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徒骇河宫家闸除险加固方案比选及抗渗稳定分析

2021-07-14宋文燕范立群李斌旭

水利技术监督 2021年7期
关键词:闸室除险水闸

宋文燕, 范立群,李斌旭

(1.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00;2.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除险加固是拦河节制闸提高防洪标准,恢复水位调节和下泄流量控制功能,确保水闸安全运行并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再创造过程[1]。宫家节制闸是德州市徒骇河干流上的重要拦蓄水枢纽。工程兴建于1968年,由于当时建设技术标准低、施工条件及质量差[2-4],加之近50a的服役,尤其是近10a来一直处于“带病运行”低效工况。2009年安全鉴定及2011年水利部病险水闸安全鉴定核查,认定宫家闸为三类闸,存在河道淤积严重[5]、混凝土结构构建物腐蚀严重[6]、抗渗稳定性不满足要求、电气设备老化失修等问题,安全泄洪及拦蓄灌溉条件日趋恶化,亟需进行除险加固处理。本文针对宫家节制闸除险加固方案展开论证比选,并对闸基防渗排水体系布置进行了探讨。

1 工程概况

宫家闸位于临邑县临南镇宫家村南,徒骇河干流桩号213+815处,是一座大(2)型水闸。原设计防洪流量1080m3/s,排涝流量702m3/s,设计挡水位17.10m,设计蓄水量8.50×106m3,最大蓄水量1.140×107m3,年调节水量4.250×107m3。工程任务为蓄水灌溉和防洪排涝,满足两岸6333.33hm2(设计灌溉面积)种植作物的用水需求;同时水闸兼顾河道行洪除涝、改善生态环境和衔接两岸交通等功能。宫家闸原设计最大过闸流量为1080m3/s,属于1000~5000m3/s范畴,为Ⅱ等2级水工建筑物。

2 除险加固方案比选

2.1 水闸病险现状

宫家闸建成运行至今,在拦蓄灌溉、泄洪排涝等方面均发挥良好效益,但由于服役时间长、建设技术标准低、施工质量差等因素综合影响,水闸现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①水闸整体混凝土强度偏低、碳化严重,造成内部钢筋锈蚀,多处混凝土开裂,严重影响水闸安全运行。②机架桥及排架柱因存在混凝土碳化和裂缝,承载能力大为降低;主梁、部分双向受力的面板及排架柱不满足规范要求。③两侧边墩绕渗严重;桥头堡和刺墙受基础不均匀沉陷和绕渗作用,已产生错位,止水失效。④无启闭机房;金属结构设施已超过规定折旧年限。⑤观测设施老化废弃;电气设备简陋,老化严重。经安全鉴定,水闸运行指标达不到设计标准,工程老化损坏严重,亟需进行除险加固处理,以恢复其拦蓄灌溉、泄洪排涝等运用功能,评定为三类闸。

2.2 除险加固方案比选

现状节制闸闸墩、排架柱、机架桥、生产桥混凝土碳化、麻面、裂缝、露筋锈蚀严重,耐久性差;闸室小底板和大底板不均匀沉降,裂缝严重,配筋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需进行闸室全部拆除重建。综合考虑闸址处地形地质条件、构建物布置、施工组织和运维条件等因素,设计3个方案进行对比分析:①方案一:地基改建为复合地基、闸室改建为倒π型结构;②方案二:加固灌注桩基础,闸室改建为倒π型结构;③方案三:保留灌注桩基础、闸室维持大小底板结构。见表1。

从表1可知,方案三将闸室拆除改建,可以解决闸室混凝土老化、强度低、配筋不足等问题,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水平承载力也能满足要求,但安全系数裕度较小,且原灌注桩已经埋入地下近50a,其承载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方案二不但将闸室拆除改建,并通过补桩提高桩基的整体承载能力。但该方案仍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存在闸底板与地基土“脱空”的可能性;方案一上部结构与方案二相同,地基采用与闸室协同变形能力更好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基地,避免了闸底板与地基土“脱空”可能性,同时,采用复合地基不但能提高地基竖向承载力,而且能提高底板与地基间的摩擦系数,有利于闸室抗滑稳定。另外,建筑工程投资方案二最高,方案三最小,方案一居中。

表1 宫家闸除险加固方案比较

综上所述,3个方案均能满足闸室稳定及桩基承载力要求,但由于目前无法对原桩基承载力进行可靠检测,原桩基承载力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如仍采用原混凝土灌注桩存在闸底板与地基土“脱空”的可能性,为确保水闸除险加固后工程安全可靠,优选与工程匹配性更高、技术经济性更优的方案一。

