的支点

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去战胜贫困。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部分丽水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少部分人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生产力十分低下,生活依旧比较贫困。他们在巨大的困难面前失去了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因此,扶贫必先扶志,让贫困户活出精气神,是扶贫的第一步。党媒的新闻宣传报道就成为扶持贫困人员战胜贫困的重要支点。

丽水日报社作为发达省份后发地区的市级地方党媒,以“党和政府的喉舌”专属职责和主流媒体为政治担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在脱贫攻坚、提高贫困人员收入这项中心工作的主题报道宣传上,充分发挥好党媒在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传播好声音和弘扬正能量等方面的舆论引导。2015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吹响“消除4600”攻坚战的集结号,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提出要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让每一个贫困家庭跟上小康社会的步伐,决不让他们掉队,并先后出台了12个以“三农”为主题的文件,为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政治保障。丽水日报社为了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推进,除了积极跟进新闻宣传外,还精心策划了针对提升贫困人员志气的“不让一个家庭掉队——消除4600新闻帮扶”系列报道。

采访记者深入贫困家庭,了解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帮助他们分析致贫的原因,找出穷根,发现优势,宣传相关的扶贫政策,提振他们的信心;根据采访的实际情况,写出调研文章,为政府部门提供最真实的贫困情况,实施精准扶贫;同时以精彩的贫困人员战胜贫困的故事,给全市的贫困人员带去了信心和鼓励,让他们看到战胜贫困的希望。如莲都区严鸟村的陈东军,几年前因为上山砍柴发生意外,落下了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家中重担都压在了妻子樊梦华身上。面对高额的外债,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思想上产生放弃这个家庭的念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与同行乡、村干部一边做她的思想工作,让她提振信心;一边帮她找到一个既能照顾丈夫,又能挣钱的手编藤椅靠背的手工活,每天有七八十元收入,解决了她一家的生计问题,再加上政府部门的扶持,樊梦华面对困难也有了信心,不再有放弃家庭的念头。

该系列报道从策划到结束,历时8个多月。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的足迹踏遍了全市各县(市、区)40多个村庄,近20个乡镇,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系列报道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后刊发7个整版,7篇深度调查文章,2篇评论和内参1篇。由于素材具有乡土气息,真实感人,再加上采编人员的真情投入,系列报道受到了普遍关注,为全市贫困人员提振战胜贫困信心和勇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丽水市委市政府扶贫决策提供了参考,推动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政策,为全市提前全面消除“4600元以下农户”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据丽水日报社统计,2015年11月底,丽水市“4600元以下农户”共减少了55100户,109235人,提前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顺利拿下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由于该题材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因此,在采编过程中实现了精耕细作,层层把关。2016年,该系列报道获得了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一等奖。

二、党媒报道要为贫困户增强造血功能提供精准服务

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为扶贫做了大量工作,拨出了大批扶贫款项和物资,并取得了显著效益。但在扶贫过程中,由于对人才和技术开发与扶持不够,造成了“救济年年搞,年年不脱贫,专靠钱和物,穷根断不了”的恶性循环。这说明靠输血只能维持生命,只有靠专业人员傳授技能,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兴旺发达。因此,扶贫工作必须抓住“扶本扶智”这个根本。

丽水日报社精心谋划、挖掘典型,深度报道、精准发力,为山区贫困群众战胜贫困、扶贫干部提振信心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推出“丽水脚步·精彩故事”宣传报道活动,领导、记者全面深入一线,用心感受秀山丽水的时代“脉动”。哪里有好的扶贫方法、好的路子,记者就主动去挖掘和总结,提升可操作、可落地的经验,为全市提供样板,供大家学习和借鉴。比如,青田县通过山海协作,与嘉兴市平湖两地共同探索,全省首创“协作”经济、实现“飞地”发展,实现了从“输血型”到“造血型”的实质改变。丽水日报社去实地进行采访报道,总结出了青田的“飞地”模式,报道发出后,其他县(市区)也积极学习跟进。

农村产权权能不完整、流转不开放,是深化农村改革中亟待突破的瓶颈。在实施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试点中,龙泉市开浙江省先河建立村级担保合作社,试水由当地村民共同出资组建合作社,农户的山林、农房、土地等资产,经过村级担保合作社价值评估,可直接到当地的农信社申请贷款,不再需要提供担保,充分盘活了农村的“三产”资产。报社立即派出记者深入龙泉各地采访,写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看丽水》《为全国扶贫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从“丽水现象”走向“丽水标准”——丽水农村金融改革综述》等一系列报道,为全市各县农民进行产业发展融资提供了新渠道,让农村贫困群众造血有了资本的支撑。同时,报道还引起《浙江日报》和《人民日报》等媒体的重视,派出记者到龙泉实地采访,报道了龙泉林权抵押贷款经验,并向全国推广。

