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有“盐”味的园本课程

2021-07-14陈莉萍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我园园本幼儿

陈莉萍

园本化已成为当今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开发和利用本土特色资源,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可以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为此,我们立足本园实际,以幼儿熟悉的地域环境为资源,梳理整合盐城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努力建构有“盐”味的园本课程。

一、课程构建的背景

1.我园课程改革形势所需

我园以公开发行的两套教材为主,辅以园本课程资源、网络资源及其他资源等,来制定本园的课程计划。虽然两套教材的教育理念比较新,课程结构合理,符合时代发展特点,但在地域、办学条件、教学资源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等方面与我园存在较大差异,一些教学内容明显与我园实际教育教学不相宜,难以满足本园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

2.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所需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应该是一个发掘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本土特色資源既是园本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园本课程特色性和适宜性的核心元素。盐城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孕育的海盐文化、湿地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有利于幼儿从小获得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逐步形成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接纳感,从而在互动融合中内化成自身的文化素养。

此外,基于本园实际的领域学科组和各年龄组的教研活动,丰富了教师的课程理念,提升了教师构建课程的能力,积累了许多优秀的主题活动方案、教学活动设计、区域活动方案等有价值的活动资源,这些都是我园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而逐渐形成的独特教育资源。

3.教师专业发展所需

建构园本课程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系统的课程理论,还需要教师具备驾驭课程的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园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对园本课程开发又具有反哺作用。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需关注现有课程、教材、教法、对象、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这些能有效地加深教师对专业知识、技能、理论、实践的认识与了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把构建园本课程的过程作为我园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过程,把构建园本课程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快速、便捷、高效的路径,要求教师主动参与、有效合作,逐步形成完整、系统的课程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园本课程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相辅相成。

二、课程设计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利于保证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满足幼儿个性发展需要,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首先,幼儿是在行动中学习,在体验中发展的,只有通过体验幼儿才能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心灵与情感。在课程编制过程中,教师应对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回应,并以此为课程编制的出发点和切入口,选择主题内容,确定活动形式。对于幼儿的自主探索与发现、自由游戏与交往,教师应给予充分支持和鼓励,让幼儿通过真正的自主行动和自我体验,实现身心健康的发展和成长。其次,幼儿的个人生活充满了发展契机,基于幼儿生活的教育,是对幼儿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应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来建构主题活动。如幼儿园附近新搬迁来的大铜马警务区,蓝白相间的建筑物、偶尔响起的警车笛声很快引起了幼儿的注意,他们好奇地向教师提问,警务区人员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作内容是怎样的?捕捉到幼儿的兴趣和关注,教师带着孩子们走进铜马警务站。在这里,他们发现警察有不同的分工,刑侦、治安、交通等都是他们要做的工作。通过警察叔叔的讲解、演练及模拟小游戏的互动,孩子们了解到警察是为人民服务的,遇到困难可以拨打电话“110”“119”找警察帮忙,生动有趣的课程“我们紧‘警在一起”也应运而生。

2.整合性原则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幼儿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在园本课程编制中,我们努力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将整合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所有的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获得基本的感性经验,得到全面的综合发展。整合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教育资源、教育方法上,教师应合理吸纳各流派教育理论的内核;活动目标应从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制定;活动内容融合五大领域,展现三个方面(共同生活、表达表现、探索世界);梳理整合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活动以游戏、运动、教学、生活、区域、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如盐城的红色文化一直是我园的文化底色,为了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教师整合了身边的本土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参观地标性的大铜马、新四军纪念馆等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使幼儿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被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与人格所感染,从而发展其独立、坚强、团结等个性品质和合作精神。

3.开放性原则

园本课程强调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寻找相对符合幼儿兴趣,又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幼儿共同学习的经验。在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和全面性、可能性与必要性的两端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地球村概念的形成,使得教育的国界和种族的分界线变得模糊起来,在这样的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我园园本课程在积极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海纳世界多元文化间做了较好的兼顾。那些经典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如三只小猪、七色花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华武术、国粹京剧等,体现地方特点、红色文化的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如大班的“我是中国娃”主题活动,幼儿不仅“畅游”了祖国的大好山川,体验了神奇的中国功夫,更坐上“时光机”领略了华夏民族的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在文化的熏陶中,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课程内容的构建

1.多方撷取,以适宜性课程为基础

我园的课程方案借鉴了成熟的课程教材,结合本区域的实际,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园本化。具体来说就是结合本地、本园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我园幼儿特点、兴趣、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对选用的教材从课程理念、结构、实施等环节做调整和重组,将原来无法达成的目标,通过利用地域资源,让幼儿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体验和感悟,进而实现目标,成为我园的适宜性课程方案。以近几年一直在做的大班离园课程“快乐毕业季”为例,幼儿是毕业季的主人,他们关注的焦点是: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是什么样的呢?小学生是怎么上课的?等等。根据幼儿的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带着他们走进周边的小学,亲自去体验小学生的生活,感受小学和幼儿园的不一样,邀请小学生哥哥姐姐来园交流,现身说法,让幼儿真正成为毕业季的小主人。

2.精心改编,以多样性课程为补充

在园本课程编制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及自身的条件从众多的供选课程中选择综合性课程教材,把各领域的教材重新设计整合在一起。同时又对原有选择的课程进行一定修改,以适应我园的具体教育教学情境。当然,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师也会补充一些活动以增加幼儿对自然、社会的感知,有时教师还会把活动进行延伸以发展幼儿个性。对课程进行改编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活动,通常以主题的形式进行,如幼儿园门口有一条地下商业街,在主题活动“生活中的标记”中,教师带领幼儿到商业街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标志,发现孩子们对商业街弯弯绕绕的环境很感兴趣,教师顺应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开展了“弯弯绕绕的地下商业街”活动,琳琅满目的商品,各式各样的店铺,让孩子们对商品类别有了初步的认识,能根据物品的特征(大小、多少、高矮、长短)进行分类,对橱窗设计也有了初步的审美。这样的课程不仅可以增强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也有利于社区与幼儿园的沟通和交流,最终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3.自主设计,以开发性课程为拓展

我园的园本课程开发采用的方式无论是直接选用,还是改编、重组、生成,都强调根据园本情况进行适度的创新开发。这个过程绝对不是单纯追求一种课程“文本”,实际上表现为充分利用资源,整体丰富、优化幼儿园课程的一个持续的课程实践过程。如根据盐城的地域特色,我园大班年级组开发了“黄海明珠——盐城”的课程活动,以盐城的海盐文化、湿地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支线,将海盐博物馆、丹顶鹤、麋鹿、淮剧、发绣、新四军纪念馆等独具“盐”味的文化符号融入课程中,给予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机会,提供合适的支架,促进幼儿主动有效的学习,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感受地方特色资源的魅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我园园本幼儿
冰雪已消融,冬奥游戏乐融融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爱为本 绘美好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