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用不同肥种对油茶平均果重的影响试验研究

2021-07-14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冠幅油茶工程师

邓 娟

(桃江县桃花江国有林场,湖南 桃江 413415)

油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全球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我国特有乡土木本油料树种,尤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所推荐的油料品。在配套现代科技支持下,油茶品种得到改良,油茶产量日益提高,仅湖南现已种植油茶6.67万hm2。找到优质市售肥料,为提高油茶产量提供持续保障,是科技兴林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在市售肥料品种中选用3种进行实验,为林农提供可靠的高效肥种选择。

1 油茶生物学特性

油茶,属山茶科植物,拉丁名(CamelliaoleifaraAbel)油茶属茶科,其形态特征为灌木或中乔木,嫩枝有粗毛,叶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卵形,先端尖而有钝头,有时渐尖或钝,基部契形,长5~7 cm,宽2~4 cm,有时较长,叶面深绿色发亮,叶中脉有粗毛或柔毛,叶侧脉在叶面可见,叶被面侧脉不明显,叶缘有细锯齿,有时具钝齿,叶柄长4~8 mm,有粗毛。花顶生,近于无柄,苞片与萼片约10片,由外向内逐渐增大,阔卵园形,长3~12 mm,背面贴紧柔毛或绢毛,花脱落后,花瓣白色,5~7片,倒卵形,长2.5~3 cm,宽1~2 cm。雄蕊长1~1.5 cm,外侧雄蕊仅基部略连生,偶有花丝管长达7 mm,无毛,花药黄色,背部着生。子房有黄长毛,3~5室,花柱长约1 cm,无毛,先端不同程度3裂,花期冬春间。

果为朔果,球或卵圆形,直径2~4 cm,3室或一室,3片或2片裂开,每室种子1~2粒。

主要生长习性为喜温暖湿润,性喜光,幼年期耐荫,对土壤要求不高,较耐贫瘠土壤,喜酸性,萌蘖性强,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亚热带高山及丘陵地带。

2 试验区概况

实验地坐落于湖南省安化县金鸡村金龙山里湾里,湖南金龙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基地为实验地,坐标111°55′35″E,28°5′776″N,海拔低于325 m。该区全年平均气温为16.5 ℃,平均相对湿度83%,全年无霜期260 d,平均年降水1572 mm,雨季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43%,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貌为雪峰山脉中脉中山地带,土壤以红壤为主,酸性,土层厚度50~70 cm,均已进行梯平。以油茶林为经营目标,树种种源为湘林系列,移栽时间为2014年,面积33 hm2,栽植密度为1200株/hm2。2017年开始挂果,坡向为西南向,平均坡度为25°左右,基地树种无明显病虫害侵害,周边为松、杉、阔、竹为主的混交林。

3 实验方法、内容、材料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地选择

2020年3月,在湖南省安化县金鸡村金龙山里湾里,湖南金龙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内,选择同一坡向,剔除山脊和山脚土壤差别太大而影响实验效果等客观因素,根据所选实验地内已进行梯田式林地处理的有利条件,在中坡段选择实验地块。

3.1.2 实验地概况

实验地2019年已进行采果,油茶林于2014年移植,树种为湘林系列。由于在管理中湘林系列品种铭牌也丢失,无法确定实验地油茶具体品种,实验前林地已进行除杂松土等营林抚育措施,种源来自湖南省林科院。

3.1.3 实验设计

(2) 样本确定。在选定的实验区内,每个实验样本选择80株,因为该林地内种植密度为每亩80株(即每666 m2种植80株),每种肥料施用面积666 m2。

(3)操作方法。根据油茶生长规律,施肥时间选择在3月份非雨天,在油茶树冠幅外侧处打穴,将肥料施于穴中,并覆土压盖,所列实验区采用同一常规林分抚管措施。

3.2 实验材料

3.2.1 肥种选择

根据市场调查,对肥种标示成分只作为考察指标,同时,为了便于林农操作,每株施用同价值肥料,即每株施肥的肥料钱相同,而施用的肥料数量及养分含量不在考虑范围,突出肥料性价比。经综合比较,选用颗粒状生物肥、粉末状生物肥(见表1)。

表1 肥料选择表

3.2.2 施肥量

以80株为样本单元,以每株施用价值2.1元标准选定肥种,实施3个样本(见表2)。

表2 施肥用量表

根据上述原则,共需1号肥80 kg,2号肥120 kg,3号肥200 kg,施肥时间为2020年3月31日。并以3个样本为相互对照。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结果

