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待遇激励是新疆吸引人才快速高效方式
2021-07-13刘娟
刘娟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实现其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将新疆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物价水平和工资薪金做比较研究,发现新疆在调整完物价指数后薪酬待遇相对偏低,为解决地区人才流失、完善地区薪酬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和企业建议;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还发现“一刀切”的财政政策忽略了地区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流失。因此,在实施薪酬管制和费用扣除标准等政策时要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新疆地区的优惠政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才流失,形成稳定人才的财税新格局,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对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一、 新疆人才资源现状
1.人才流失严重。近年来新疆人才流失严重,昔日那一江春水向西流的盛景早已被孔雀东南飞的潮流所取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流失的科技型专业人才超过20万,而流入的人才却屈指可数。据统计新疆近年来的人才流出量是流入量的6倍以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新疆紧缺的高端人才。而且近年来,新疆考生报考内地高校的人数逐年增加,但是毕业后返疆的人却很少,仅占报考总数的20%。严重的人才流失,已经成为困扰和影响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大难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大量人才流失不仅使新疆面临严峻的人才不足问题,失去了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人力资本,而且导致新疆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2.人才结构失衡,缺乏高端人才。新疆人才结构存在的不合理之处:第一,人才市场分布不均。例如: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聚集了大量拥有专业技能的高质量人才。但是,在南疆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高质量人才严重缺乏,普遍存在人才数量少、质量低的现象。第二,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一方面,新疆的优秀人才大多分布在条件较好的中心城镇,而偏远落后的乡镇地区人才比较匮乏;另一方面,各地县的人才大多集中在事业单位,而工农业等重要生产部门人才不足问题严重。第三,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新疆不仅处于人才吸引的劣势地位,而且人才的经济贡献值也相对较低。主要原因还是新疆的高端人才较少,设备落后,导致人才价值不能充分发挥。新疆高科技人才大部分集中在国有事业单位,企业中科技人力资源比较短缺。
3.人才开发水平低。教育是决定人才开发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中坚力量。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由于新疆教育基础薄弱,国家为促进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新疆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除九年义务教育外还实施了十二年义务教育,使得新疆的基础教育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受限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新疆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远远低于中东部发达地区。2018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新疆每十万人口中有仅1954人接受高等教育,而北京有5268人,上海有3517人,天津有4150人,广东有2542人,浙江有2370人。
二、 新疆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1.外部环境因素。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较差;而中东部地区,环境适宜、交通便利、生活条件优越。相比较而言,经济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能为人才提供更好的事业发展空间和更舒适的生活空间。因此,近年来新疆人才流失严重,呈“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
2.自身的局限性。①薪酬待遇水平较低。目前,新疆的经济比较落后,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较低,即使是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其薪资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仍然存在差距。数据显示近年来新疆的平均工资水平较低,且与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等城市间存在显著的负向薪酬差距。根据“经济人”假说:人工作的目的就是获得经济利益、实现自身价值。然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新疆不太可能向人才提供较高的薪酬待遇,难以满足人才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因此新疆近年来出现的人才外流现象就不难理解了。②薪酬待遇与物价水平失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就现状而言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研究发现:新疆同行业员工平均工资远远低于“北上广”等发达地区,且新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和2018年仅为全国平均工资的92.61%和93.39%。然而薪酬水平低并不意味着居民消费指数小,与重庆、四川、西藏、贵州等西部地区城市相比,新疆存在显著的收入低消费高的收支不平现象,使得人口长期居留意愿不高。③事业发展空间小。事业发展空间的大小是决定人才去留的又一重要因素,在个人参照点效应下,晋升激励比薪酬激励更能抑制CEO主动离职行为,且这种激励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罗昆等,2019)。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新疆经济相对落后,企业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适合人才发展的岗位较少,晋升机会不大,导致人才不得不跳槽寻求长期发展的职位。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显示,新疆地区的法人单位有24.3万个,占全国比重1.1%,产业活动单位有29.2万个,占全国比重1.2%。第二次全國基本单位普查公报数据显示新疆自治区大规模企业数量占全国比重较低。
