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物流的人才局

2021-07-14柳青黄

中国新时代 2021年5期
关键词:智能化人工智能机器人

柳青黄

过去几年,随着人工智能、5G、立体仓库、无人机、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物流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物流业也迎来了新的前景。

打開手机,挑选、下单一气呵成,然后查看物流信息、送达时间,坐等收货。如今的购物就是如此简单,打开手机,仿佛就能手握乾坤。这种便捷生活的背后,是物流行业愈加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体现。

近些年来,智慧物流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手段,实现物流各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提高物流系统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提升物流运作效率的现代化物流模式。

相比于传统的物流系统,智慧物流系统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可以实现物流系统下各个环节的自动化运作,提升整体效率与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并减少资源损耗。这些优势被传导至产业链的下游,在市场上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因此智慧物流的产业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智慧物流市场正在持续增长,2013年至今始终保持着约20%的高增长率,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智慧物流正当时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20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高速增长的快递业务量正对整个快递行业的设备、设施、人员、技术、服务、管理等提出全面挑战。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到2035年实现“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根据交通运输部对《纲要》的解读,未来15年,我国将建立80个三级枢纽,建设“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以及区域性高速铁路,巩固10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布局40个左右的区域航空枢纽。

短短几句话,道尽海陆空物流未来发展方向,一张四通八达的货运网络呼之欲出。如果要全面实现此目标,未来15年间,物流将成为国内的风口。

另一方面,国家也为电商与快递物流如何协同发展给出了典型案例,2021年3月29日,商务部和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总结了上海、河南、贵州等省(直辖市)的典型做法。

以上海市为例,为了提高科技应用水平,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物流行业,以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技术为引领,推动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升级;稳步推进智慧物流示范基地建设,无人机、无人仓、无人分拣已在部分区域应用。再如,浙江省加快推进智能传感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产品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智能搬运车等物流装备入选省级首台(套)装备产品名单。

物流行业体量是庞大的,物流行业的数据化与数字化已经逐渐成为“互联网+”的基础核心关键。

以物流仓储为例,用人成本的上升,使得物流行业纷纷在智能化设备(仓储物流机器人)上下功夫。仓储建设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合理地配置仓储空间与时间是智慧仓储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智慧仓储还需实现各种搬运机械的无缝衔接,实现整个仓库的无人化作业,降低人工成本,规避人员安全隐患和货物破损风险。

物流仓储智能化可以用到很多智能终端(机器人),根据不同场景的运用,可以将仓储物流机器人分为搬运机器人(AGV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分拣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机器人,一般为轮式或类人机器人)、穿梭车(RGV)五大类。

AGV机器人又被称为自动引导车,主要用于货物的搬运和移动;码垛机器人主要用来堆叠货品;分拣机器人是一种快速分拣货物的设备;AMR机器人与AGV机器人相比而言更具有优势;RGV穿梭车是一种智能仓储设备,它可以自动化立体仓库存取。

仓储物流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会使物流行业发生重大改变,行业发展将会从重部署货架到人、料箱到人,到强调轻便灵活的订单到人,进而使自动化技术无处不在。

另外,从物流作业流程来看,超过830亿件快递包裹最终都要进入末端配送环节,如何实现安全、准确、快速、高效的交付目标,无疑是对末端交付技术的巨大考验,末端配送智能化也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最后一公里”配送是物流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耗时较长、存在问题较多的环节。过去几年,随着人工智能、5G、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快递车为代表的末端机器人解决方案得到逐步应用。同时,无人车、无人机、快递塔、智能柜、快递超市等越来越多元化和智能化的物流末端的出现,使得物流配送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突破,给中国物流行业注入了许多新鲜活力,行业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

人才困局

物流行业搭载上数字化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问题。传统物流行业是一个高能耗、低科技含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关人才显得至关重要。

事实上,物流产业属于复合型生产服务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物流人才也一直被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的紧缺人才。

2021年3月30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的署名文章《物流类专业:精准引导物流行业人才培养》。文章从服务“十四五”规划和国家战略、物流业转型升级与数字化升级、物流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等多角度详细解读了此次职业教育物流类专业目录调整的背景、设计和意义。

任豪祥在文章中指出,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从业人员超过5000多万,是服务业的主要就业渠道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同时,物流人才需求仍面临巨大缺口,人才数量、质量、结构仍需要优化,尤其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等方面仍需补齐人才短板。

不可否认,随着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和产业革命兴起,围绕“智能+”打造的产业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不过我国推进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面临深度学习人才荒的挑战。领英大数据显示,全球AI人才整体供给在340万人左右,其中深度学习人才仅9.5万人,且流动性较大,进一步加大了缺口,这其中中国的AI人才总数仅为5万人。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白皮书2020》显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达30万人。供需比例严重失衡。AI人才的供给远远跟不上AI产业化进程的需求,智慧物流行业也是如此,可以说,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随着物流行业不断向数字化发展,能够熟练操作数字化系统的车队管理人才显得非常紧缺。同时,物流行业的操作技能型人才缺口也依然明显。

深圳一家物流公司的停车场内,停放着不少专门运输集装箱的拖车,其中还有10辆崭新的拖车车头,这些车辆都还没有悬挂车辆牌照。这10辆集装箱拖车都是使用天然气的新能源车辆,每辆拖车头的价格在40多万元,加上后面的拖挂车以及贷款利息,每辆车的费用差不多将近60万元,10辆车就是将近600万元,但是目前一点都产生不了收益。原因就是沒有驾驶员。

一方面,年轻人不愿意或者难以进入这个行业;另一方面,现有的驾驶员因为年龄大了,逐步退出这个行业。按照规定,A2驾驶员到了60岁,驾驶证就会降级,不能再开拖挂车辆。业内人士表示,导致这个行业开始出现断层,就是完全招不到人。现在给司机的待遇是在以每年10%,甚至15%的工资涨幅在招人,但是还是招不到人。

数据显示,2021年春季招聘旺季,物流业人才招聘需求猛增,同比增长156.6%。

随着智能时代的开启,物流行业急需一批高质量、懂技术、能跨界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信息人才、管理人才、产业链和供应链贯通人才以及精通国际业务的人才更加紧缺。但相关人才的培养还处于启动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企业,包括京东、苏宁、阿里巴巴等都创建了完整的人才培训体系,甚至是企业大学,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以京东为例,京东不仅设立了诸多奖学金、人才培养基金,而且和全国各大高校展开了全面合作,全力为企业、为社会培育高质量物流人才,倒逼高校与企业形成强力的合作关系,实质性地推动仓储业人才的孵化和培养。

同时,职业教育物流类专业目录调整后,在新版目录中,物流类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共16个专业,新增2个专业、更名5个专业、调整归属3个专业、调整归属合并到其他专业1个,调整后的目录结构更合理,也兼顾了新型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思爱普(SAP)中国区首席数字化转型专家孙慧民分析了智能化、数字化赋能下物流产业发展的四大趋势:C2B新需求推动物流变革,运力众包共享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海外跨境+农村下沉成为新热点,增值服务盈利逐渐成主流。基于此趋势,孙慧民提出物流行业需要培养“π”型人才,培养物流数字化领导人才,提升物流企业的数字化领导力;面对物流行业的数字化特点,建设全面的物流数字化知识体系;重视物流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扩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未来,职业需求的转变将会对教育体系转型产生巨大影响。

猜你喜欢

智能化人工智能机器人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