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内涵与完善路径
2021-07-14陈秋红
摘要:本文分析了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完善路径:即健全工作机制,推动专项立法;明确主体、多方合作、整合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发挥中国优势,探索本土化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模式;扩充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形式等。
关键词:社区;心理健康促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4-0115-04
基金项目: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心理学应用科研团队”建设计划资助(2020whcvcTD07);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重点项目“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典型个案研究”(2020GA101)。
作者简介:陈秋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
一、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内涵
20世纪20年代,“健康促进”首次出现在公共卫生文献中,近十年来被广泛关注和重新赋义。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重要文献《健康地平线》中对“健康促进”作出了如下定义: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努力采取行动措施,鼓勵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善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1]。
心理健康促进是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个人、家庭、社区的多元整合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政策,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采取积极行动与方案的介入,促进个体提升幸福健康的水平和能力;同时,改进与优化国家和社会相关政策与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个体生活质量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
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是以社区为目标场所,通过各种行动、计划协同介入和系统的架构,以有效增加社区与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等为具体路径,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服务于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社会建设目标[2]。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所中,工作任务落实在“家门口”,它可以有效弥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专业机构的空白。
1.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是一项系统工程
社区心理健康促进不仅涉及社区还关乎其他,社区只是作为一个桥梁和中间组织,联系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与国家共同采取措施,帮助全体民众处理和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是社会治理的要求,是实现美好和谐稳定社会理想的重要方面。
2.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主要场所是社区
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是以社区这一生活区域为主要活动场所和载体,通过社区人际交流、环境等来发现居民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隐患,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掘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的相关资源,引导居民在遇到心理问题和疾病时采取自助、互助和求助行为。
3.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核心是行动计划和组织架构
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核心在于有切实有效的行动计划和组织架构的保障,能将个人、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力量集中起来,在相关政策制度的引领保障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士指导下各负其责,协同合作。
4.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价值体现
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极具价值的。对个人而言,有利于协调关系,增进个体内在的心理和谐;对社会而言,通过各种行动计划措施,改善民生和提供各种心理服务保障,共建美好社区,能够为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和价值引领。
5.社区心理健康促进与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是在社会治理的背景下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运用心理学策略与方法培育社会心态、疏导社会心理、管理社会预期等,其核心目的是解决社会宏观层面的心理建设问题[3]。它更加注重行动计划与行动措施,关注系统的搭建和协调沟通,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指向个体和关注个体,是指在社区服务中,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策略发展、保持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即通过讲究心理卫生,培养人们的健康心理,从而达到预防身心两方面疾病的目的[4]。
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各自关注的主体和工作重点不一样,但又存在内在联系,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是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主要形式,可以部分实现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目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完善路径
近年来,国民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疾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国家重大的医疗负担。高节奏的生活下,焦虑、抑郁、压力日益成为现代人的三大“情绪病”。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存在的根深蒂固的病耻感和相关医疗资源的紧缺使得精神心理问题的求助困难重重,广大居民迫切希望能够享受便捷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社区是以地域为划分标准的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将会成为今后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主战场。它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全面掌握民众心理动态、及时疏导负面情绪、有效干预心理危机。
由于我国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工作起步晚,目前仍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存在着工作机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确、经费不足、专业人员匮乏、心理健康促进形式单一、服务模式落后等问题。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探讨完善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路径。
1.健全工作机制,推动专项立法
美国率先发起了社区心理健康促进运动,它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社区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1963年,美国通过了《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法案》,建立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将常规医疗与社区心理健康中心相结合。20年后,英国通过《心理卫生法》,陆续关停大部分精神医疗机构,建立多家社区心理卫生中心。1999年起,澳大利亚将医疗资源重心转移至社区,关闭大型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由政府直接管理多个社区精神卫生中心[5]。
我国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领域的立法较晚,经历了“先地方立法再到中央立法”的过程,上海市于2001年率先颁布了《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2012年,全国人大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其第二章: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规定了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学校与医疗系统、社区、家庭的责任,但在具体如何推进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方面,缺少实施细则和考评体系。
