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北魏至隋唐时期敦煌壁画中的鹿纹

2021-07-13张颢

牡丹 2021年6期
关键词:鹿角刻画壁画

鹿在中国古代一直被视为祥瑞的动物,其形象具有文化内涵。远古时期以来,鹿一直是与人们相生相伴的动物。本文以北魏到隋唐时期敦煌壁画中的鹿纹造型为例,浅析其中的艺术价值和对现代的影响。

一、北魏敦煌壁画中的鹿纹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新疆、甘肃和青海三省的交界处,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敦煌壁画丰富多彩,展现了当时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伟大的创造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战乱纷扰,但文化大融合的时代,统治者比较注重实践,对佛教非常重视,以造窟、塑像、绘画等艺术手段大力宣扬佛教。佛教与传统的书画艺术相结合,书法用于写经,绘画用于佛画,这不仅宣扬了佛教,还提升了书画的艺术内涵,使书画艺术得到大力发展。

(一)《鹿王本生图》中的鹿

《鹿王本生图》是北魏时期的敦煌壁画作品,有浓郁的西域风格。这幅作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鹿的形象为焦点,宣扬善恶报应思想,教人向善。

自古以来,鹿是有灵性的动物,是和平的使者;鹿角是繁荣、胜利的象征;鹿骨被用来占卜。《鹿王本生图》中的鹿线条流畅,整体造型矫健有力,脖子和身体相连且较粗,鹿角刻画生动,有流动感。有学者认为,九色鹿实际上是梅花鹿。北魏文化大融合时期,由西域传入中原,所以梅花鹿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物种。

(二)艺术价值

北魏时期战乱不断,人们生活痛苦不堪,心理上的诉求也得不到满足,所以对佛教的需求更为强烈。除了讲经说法外,佛教还通过壁画展现其思想,使人们找到心灵的慰藉,引导人们向善。《鹿王本生图》中的九色鹿是人们心中的道德标杆和精神寄托,启发人们积德行善、无私奉献,不要为自己的私利而去伤害他人,否则最后只能自食恶果。

二、西魏敦煌壁画中的鹿紋

西魏跨入了一个融会中西的新时代,此时的敦煌艺术在内容题材和艺术风格方面展现了丰富多彩、清新雅致的风貌。

(一)第285窟狩猎图中的鹿

此窟为覆斗顶的厅堂式布局,四周画有山灵、杂物、海兽等图案,颜色明快、醒目。在第285窟的狩猎图中,人物清瘦,做拉弓状,与鹿的身形进行对比。鹿的整体动势较大,做奔跑状,身体矫健,与北魏的九色鹿在身形上有相同之处,但是鹿角的区别很大,这种鹿角在战国时期的鹿纹青铜饰牌上出现过。

(二)第285窟中的奔鹿

第285窟中有奔跑的鹿。鹿在山林间奔跑,身体矫健,姿态轻盈,四肢比较纤细,呈现非常灵巧的体态,鹿角与狩猎图中的鹿角完全不同,像树枝一样向上延伸。因为古人对鹿角十分崇拜,所以将鹿角刻画得较大,希望从中获得力量。

(三)艺术价值

秦汉时期,鹿的寓意和象征发生了变化。在这之前,人们十分崇拜鹿角,鹿角有着驱邪的吉祥寓意。秦朝时期,统治者寻求长生不老药,在人们对升仙术的构建中,鹿成了连接人间与仙界的工具,出现了乘鹿升仙的方式,鹿纹的寓意也就发生了变化。魏晋时期,道家与佛教相互融合,壁画逐渐向本土化、世俗化的方向发展。绘画者通过壁画表达真实情感,重点刻画人与人、人与神、人与物之间的情感,并非局限在技巧上。

三、隋唐时期敦煌壁画中的鹿纹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代以前的壁画一直带有西域色彩,到了唐代,佛教完成了本土化的转变,吉祥观念开始形成,吉祥纹样多以植物鸟类纹样为主,鹿纹逐渐淡出主流纹样。

(一)第17窟中的双鹿

第17窟中有一公一母两只鹿,呈坐卧状,嘴里各衔着一朵莲花,抬头向上仰望,公鹿的鹿角似火焰。这两只鹿绘制在第17窟藏经阁洪辩像的底座上,仿佛在听佛经,十分乖巧、虔诚。 唐代的鹿多为坐卧状,并且以母鹿和小鹿居多,而角似火焰的鹿多出现在唐代的联珠鹿纹锦中,因为唐代与外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并且唐代织锦多出现在新疆地区,所以这些鹿纹具有外来文化的特征。

(二)第144窟中的鹿

第144窟中,鹿的形象刻画不是很精美,身体强壮,四肢细长,没有鹿角,多为在林间悠闲觅食或是安静地待在修禅人身边。第144窟中的鹿没有魏晋时期壁画中的鹿传神,但是颜色丰富,多为白肚棕皮,并刻画了些许毛流。

(三)第138窟百兽听法

第138窟中有一幅百兽听法图,其中的鹿是一只幼年梅花鹿,坐卧在佛前,头部向前,呈现温顺的姿态。 唐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再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人们对于鹿角的崇拜已经慢慢消退,更多的是对于鹿的长寿以及起死回生寓意的向往,所以在这一时期,人们多刻画母鹿和小鹿的温顺乖巧,不再刻意突出鹿角。

(四)艺术价值

唐代石窟壁画中,人和物的造型十分写实。唐代的壁画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对现实的描绘,尤其是晚唐时期,世俗化更加突显。唐代对外开放程度高、文化包容性强,所以壁画多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内容更具时代性,风格多元化。例如,第17窟中,鹿与佛的形象刻画精细、手法写实,充分展现鹿的乖巧与佛的慈悲。因为鹿是长寿、吉祥的代表,所以壁画中对鹿的刻画大多伴随着佛的活动,寄托了人们对长寿的美好期望。

四、结语

鹿的谐音为“禄”,这说明鹿是美好、福禄的象征。从北魏到隋唐,鹿的形象和寓意都是积极向上的,引导人们树立向上向善的价值观。绘画者对鹿的描绘也是时代政治、文化与自身境遇的直接反映。北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鹿纹的世俗化描绘不仅有惩恶扬善的教化作用,还对社会和谐安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盛唐时期的鹿十分乖巧、温顺,不断慰藉人们的精神世界。敦煌壁画中的鹿被人们视为神兽,拥有人们得不到的神力,是人与天地之间沟通的使者。

(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张颢(1996-),女,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学(视觉传达和媒体设计)。

猜你喜欢

鹿角刻画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壁画上的数学
哪里来的鹿角
Deer’s Antlers 鹿角& Woodchuck土拨鼠
北朝、隋唐壁画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突然头上长鹿角
帮壁画“治病”
Friends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