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公开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方法

2021-07-13黄云云

现代企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投标招标建筑工程

黄云云

建筑工程招投标是我国建设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可以降低建筑工程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同时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工程进度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当前我国一些建筑企业的一些问题对招投标带来了负面影响,影响企业发展的同时给建筑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只有通过加强招投标中的风险管控才能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品质,确保用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招标风险管理

1.风险的含义及管理。建筑工程公开招投标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给建筑企业、业主以及社会各界带来损失,这种不确性就是建筑工程的风险。在建筑项目工程修建过程中,招投标面临的风险有很多,比如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以及环境风险等。一般我们把风险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其中市场风险、社会风险是可控风险;自然风险和环境风险是不可控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风险管理的控制,避免可控风险,尽量降低不可控风险。

2.工程招标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通过有效的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的过程就是风险管理,其中涉及到风险评估以及根据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效益偏差。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规避风险,同时在面临风险时采取正确的措施,避免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建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建筑总体目标。通过工程招标风险管理以最少的成本降低風险,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3.建筑工程风险监控。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通过对建筑风险的监控从而确保风险计划的实现,是规避建筑风险的有效措施。公开招标是建筑招标中的常见方式,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施工企业的招投标要求,但同时增加了各企业以及企业各部门的竞争,导致参与招投标的企业水平层次不齐,一定程度上增加招投标风险的管控难度。因此,在风险监控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识别分析招投标过程的风险,更加直观的了解风险,快速做好针对措施,从而有效的控制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分析

1.招投标流程风险分析。在招投标过程中有非常完整的流程,一般分为“招标、评标、中标”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并且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招标阶段,通过降低相应的标准将招标进行分解,招投标双方串通一气对招标进行串标,这些可能存在的不法现象,增加了招标工作的风险。在评标阶段,不法分子钻监察体系漏洞的空子,检查工作不到位、评价过程不够公开透明等因素都会增加招投标风险。在中标阶段,会出现中标候选人的资质不符合标准、中标人将项目私自分包、转包等现象,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整个招投标过程风险增加。

2.招投标主体风险分析。招标方和投标方是招投标的主体,从招投标主体方面,招投标过程中仍然存在风险。在招标方,经常出现违规招标,招投标双方相互勾结造成招标过程不公开透明,对招投标过程中进行操控;同时,由于招标方的过失,招标业务流程不够严谨,技术审核工作不严谨,对投标要求设计过高以及招投标时间设计不合理等因素造成流标,这些不恰当的操作方式都会造成风险。在投标方面,投标方在商务条件、技术能力等方面相关资质缺失,通过隐瞒客观情况以及勾结招标方等方式进行中标,既破坏了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又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招投标主体双方不规范的操作加上客观条件的影响,是造成招投标风险的主要因素。

3.招投标工作中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①部分从业人员道德素质差。由于招投标操作人员道德素质不达标,廉政建设工作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各类的风险发生。建筑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主办方人员在标书制作、发放、资料归档等方面受到的监督力度小,很容易让不法分子钻到空子,滋生腐败现象,出现串标等问题,破坏招投标活动的公平性。②人员管理混乱。当前招投标主体双方参与人员相对比较混乱,很多企业通过代理公司参与招投标活动。但是很多招投标代理公司资质缺乏、信用等级差以及业务能力欠缺,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招投标的风险。③技术不过关。参与投标企业的技术储备不够,没有一个优秀的技术团队,在工程设计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不过关。由于设计不完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变更设计,在增加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同时产生质量隐患,给建筑工程带来质量风险。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前要进行实地勘察调研,研究可行性,为招投标做好技术准备。④对风险预测能力不足。招投标人员需要有足够的风险预测能力,对招投标风险进行罗列,制作风险来源表。风险来源表要涵盖风险发生的频率以及造成的损失,对风险来源、发生时间和次数进行统计,预测风险以及造成的后果,从而对风险进行更好的了解方便管控。但是由于招投标人员风险预估能力不足,造成风险来源表信息不够精确,对风险没有明确的归类,提升了建筑工程的风险,给风险管理工作造成了阻碍。⑤信息不对称。建筑工程招标方和投标方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不够精确,往往会提升招投标风险。尤其是很多国际项目受国情影响,审批程序和信息存在差异,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拖延降低了招投标效率,增加了风险。⑥受政策的影响。对建筑企业在参加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时,经常会受到政策的影响。例如建筑企业在某地区参加招投标时,受到当地区域保护政策的影响,在招投标过程中困难重重,很难发挥建筑企业的实力。

三、建筑工程公开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方法

1.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在招投标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招投标活动进行有效的管控,避免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从源头控制投标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中风险的管理。在招标前选择资质完善、信用级别高的机构,招投标机构对市场充分了解,可以降低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招投标成本。同时加强招标管理,加强对投标方资质的审核,充分传达招投标信息,对合同情况进行交流沟通,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在开标和评标过程中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评定,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的监管体系可以保证招投标风险管理体系良好运行,相关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招投标过程中的违规违法操作,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公开透明。监管部门对招投标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管控,履行监管义务,通过建立监管体系使用适当的措施,杜绝招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从而规范招投标活动。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法律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受到相关的法律约束,从而降低风险,做好招投标的风险管理工作。

3.重视企业技术进步。建筑企业要重视技术进步,通过提升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升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的竞争力。建筑企业加强技术学习和创新,提升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专业建筑领域的人才技术储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软件支持。

同时企業转变管理理念,通过建立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企业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要重视企业的资金管理,降低招投标过程中的腐败行为,保证企业的经济权益以及招投标过程的公平性。

4.提升工程的准确性。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方通过相关的文件完成对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量的计算,对工程项目的投入成本以及综合分析后进行报价。在该过程中要保证建筑工程的准确性,对建筑工程进行实地考察现场勘测,确保核算过程科学、合理。待核算后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对建筑工程进行划分,优化建筑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的准确性,在保证建筑工程品质的前提下将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将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

5.控制可管理的风险。风险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在建筑工程公开招投标中,要加强对工程风险的认识,同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控制可管理风险。建筑企业要加强工程的结算管理,同时广泛的收集资料对结算内容进行核算分析,从而保证计算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建筑企业要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保证用户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提升财务报表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确保财务收支平衡,防止资金链断裂,造成工程项目停工,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

6.提高风险预测、协调能力。在招投标过程中建筑企业要提升风险预测能力和风险协调能力,通过一些策略和制定相关措施预防风险的发生。企业通过对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的预测,考虑一些现实的客观存在的因素,有效的规避风险。同时,企业需要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当风险出现时,通过协调处理和公关危机处理,恢复企业经营生产活动,保证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在招投标过程中,建筑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标策略,在合理合法范围内提升企业的中标率。对招投标过程进行整体把控,尽可能的规避风险,通过对分析建筑工程、加强管理获取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等环节存在着一定风险,对建筑质量、承建企业的经济效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建筑企业通过有效的措施对风险进行管理,完善管理体系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企业重视技术进步和内部管理,从而提高工程的准确性以及加强可控风险的管理。同时,企业还需要有过硬的风险预测能力以及风险发生时的协调能力,让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可以从容面对。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以及中标成功率,确保长期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息咨询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投标招标建筑工程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