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电视声音艺术 创新声乐教育模式

2021-07-14张楠

传媒 2021年12期
关键词:音乐节目电视节目声乐

张楠

电视作为一种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的传播媒介,目前虽受到短视频APP、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影响,但其仍拥有较大的传播影响力。以电视音乐节目为例,其以电视为传播媒介、以综艺节目为传播内容,满足受众休闲娱乐的需求,诸如《中国好声音》《经典咏流传》《我们的歌》等音乐类综艺节目,这类现象级的音乐节目不僅风靡全国,其音乐、音响的使用还进一步启发了当前的声乐教育。由张晓梅主编的《电视音乐音响》一书,以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学科本位为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以电视音乐类综艺节目、影片为例,对电视音乐片、电视剧音乐、纪录片音乐等进行全面分析,对音乐节目的电视制作、电视节目音频制作、数字音频技术进行细致阐述,力图理清当前音乐教育,尤其是声乐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育体系提供启发。

变专业教育为通识教育。该书从电视音乐概述、音乐电视、电视剧音乐、电视广告音乐等相关知识点讲起到音乐节目的电视制作详述,再到录音基础、电视节目音频制作、数字音频技术等相关内容的阐释。这样编写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期望相关人员通过本书的“教”与“学”,使相关专业的师生、热爱电视事业的人士,以及从事广播电视的制作部门和人员了解并增强对电视艺术、电视音乐美学的认识,以便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是期望相关人员通过对音响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兴趣,并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提高电视音乐节目制作的综合应用能力。基于此,声乐教育教学不能“一叶障目”,仅将“声乐”专业性要求作为唯一的教学目的,而应追寻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目标与功能——普及受众音乐知识、提高受众艺术审美,并将声乐专业性教育转变为通识教育,将声乐教学目标的“高端化”转为大众化,使得从事音乐制作、歌唱行业在内的专业或非专业人士领略到声乐艺术的魅力。

重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此书主要采用理论原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与鉴赏,例如,该书编者在探析电视音乐时,从多年工作经验的鲜活案例出发,并围绕当前电视音乐在各类电视节目中的综合运用展开讨论,阐明了电视音乐的系统性规律,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同时,该书在内容安排上注重操作性和实用性,避免过多的科学原理分析,如章节前的内容提要,以及章尾处的训练题,方便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并启发相关思考。这种极具特色的论述方式与内容安排方法,为当前电视音乐节目制作提供参考的同时,还启发了当前声乐教育,即声乐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原理知识或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声乐技术的实践。究其原因,声乐专业是一门极其注重实际练习的学科,不管是唱腔上的学习,还是歌唱技术上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际练习,这也意味着“光动脑,不开口”是难以在声乐学习中取得进步的,必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述方法为声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当前声乐教学创新发展努力的方向。

强调新技术、新理念的融入。以当前的音乐节目制作现象为实际案例,不仅可以更好地阐释或佐证相关电视音乐理论的有效性,还可以进一步启发音乐传播、音乐教学活动等。该书分析了丰富鲜活的案例,以便为当前电视音乐制作、声乐等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指明前进的方向。例如,从当前声乐教育与教学的角度来讲,《我们的歌》《中国好声音》《爱乐之城》等音乐类综艺节目,全方位、立体化地从多个角度为音乐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一是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讲,这些综艺节目采用多种歌唱风格、呈现参赛者的歌唱技艺,启发当前声乐教育内容应不拘一格,容纳古今中外;二是从教学手段来讲,音乐类综艺节目中各种技术设备的运用,启发当前声乐教育手段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还应适当引入新的教学技术与手段,整合教学资源,为声乐教学提供更便捷的通道;三是从教学理念与模式的角度来讲,音乐类综艺节目中歌手们多样化学习方法的展示,启发当前声乐教学理念与模式亟待转变,不要固守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

总而言之,该书在内容取舍、案例选用、观点表达等方面做到了与时俱进,为当前声乐教育提供了有益参考。

作者单位 咸阳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音乐节目电视节目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2012-2021年间关于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研究综述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与创新
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传播分析
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传播分析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浅析音乐节目《金曲捞》差异化传播策略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