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中的“萧红”
2021-07-14张家源
张家源
摘要:结合自身成长经历,颇具地志学色彩的小说《呼兰河传》,在文中其作者萧红对儿童视角的还原与成人视角的巧妙切换,不仅放大了童真童趣的可爱,也同时放大了“我”成长的背景特点——小城的闭塞,小城居民的自私无知。对于虚无缥缈的故乡,萧红在病榻上只能用笔描绘回忆,以获得不复存在的童年温情,她对故乡和家的情感是复杂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份复杂的情感中,怀念之情占据了大部分。借晚年对早年回忆的重写,萧红从抵抗诗学中获取的力量来完成了她的灵魂疗伤与自我救赎。
关键词:《呼兰河传》; 小城居民 ;人生经历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于1940年完成的一部小说,那时正值抗日战争的中坚阶段。与同时代大多数作家创作方向不同,它是一部萧红没有将目光放在民族与国家上的作品。因此,《呼兰河传》自发表后,不断被批判,解读与研究。无论是其主题表达,创作结构,写作动机还是作家萧红对呼兰河的情感取向,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文章中儿童视角与成年回忆视角相结合的创新运用,真实还原了当年的呼兰城居民物质上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上的保守教条。本论文拟以小说中的儿童视角作为解读入口,探究在此叙事策略之下所彰显出的呼兰河世界的现实命运与精神空间,解读作家萧红对呼兰河复杂的情感立场,和在写作中寻求的自我救赎之路。
一、《呼兰河传》:是萧红回忆上的倒影
(一)《呼兰河传》:儿童视角与成人回忆性视角的交织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不断接触到的人、事、物,一个人看待他自己的过去会有越来越多的思考,判断与审视。建立在这样的成人视角来写作,对小镇的人,事,物的印象,不如说是作家通过自己后阶段的人生经历而对早年记忆的一个阐释。他在人生后阶段所遭遇的各种各样磨难,遇到不同的人所产生的不同的情感起伏,会影响自己对童年经历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
(二)爱恨交织的呼兰河
小说中这个身为儿童的“我”是爱着呼兰河的,回忆中还有着后花园那般的存在,高高的天空,花鸟鱼虫,慈祥的祖父,呼兰人的作息规律,晚上爱那一口小葱拌豆腐。同时,身为成人的写作者“我”又是恨着呼兰河的,人们无知愚昧,继母的生疏冷淡,“父亲因频遭家庭变故而生出暴戾” [1],父亲还因已为萧红订婚,对年轻男女交往风气的排斥,为家族颜面阻止萧红的继续求学。
(三)成长环境--呼兰河人的生活命运与精神信仰
呼兰河的人,是那么的讲究实用,又爱占小便宜,也甘愿为利益蒙骗自我,但有一件事对他们来说特别神圣——跳大神。人人对大神都又是尊敬又是害怕,人与鬼神,犹如瞎子与正常人;正常人能看见瞎子看不见的,神也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仿佛都不是一个级别的生物,对人来说,神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他知道你的前途命运,还知道你那一点一滴的肮脏过往。大神又是神的象征,自然他们的活动要比常人更高一级,跳大神则是神的谕旨的一种展现方式。每个人都渴望知道自己的命运,又害怕知道自己的命运。神的“高级”,是跳大神引人爬墙登门的原因之一。
(四)萧红的哲学思考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①P32。恐怕没有人能否认这句话的美,那种人生必将以悲剧呈现的美,可为什么是悲剧呢,为什么会悲凉呢?人生究竟是怎样的呢?萧红问了,读者能回答吗?这就像小孩子的追问经常把大人问得哑口无言一样,一不小心就说到了哲学上。
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期,她不断漂泊,经历了极度的贫寒窘迫,被爱人一次次的背叛或抛弃,回想往日,竟然大多都是这样让人无法自拔的伤心事,她先掉进的是自己人生的精神深渊里。于是与那个时期的大部分作家不同,《呼兰河传》是她没有将目光放在民族与国家上的作品。她只想安安静静写作,她的笔下没有刻意的批判,她只想写,安安静静地写,眼前浮现的是自己悲凉的人生。
(五)作品结构分析
整个作品的散漫,不像小说,甚至让人觉得,好几章可以单独成书分开来。其实在整个作品中,穿梭在人海中不变不倒的只有一个——小小的“我”,一个对好与坏没有判断标准,一个以后花园为自己世界,一个对人们所作所为,处事做法都只能看在眼里,只能不断好奇并追问“为什么”的“我”,随波逐流被各种大大小小事件所推动的“我”,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叙事者,一个从开始就没有任何目标追求的“我”,不明白长大为何要离家的“我”。
二、成为“萧红”与自我救赎之路
1.命运的节点——由孩子成为“萧红”
萧红的离家逃婚,可以说是她命运的节点,父亲张廷举刻意阻止萧红初中毕业后继续求学,进而促使萧红被迫出走哈尔滨求学。萧红从此离开了衣食无忧的环境,从此开始漂泊。
萧红对自由,求学的渴望,对古老传统封建迷信的厌恶,以及新一代与“过渡”一代的矛盾冲突。新建立的现代价值观与保守封建习俗的对抗冲突。这是她命运齿轮的转动点,同时也是她成为“萧红”的起点。
2.抵抗诗学中的自我救赎
茅盾对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的情感立场的评价是:“她不留情面的鞭笞他们,可是她又同情他们” [2]。萧红很不幸地活在那里成长在那里,周围是人们热心的无知、对求学的否认声、对女性的鄙夷声,然而她却又无比怀念那曾给她的人生注入过爱与温暖的小城,她便写下了呼兰河,因为不管好的坏的,她都回不去了。
而至于最后“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突如其来的结束停笔,大概可以用木心的一句诗来解释“花已经不香了 人装出闻嗅的样子” [12],这其中对过去泯灭消亡的深深无奈,对现实的痛苦悲伤让人不得而知。她无法一直沉睡在对过去的回忆,忍受不了现实差距如此的撕心裂肺,便停笔了。故乡是遥远的,回忆中的故事没什么优美的,然而却对那时的萧红来说,却是不忍解讀的,不愿失去的。
参考文献
[1]叶君. 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2]卢建红. 寂寞萧红与萧红的“寂寞”[J]. 名作欣赏, 2008(15):97-101.
注释
[1]萧红:《呼兰河传》,巴蜀书社2014年10月第1版
(西华大学 61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