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管理专业“政行企校,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析

2021-07-14李剑

锦绣·中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协同育人人才培养

李剑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山东省开展的新旧动能转换大时代的来临,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助推经济发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为现代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出新任务,“本地化,复合化,能实战”的高素质金融拔尖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突破现有办学条件的制约,必须要整合政府、协会、企业等社会各界资源,因此,政行企校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在提高普惠金融人才培养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协同育人 ;混合所有制;政行企校;人才培养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and new kinetic energy of Shandong province, the state has vigorously developed inclusive finance to boos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and old kinetic energy of Shandong province into the modern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All of these have put forward new tasks for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and social servic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financial talents that are "localized, complex, and capable of actual combat" must break through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for running schools.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resources of the government, associations, enterprises and other sectors of society. Therefore, the model of co-education of government,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school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raining of inclusive financial talents an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ocial services.

Key words: coeducation; Mixed ownership; Talent development

一、金融行業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金融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目前,为了更好的服务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体制需要进行重大改革,现在到了金融深化改革的创新期、突破期。目前金融改革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讲话内容再一次强调了在现行经济状况下金融的重要地位。从传统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到近些年兴起的小额贷款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金融已经融入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渐形成覆盖大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和满足居民日常衣食住行等消费需求的服务体系。

2、金融行业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期

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金融体系改革。其中重点强调了“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稳妥推进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机构等发展。”所以说,现在到了金融深化改革的创新期、突破期。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传统金融行业的业务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也开始纷纷的业务“下沉”,传统金融机构开始更加重视对民营企业、个人等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特别是面临着混业经营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冲击,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纷纷的去抢占城镇、农村市场,利用其规模经济的优势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不短降低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金融改革带来了动力。

3、普惠金融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十八大以后,国务院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山东省政府积极响应并多次提出,要将山东省打造成金融大省。次年的7月1日,省政府率先发布《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该条例的出台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为我省普惠金融相关组织的监管提供了依据,也填补了全国在普惠金融组织监管中的空白。伴随着地方金融条例的出台,山东省的普惠金融组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管是形式上还是规模上都突破了原有的限制,具体的有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担保机构,典当行等,还有各类的股权交易市场以及介于现货和期货之间的交易市场,伴随着多种形式的地方金融组织的建立,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资金支持,推动了山东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小微企业既可以通过债权获得融资,也可以通过股权获得更大的支持,全方位的资金支持犹如活水一样滋润着山东省中小微企业的不断发展。

4、互联网金融助推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升级。

伴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互联网金融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众多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网络借贷平台和众筹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方式应运而生,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引发了传统金融的营销方式的重大变革, 互联网金融凭借着自身在科技上的优势,极大的提升了财富的跨时间和跨空间的分配能力,也促使传统金融机构不得不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也促进了混业经营的发展。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现有消费者的需要,需要进行不断的产品升级和重构,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传统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除此之外,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成为了未来金融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结合的典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弥补了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客户选择方面,普惠金融离不开互联网金融的支持。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可以更好的对资金需求者进行更广范围的信用评级,通过信用评级,扩大服务的面向,弥补了金融服务的不足;互联网金融的高科技可以降低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提升资金的培植效率,这就夸大了数字普惠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力,特别在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非常显著地作用。

(二)山东省和济南市金融行业发展状况调研分析

《2018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规范发展融资担保、互联网金融、股权融资、要素交易等新业态,稳步推进债券品种创新,更好发挥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股权市场功能,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在山东省金融业发展繁荣的同时,金融人才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从就业人数占比来看,虽然,山东省金融从业者人数呈现逐渐递增的现象,但近5年来都不超过总就业人数的0.7%,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都有较大差距。从人才结构上来看,高端金融人才不足,中层金融人才缺乏,初级金融人才虽然从总量上供不应求,但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和专业设置的制约导致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单一,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而作为“草根金融”的普惠金融行业,近年来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山东省现有普惠金融行业(主要是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亟需培训提升。未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民间融资产业的大力支持,类金融企业和机构数量将会成倍增长,业务的急剧扩大对类金融专业的人才需求数量将会不断增加。但由于类金融机构起点低,规模小,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即不但要求人才有金融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法律、财务、社会交际等知识和能力,要求人才“本地化,复合化,能实战”。如何培养适应现代金融业发展的行业拔尖人才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政行企校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思路