三、薪酬待遇激励是新疆吸引、留住人才快速高效的方式
1.薪酬待遇与人才留用。虽然人并非纯粹的 “经济动物”,但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人只有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寻找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薪酬待遇是满足人物质需求的最基本要素。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给予人才足够的薪酬待遇,以保证人才的基本物质需要(邬守国,1992)。王中伟(2006)研究发现,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同时能提高员工的满足感、归属感,有助于企业稳定现有人才。钱爱民等(2014)研究发现,提高薪酬待遇能有效抑制员工的离职行为,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徐明等(2019)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报酬激励对稳定企业青年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2.薪酬待遇与新疆人才留用。近年来新疆人才流失严重,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疆的经济发展落后、薪酬待遇较低。李敏等(2019)发现,提高人才薪酬、福利待遇是企业在激烈的“人才大战”中取胜的关键。唐文琳和刘世强(2002)提出西部人才吸引的主要对策是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因此,对于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来说,提高人才的薪酬待遇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方式。首先,新疆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学习工作生活成本较高,需要用较高的薪酬激励人才、留住人才。周永华(1998)指出,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实力远远大于新疆,居民的薪资待遇、生活水平也显著高于新疆,若新疆不能给予人才较高的薪酬待遇,则会造成人才流失,因此只有提高薪酬待遇才能更好地帮助新疆留住人才。其次,由于新疆近年来薪酬待遇与物价水平失衡,因此需要提高新疆人才的薪酬待遇水平以保证其收支平衡,满足人才的基本物质需求。王爱华(2003)指出,工资待遇是保证人才物质需求的基础,提高薪资待遇能有效解决人才的基本生活问题、改善人才的生活质量,进而提高人才的长期居留意愿。再其次,新疆的大规模企业较少,人才的事业发展受限,在事业发展不明确的条件下,提高人才的薪酬待遇水平可以弥补其在事业生涯上的短板,进而提高人才长期居留的意愿。最后,由于新疆自然环境恶劣,生活在新疆的人才面临更大的困难,较高的薪酬待遇可以平衡其内心的不满与失落,消除因比较差异带来的负面情绪。陈文新和田静(2006)指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西部地区的薪酬待遇水平不太可能超过东部地区,因此各企业单位应尽可能提高优秀人才的福利待遇,满足人才的其他需求,从而坚定人才的居留意愿。
四、薪酬待遇留人的建议
1.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相结合,提高人才的生活质量和满足感。优厚的薪酬待遇能满足人才的物质需求,适当的股权激励能激发人才的长远目标,由于新疆的经济相对落后,生活条件较差,适当提高优秀人才的薪酬待遇和股权比例不仅能激发人才工作的热情,而且能抑制企业高管的短视行为。所以,新疆各单位应提高人才的薪资水平和股权份额,利用直观的收入和隐定的利益来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2.利用薪酬差距,提高核心人才的积极性。锦标赛理论认为:薪酬差距能激发员工间的竞争意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业绩带来积极影响(林浚清,2003;刘子君,2011;Zhang,2013);而平均主义的思想使得优秀核心人才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阻碍了其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在制定薪酬体系时,应适当拉大核心人才与其他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提高人才的优越感,进而帮助企业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3.适当放宽新疆地区的薪酬限制。国家对薪酬的一些限制性规定造成了新疆薪酬待遇相对较低,其中对高管的薪酬管制较大程度降低了核心人才的工作满意度和认同度。新疆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人才的生活成本較大、风险较大,这就更加需要有比东部城市更加高的薪酬待遇以留住人才。因此,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对新疆地区的各项薪酬限制,保证核心人才的收入略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4.费用扣除地区差异化。新疆地区的物价较高,居民的生活费用较高,生活费用增加的同时费用扣除也应该同比例的增加。然而在现行的费用扣除中,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地区差异,在扣除时给予新疆一定的优惠,但是最基本的费用扣除标准却没有体现出地区差异性。“一刀切”的费用扣除标准,导致新疆地区的一部分开支得不到应有的扣除,生活实际支出超过扣除标准,从而提高了税负。
五、结论
由前文的研究可知,新疆人才流失严重,现有的人力资本存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新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越式发展的步伐。然而,新疆要想快速控制人才流失的现状、进而留住人才,就要提高人才的薪酬水平,采取待遇从优的政策。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仅依靠市场或政府的单一力量是不行的,应充分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