4.1.1 油茶果采收

湖南安化金龙油茶开发有限公司金龙山基地开园时间为2020年10月22日,为了使实验数据准确,实验区于2020年10月21日采收,由公司基地派出采收人员采收,林业高级工程师伍雄辉、工程师邓娟监收,公司计量员验收记录。

4.1.2 采收成效(见表3)

表3 油茶采收一览表

4.1.3 平均果重测算

当日采收完工后,在基地现场,由工程师邓娟负责,高级工程师伍雄辉监督,基地技术员王德群执计量具,采收人员随机在采收果中随机在1号肥、2号肥、3号肥实验区所收获的果中分别取果2 kg,在基地管理人员安排下,在实验区未施肥左侧采果50 kg,并选取2 kg计果数,然后由员工分别清点果数后,由工程师邓娟、高级工程师伍雄辉、公司技术员王群对1号肥、2号肥、3号肥2 kg样本进行复核(见表4)。

表4 样本平均果重表

4.1.4 冠幅变化(表5)

表5 冠幅平均直径变化表

在采收当时,由高级工程师伍雄辉、工程师邓娟对施肥前标定油茶林进行采果后测冠。

从表5可比,当施肥至采果后,因树龄为6年,处于中龄林起始阶段,1号肥、2号肥、3号肥营养生长致油茶树冠扩张增长,分别为33.3%、39.2%、26.7%。

4.2 实验结果分析

4.2.1 平均产量最高的肥种是1号肥

根据表3数据显示,湖南吉祥天公司生产的颗粒生物有机肥(1号)产量最高,80株产量为474 kg;湖南吉祥天公司生产的粉末状生物有机肥(2号)80株产量为289.2 kg,产量次之;市售粉末状肥(3号)80株产量为240 kg,均低于1、2号肥,即1号>2号>3号。

4.2.2 平均粒重最大的是1号肥

根据表5数据显示,湖南吉祥天公司生产的1号颗粒状生物有机肥平均每公斤33.5颗,平均单个果重59.7g;湖南吉祥天公司生产的2号粉末状生物有机肥每kg果34.5颗,平均果重57.9 g;3号市售粉末状肥每kg59颗,平均果重33.9 g;不施肥每kg果重60.5颗,平均果重33 g。1号肥平均果重比2号肥、3号肥、不施肥单个平均果重分别高3.1%、74.04%、80.9%,即1号肥平均果重最大,1号肥>2号肥>3号肥>不施肥,以1号肥效果最好。

4.2.3 营养生长以2号肥最佳

从表5可知,处于6年树龄的实验林分,已开始进入中龄林,且由于油茶林生命周期较长,1号肥、2号肥、3号肥使冠幅增长分别为33.3%、39.2%、26.79%,即2号肥>1号肥>3号肥,根据冠幅增长指数分析,2号肥对冠幅增长效果最好。

5 结论与讨论

5.1 根据表1-5数据分析

湖南吉祥天公司生产的颗粒状生物有机肥(1号肥)产量最高,平均果重大,以平均果重大的为最优:1号肥,比2号肥高63.9%,比3号肥高97.5%。

5.2 根据表5可知

2号肥对冠幅增长效明显,如果在幼林龄阶段的油茶林2号肥是理想选择,2号肥冠幅增长比1号肥高6.5%,比3号肥高12.5%。

5.3 绩效比1号肥最好

由于本次实验在选择肥种时,不考虑标志养分含量,且均为合法生产肥料,只考虑施用同价值肥料,以湖南吉祥天公司生产的颗粒状生物有机肥平均单产每公斤油茶个数、平均果重均优于2号、3号肥。平均果重大的出籽率、出油率高于平均果重小的油茶果实。施肥劳动成本1号肥最小。

结论为湖南吉祥天公司生产的颗粒状生物有机肥(1号肥)优于2号、3号,其关系比为1号肥>2号肥>3号肥。

5.4 讨论

(1)本次实验为第一次实验,重复实验在下年度进行。

(2)本次实验没有经过复杂气候条件不同和立地条件多样本实验,其稳定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3)根据本次实验结果,需进一步对1号肥、2号肥、3号肥出籽率、出油率进行研究,拓展本次实验效应的成果。

(4)尚未对施肥后对油茶林土壤进行施前施后变动数据采集,在后继续研究中,应考虑施肥对土壤的影响,确保土壤生态的进一步优化。

猜你喜欢

冠幅油茶工程师
广东省油茶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分析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不同施肥种类对屏边县秃杉种子园林木生长的影响
豫南地区青钱柳生长节律研究
环保工程师:生来为了“拯救地球”
峨眉含笑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