国家实施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后,丽水还把这些扶贫成功经验搬到对口的新疆、西藏、四川等地,并在当地开花结果,为后发地区脱贫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体现丽水市对口援建干部人才在对口地实施产业帮扶,报社专门策划了“丽水对口工作手记”专栏,针对帮扶干部帮助对口地建设扶贫产业的亲身经历,记录帮扶过程中的点滴、经历和感悟,刊发了《迈步新长征 跨越无西东》《扶贫西行 我心光明》等12个整版、共14篇稿件。2019年,丽水日报社派记者远赴巴蜀,走访四川省巴中市的平昌、南江等6县(区),深入发掘丽水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中的经验成效,推出“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援川情·共圆梦”系列报道,深情讲述东西部协作,脱贫致富的真实故事。一篇篇生动的新闻报道,充分展现了丽水干部群众帮助四川巴中贫困群众脱贫取得的一系列成效,让读者感受到了各部门脱贫攻坚的努力和贫困群众增收的喜悦。

三、党媒报道要为山区贫困户架起联通外界的桥梁

后发地区多地处边疆、海岛、偏远、高山,普遍受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市场狭小等因素影响,造成特色产业发展缓慢,众多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养在深闺无人识”,加上农村群众传统观念浓厚,对新技术新产品接受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信息的传递不再受山海阻隔,通过网络可以很好地打通农产品流通外运的通道,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架起了山区农村与都市相通的“致富桥”。丽水紧紧抓住互联网发展契机,通过发展本地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把丽水的生态优势资源与全国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在丽水山区发展电子商务,首先要解决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要让干部群众转变观念、敢于触网。丽水日报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扛起宣传的重担,以为山区贫困户架起联通外界的桥梁为己任。

2013年,遂昌县几个青年回乡创办了一个电子商务公司,在每个村建立一个村级网络技术服务站,改造农村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突破农村电子商务操作和物流配送等发展瓶颈,实现“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良性循环,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销售农产品、购置生活必须品、缴纳各种费用等一站式服务。这带动了县域电子商务生态发展,实现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物流等产业的电子商务化。丽水日报社了解了这个情况后,认为这是山区农村的一个新生事物,值得总结推广。立即派出记者深入了解此事,写出了《农民上网“赶街”》《新型农村电商模式——遂昌赶街》等一系列新闻报道,在丽水当地产生了轰动效应,纷纷慕名到遂昌参观学习。随后,电子商务在丽水遍地开花,丽水本地的特色产品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飞入全国各地寻常百姓家,农民的收入显著提高。丽水农村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榜样,“遂昌模式”也被认为是中国首个以服务平台为驱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据丽水日报社统计,目前遂昌赶街服务体系已在全国17个省、43个县、12000多个行政村落地,服务覆盖1600多万村民。

丽水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扶贫攻坚工作,积极对各地脱贫攻坚成就、典型经验、典型人物等进行宣传,丽水网微信公众号及“指尖丽水”客户端按要求发布脱贫攻坚相关重点稿件,在首页首屏显著位置放置。融媒体中心还积极推出“直播带货”,通过网红主播带货或商家带货,推荐各地特色农产品。在丽水网官方微信、“指尖丽水”客户端、丽水网PC端等平台积极推送。为达到直播效果最大化,每次直播之后,都剪辑直播版短视频,在抖音、天目新闻等平台公号上发布。据丽水日报社统计,各平台共发布《丽报小编直播带货之青田稻米鱼》《直播带货第3站丨丽报小编探店扎根丽水27年美食》《直播带货丨丽水网红浆果免费品尝啦,你还在等什么》等稿件284篇,阅读量达60.7万人次。

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响,丽水山区群众的生态优质农产品出现销售困难问题后,丽水日报社用好“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通过与省内温州、宁波、舟山等沿海城市媒体结盟,合力为丽水山区低收入农户销售农产品,解了农村群众的燃眉之急,保护了农村低收入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巩固了低收入农户的脱贫成果。2020年7月10日和22日,丽水日报社分别与温州日报社和舟山日报社签订了山海协作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启动“丽温、丽舟跨区域助农助企大型公益活动”,通过温州日报的“温掌柜”电商直播平台和舟山日报的“舟山易购”电商平台,为丽水市莲都区仙渡乡低收入农户共销售出滞销桃子9000多吨,有效解决了仙渡乡桃子的销售问题。

为让更多的目光聚焦,凝聚更多的力量投入丽水的脱贫攻坚,丽水新媒体中心联合丽水市农业农村局,开通丽水滞销农产品线上求助通道,征集滞销农产品的求助信息。在丽水网的电商平台发布鸭蛋、山茶油、椪柑等农产品41种,吸引了人民网、《钱江晚报》、浙江中石化公司等加入到公益活动中来,价值3500万元的滞销农产品全部销售一空,有力推动了脱貧攻坚往纵深发展,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作者单位 丽水日报社

参考文献

[1]余祖朋,陈建东.丽水吹响“消除4600”集结号[N].丽水日报,2015-05-18.

[2]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信息宣传组.浙江遂昌:“赶街”模式——让农民享受电商下乡的红利[EB/OL].(2015-05-07)[2021-04-16].http://www.moa.gov.cn/ztzl/bxwhdy/gongzdt/201505/ t20150511_4587830.htm.

[3]施龙有.探索党媒在脱贫攻坚报道中的聚合路经[J].传媒评论,2021(01).

【编辑:孙航】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作用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之浅见
脱贫攻坚战中媒体的职责与使命
关于溆浦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