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的五种能力”解密家长约谈
2021-07-14王春芳
王春芳
在家园沟通实践中,教师和家长一对一的深度约谈,无疑是满足家园沟通需求的较好方式。首先,约谈不同于随机的见面交流,而是需要事先做好一定准备的面对面谈话交流。这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沟通方式,约谈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并深化对彼此付出的了解和理解。其次,约谈可以弥补家长接送孩子时和教师沟通的不足。而且,和孩子出现状况时,教师才和家长进行电话或微信交流不同,约谈可以像教师的常规工作一样,定期或不定期和家长相约开展。但是对很多一线教师来说,开展顺畅有效的家长约谈还是有难度的。具体该如何做呢?我建议大家可以运用“爱的五种能力”来进行家长约谈。
一、情绪管理:真诚有爱,不急不躁
管理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使自己经常处于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教师约谈家长时,一方面要“备孩子”:全面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等,做好和家长沟通的内容准备;另一方面要“备家长”,提前分析家长的性格特征,做好和家长沟通方式上的准备。千人千面,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家长,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语气和缓,态度真诚平和,相信一定会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
温馨贴士:營造宽松的谈话氛围,温馨轻松。比如,约谈地点可以选在相对私密的空间,如园里的约谈室、小会议室、班级活动室一隅等。约谈时先给家长倒杯茶,说一些孩子或班里刚发生的有趣的事,然后用随和、亲切的语气问一句“宝贝儿昨晚睡得怎样”等,家长可以很自然地进入到和你聊天、沟通的状态,而不会过于拘谨和防御。
二、述情:客观陈述,不偏不倚
述情,就是用客观平和的态度讲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教师约谈家长的根本原因是想和家长交流孩子的状况,同时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现,对孩子不足之处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和家长一起采取相应的策略,合力帮助孩子养成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好习惯,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因此,约谈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全面客观地评价孩子,不能用嫌弃或指责的口气和家长交流,也尽量不要轻易和别的孩子比较长短,否则会让家长产生教师也会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孩子长短的担心。同时,教师要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孩子的不足之处给出建议,并说出希望家长怎样去配合,而不是要求家长应该怎样做,这样,家长会感受到你陈述的字里行间所流淌出的对孩子和家长的尊重和关切,也会更加钦佩教师的专业和爱心。
温馨贴士:和家长约谈尽量少用专业术语,应采用普通语言让家长听得懂。而且在介绍孩子的发展情况时也要具体,不要过于笼统。比如,不要只说某位小朋友的小肌肉发展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还要补充实例或换一种说法,可以对家长说这位小朋友的小手指灵活性不是太好,低于同龄孩子的水平,需加强练习和提升。平时可以多练习穿珠子、夹豆子或是用小剪刀剪东西等。告诉家长,在班级里教师也在教他,他慢慢就会越来越熟练了。这样沟通,既让家长知道了孩子哪方面发展不足,又知道了相应的策略,比较有的放矢,可以更好实现约谈沟通的目的。
三、共情:耐心倾听,善解人意
共情,是对交流对象情绪的关注和倾听,并能换位思考,真正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家长在和教师一对一沟通时,往往想多了解孩子在园的具体情况,同时,也想把孩子的所有优点或缺点都和教师分享,以期获得教师对孩子的更多关注或认可。这时候,教师需要做一个合格、耐心的倾听者,让家长把内心关于孩子的真情实感具体表达出来,不论是家长对于孩子好习惯方面的夸赞、自豪,还是对于孩子不好习惯方面的焦虑、自责,教师都要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心情,并能捕捉到家长和教师说这些话题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让教师帮助孩子克服某些不良习惯,还是想让教师多关注孩子,多给孩子表现机会?在约谈中,做一个耐心倾听、善解人意的教师,会加深和家长心与心的沟通,并碰撞出有利于孩子更好发展的火花和共鸣。
温馨贴士:不随便抢话插话,适时切入。家长在谈论孩子时,陈述孩子种种表现的愿望非常迫切,有时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比如,谈到孩子在家喜欢画画时,家长可能会说:“这孩子可喜欢画画了,每天到家就跑到书桌前开始画,画呀画个没完。有时候,还拿着彩笔到处乱画,我们家也没有从事艺术工作的呀,这孩子像谁呢?还有时候……”这时候,教师对家长的叙述,除了认真倾听、偶尔点头表示理解之外,还应该适时切入、转移话题,可以说:“对,你家宝宝在幼儿园也喜欢上美术课,画画很投入,但他在别的活动中……”如此委婉地转移话题,可以让教师把控约谈的大致方向,充分发挥约谈的有效性。
四、允许:充分理解,接纳差异
允许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允许会让神奇发生。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教师在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同时,更要发自内心关注、允许、接纳每一个孩子的不同。这样,教师在和家长约谈时,才能本着充分理解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发展空间的情况,平和地和家长一起查找原因,对症下药。同时,教师在约谈时,也要允许家长面对教师描述孩子状况时的不同反应,即便是针对同样的事情。比如,孩子吃饭慢,就餐习惯不好,有的家长会不以为然,觉得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也有的家长会觉得吃饭是个大问题,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就餐习惯,等等。每个家长的教育背景、生活习惯、工作性质等都不尽相同,所以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也绝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作为教师除了要接纳、允许每个孩子的个体化差异,还要充分理解每个家庭差异化的客观存在。
温馨贴士: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流,虚怀若谷。与家长约谈时,教师切忌以幼教专家自居,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育、批评家长,特别是家长对教师的某种说法产生异议时。教师在提出促进孩子更好发展的家园共育举措时,宜采用商量的口吻,以征求家长意见的方式,避免说“必须”“一定要”等字眼。
五、影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影响和改变目的是一样的,但改变的前提是不允许,影响的前提是允许。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家长也会有一百种想法。教师和家长约谈中,有些家长通情达理,对教师各方面的工作开展都大力支持,对教师提出的科学育儿理念也接受并积极配合。同样,有些家长比较挑剔和固执,对教师的教育方法、活动安排等会有所质疑,而且会比较坚持自己的理念和方法。比如,当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发生冲突时,他会担心自己孩子“吃亏”,会一再教导孩子一定要“打”回去,坚持“以暴制暴”,等等。这样的家长通常会被教师划为“问题”家长,和这样的家长约谈时,教师在允许的前提下,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可以多次约谈,通过理论数据支撑、实例事件分析等和家长探讨怎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更加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讲事实及从孩子的视角来影响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正确的、适宜的、科学的育儿观来进行家园共育,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幸福童年。
温馨贴士:约谈之前做好功课,有备而来。在和家长约谈之前,班级三位教师应该先开碰头会,就孩子的在园表现通盘了解、综合分析,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就想和家长沟通的主要内容,达成共识并记下一些小事例。在和家长谈孩子的缺点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既要肯定优点和进步,也要真诚地提出不足之处,尽量避免使用“迟钝”“有问题”等字眼来形容孩子。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面对性格外向、谈吐爽朗的乐观型家长,教师可以说得稍稍直率些;面对自尊心强、心思细腻的敏感型家长,教师则要更加注意谈话的方式和细节,以免家长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感到压力和不适。好的初衷还需要好的表达,才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