3 水闸抗渗稳定性分析

渗流问题与水闸的安全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水体渗流会破坏水闸整体稳定性,导致水闸闸墩、挡墙等发生渗透变形,严重时还会引起水闸垮塌等恶性事故发生。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水闸渗流稳定性进行分析,整体评价水闸除险加固后的安全稳定性[9-10]。

3.1 水闸防渗排水措施

水闸现状上游钢筋混凝土铺盖段长18m,闸底板水平长度14.0m。除险加固拆除改建上游铺盖,铺盖与闸室底板及翼墙底板之间设止水,改建段铺盖与原铺盖之间施工缝内填塞遇水膨胀止水条,临水面采用沥青砂浆勾缝,挖除铺盖下砂壤土,采用水泥土回填。排水孔设在下游护坦上,共3排,其中第1排距闸室底板1.0m,排水孔下设反滤层。

除险加固拆除改建闸室底板及下游翼墙,需拆除改建影响范围内下游消力池底板,改建段长度为4.0m,底板与闸室底板及翼墙底板之间设止水,改建段底板与原底板之间施工缝内填塞遇水膨胀止水条,临水面采用沥青砂浆勾缝。同时改建消力池底板下回填中粗砂,改建段底板设直径5cm的PVC排水管,排水管共3排,每排间距1m,梅花形布置。

水闸两岸连接采用混凝土扶壁式翼墙,前端为圆弧翼墙,其中与钢筋混凝土铺盖衔接段顺水流向投影长度为10m,后为直线翼墙,长8m,墙顶高程19.60m;钢筋混凝土闸室边墩,顺水流方向长度14.0m,墩顶高程19.60m。翼墙与翼墙间、翼墙与边墩间均设止水。翼墙和边墩后填筑壤土,设计压实度0.94,渗透系数建议值为9.0×10-5cm/s。下游挡土墙设3排孔径为50mm的PVC排水管,排水管墙内侧端头设土工布及粗砂反滤。

3.2 抗渗稳定分析

3.2.1闸基渗透稳定分析

(2)计算工况及计算模型。计算工况:①正常挡水工况:闸前正常蓄水位17.10m,下游水位平闸底板;②加大挡水工况:闸前正常蓄水位17.60m,下游水位平闸底板。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水闸渗流计算模型及网格划分情况,模型中为简化计算仅示意水闸铺盖、水闸底板以及闸门等关键部位。在水闸上部定义上游水位总水头,水闸下部平底板部位定义下游水位总水头。如图1所示。

图1 水闸渗流计算模型

(3)计算成果分析。经有限元数值计算获得水闸闸基渗流稳定分析成果,见表2,如图2—3所示。

图2 闸基渗流等势线图(正常挡水工况)

表2 闸室渗透比降计算成果

根据表2计算成果可知,闸底板与基础接触面渗透比降最小值为0.125,闸后出逸点透比降最小值为0.303,均小于渗流坡降0.30和0.50允许值要求,且富裕度较大,水闸整体安全稳定性较高。

3.2.2侧向绕渗分析

由于闸室边墩及翼墙两侧回填壤土,渗透系数为 9.0×10-5cm/s,小于地基土的渗透系数。根据SL 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参照闸基渗流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得防渗长度:

图3 闸基渗流等势线图(加大挡水工况)

L=CΔH

(1)

式中,L—防渗长度,m;ΔH—上、下游水位差,ΔH=5.5m;C—允许渗径系数值,墙后回填壤土,取C=5。

经计算,防渗长度L需要大于 27.5m,而宫家闸除险加固方案中上游翼墙及边墩顺水流向设计总长度为32m,满足防渗要求。

4 结论

除险加固是病险水闸全面消除安全隐患,恢复蓄水灌溉、防洪排涝和生态环境供水等功能和兴利效益的重要工程措施。通过对宫家闸除险加固技改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进行论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根据现场检测和安全鉴定复核成果,宫家闸属长期“带病超期超载”服役的病险水闸,水闸运用指标无法达到设计标准,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被鉴定为三类水闸,亟需进行除险加固以消除病险隐患,确保其功能和效益稳定发挥。

(2)综合考虑水闸病险现状、主体结构性能、构建物布置等条件,设计优选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拆除重建方案,能较好地适应闸室沉降变形,且利于闸基渗流稳定。

(3)闸基渗流和侧向绕渗分析成果表明,除险加固防渗排水措施设置合理可靠,渗透比降及渗流长度满足规范要求,整体安全稳定。

猜你喜欢

闸室除险水闸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提速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布恩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完工
重力式衬砌闸室墙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分析
有压泄洪洞出口闸室滑移原因分析及修复设计
湖南省水闸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分析
浅析现代化技术在水闸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研究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的问题探究
红花岭水库除险加固施工方案分析
有关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