通过以上调研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金融业的重大改革,因此山东省在新旧动能转换时代中明确提出现代金融服务业是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这些都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出新任务,“本地化,复合化,能实战”的高素质金融拔尖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突破现有办学条件的制约,必须要整合政府、协会、企业等社会各界资源,提高普惠金融人才培养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加大与政府的合作,山东省金融办与我校联合成立山东省金融高等职业学院,明确了我校普惠金融特色发展方向,扩大了我校在普惠金融行业的影响力。

为了贯彻省政府的文件精神,促进山东省普惠金融行业快速、健康、规范发展,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于2014年与我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金融高等职业学院。学院主要功能定位是:为山东省普惠金融企业、村镇银行、地方银行普惠金融服务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定向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承担普惠金融企业各级员工在职培训;与行业协会一起制定从业人员上岗标准;为普惠金融企业提供咨询发展服务;为各阶层和群体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特点的金融服务。立德树人,为区域经济培养、培训普惠金融人才成为我校紧迫的政治任务。

(二)政行企校深度合作,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共同出资建立山東长信商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全方位协同共建。

金融管理专业加强与山东省小额贷款企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合作,与鼎信智赢(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济南润晟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等股东企业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出资建立山东长信商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让股东企业可以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针对普惠金融行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的特点,校企将共同开发普惠金融全套课程以及相关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整套资料基于企业真实业务经营案例提炼编写而成,与公司岗位对接,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

(三)政行企校深度合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双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

利用政行企校深度合作的办学优势,金融管理专业的骨干教师承接了小贷协会的相关员工培训业务,主要包括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和日常培训。新入职员工的培训主要是针对于新入职员工举办的,主要从基础知识以及从业基本素质方面进行培训;其他日常培训,主要是针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金融专业知识进行的一般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小贷员工的综合素质,跟上新业务的发展。另外,我院金融教学也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去很多普惠金融公司去挂职锻炼,通过挂职锻炼,与一线员工共同进行业务的办理,通过挂职锻炼,掌握了行业一线的主要案例和相关素材,把这些和课堂知识相结合,可以打造出基于工作流程的活力课堂。

(四)政行企校深度合作,通过建立订单班等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对口率,提升学生培养的针对性。

政行企校深度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优质的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员工,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普惠金融行业相关协会的大力帮助,通过举办面向金融专业的定向招聘会以及相关的订单班,来提高学生对相关普惠金融行业的文化的认同,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的对口率,截止到今年,金融管理专业已有对口班6个,分别于保险行业、小贷行业以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了订单班,受益学生达到了上百人,并且相关合作还在进一步深化。

三、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模式的意义

经过近三年的发展,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模式促进了金融管理专业的大发展,取得了包括山东省专业指导标志、学生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等一系列的成绩,可以说是成绩卓著,总结来看,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模式主要有以下意义:

(一)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模式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模式让我们能够更快更准的把握行业的动态,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就业岗位的变动,了解未来行业发展的动向,可以根据企业的动态变化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并在人才培养中根据不同的方向安排相应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个性进行选择,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就业的对口率和实习的稳定性。

(二)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模式深化了校企合作的融合度。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模式可以使校企合作的企业数量和质量也进一步提升。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特别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建立,能够吸引业内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入股,那就进一步深化了彼此之间的联系,校企合作也就真正的达到了深度融合。可以集思广益,不仅可以让更多的老师进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也可以聘请企业内一线的高学历和高素质的企业教师为我校学生进行授课,共同开发教材,可以把内部培训提前植入学校,提高学生的就业对口率。

(三)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模式拓宽了学校对行业的影响力。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进入到专业建设中来,可以联合企业进行在职人员培训等手段提升学校在行业的影响力,也可以联合企业进行一些行业趋势的研究,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敏生.《探索政校行企协同联动机制 开展应用研究导向的产学研合作》[J].《南方日报》2017(5)

[2]李一.《基于政校行企多元协同的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构建》[J].《探索与实践》,2016(5)

本论文是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8JXZ3007)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猜你喜欢

混合所有制协同育人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资本进入:问题和对策
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