2016年,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对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出两项目标,即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和心理相關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搭建心理服务网络、完善用人与人才培养机制、规范发展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援助、强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职责等九项行动措施落实总体目标[6]。文件中也再次强调了发挥基层社区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网底作用,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以上文件为推动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了法律与政策支持和依据,但由于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涉及的部门和领域繁多,行政主体责任不明,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都会使得最终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落实到位。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来看,如果能在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方面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采用法规化、系统化且相对稳定的运作方式,会极大地推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
如果能将社区心理健康促进作为一种社会刚性要求,以专项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之法治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并可通过一套自上而下的、专责的行政体系和明确的责任主体划分,健全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工作机制来推动工作持续有效地向前发展。
2.明确主体、多方合作、整合资源、搭建服务平台
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涉及到党政机关、专业人士、单位、社区、家庭、非正式群体等的合作共建,同时也涉及医疗卫生、教育、社会治理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相互配合与支持。
因此,需要尽快明确落实一个责任主体(各级党委委托),在该责任主体的主导下,整合相关行业和专业资源(行业协会、学校、社区、社工机构、专业人士、志愿者等),分层级(省市级、区县级、街道级)地搭建心理服务平台,使得各方力量均可借助平台各负其责,民众则可以通过平台寻求相应的服务,最后由第三方进行效果评估。
与此同时,还必须通过全方位指导并依靠全民自我心理保健,实现自助与他助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以全民自我心理保健为基础,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民自我心理保健机制。例如,2021年3月底,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道办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成立狮子山街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这是探索特色基层社会心理服务模式的有益尝试。
3.发挥中国优势,探索本土化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模式
当前,西方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模式主要有生物医学模式、心理-社会模式以及社会支持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更关注心理问题的生物学基础,利用医学治疗手段去矫正和改变个人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社区的功能在于帮助个人增进自我认识与增强社会功能。心理-社会模式是一种支持性的长期服务模式。该模式认为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既受内部心理又受外部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与影响,要理解和帮助个人就必须考虑其所处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社会支持模式强调社会支持的作用与功能,是指当个体陷入心理问题或困境时,利用社会支持网络为他们提供援助,尽可能地提升其心理应对能力,最终消除心理障碍、克服心理危机[7]。
总体来看,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认为需要采用更科学、更规范、更综合的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服务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它强调社区、社会、个人的各种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综合调用,强调情绪、认知、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一种全方位的心理健康促进网络。在此大背景下,需要探索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模式的本土化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整合资源的先天优势,它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能够充分有效地调动各项资源为之所用,即由当地政府主导,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学会、社会机构等资源共同合作。由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行业学会行使监督职能,社会机构提供经费或专业支持。政府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的需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研究,与社区建立独特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支持引导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面向周边居民开放,鼓励有余力的专业人员到社区或者医院心理门诊兼职等,这应是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基本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加快对重点人群和特殊心理问题进行科学而深入的实证研究,形成一个多类型、多层次、专业化、可持续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4.扩充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形式
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的支持,我国现有的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以社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教育为主,而社区心理咨询与矫正和重点人群的心理援助等很难落实到位。
从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的目标任务来看,既涉及到健康人群也涉及亚健康人群及疾病群体,针对不同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满足全体居民的心理需求,社区心理健康促进需朝着形式多样化,服务内容丰富化方向发展。
(1)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
对健康群体而言,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上。可以结合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多渠道开展各种居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培育心理健康理念,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知晓率。
(2)多层级的心理救助服务
对亚健康及疾病群体而言,工作重点是积极防治心理问题及相关的行为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及援助服务。当问题出现后,利用社区心理健康专业人士,有效地识别居民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归类分诊,实现一站式转诊服务。对于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和疾病的群体建议并协助转到专科医院进行规范治疗,一般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则由社区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3)重点人群的主动帮扶
对于辖区内重点弱势困难人群(如孤残老人、问题青少年、暴力家庭与困难单亲家庭、精神障碍患者、刑释人员等以及多种问题叠加的人员),则需要重点关注,主动提供政策帮扶与心理帮扶。通过上门慰问、交流指导、邀请参加活动等形式发现他们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涉及心理层面的则制订具体可行的心理援助计划,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心理咨询服务。
总之,通过点面结合、积极介入、主动关心与服务的形式将健康心理发展与问题防治结合起来,关注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最终实现促进社会心态优化及全民幸福。
参考文献:
[1]张溪昱,徐振霞.健康促进对高校校园运动损伤防治的影响[J].中国校医,2021,35(4).
[2]汪晓萍,刘彤.社会建设视野下社区心理健康促进价值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36(9).
[3]朱玉梅.我国社会心理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理工大学,2020.
[4]陈传锋,武雪婷,严建雯.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5]栾劲松.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5).
[6]健康中国行动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J].青春期健康,2020(7).
[7]李景.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探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实习编辑:庞子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