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护还是陷阱?
2021-07-13全青云
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将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置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伦理现场之中,分析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是如何导致传统家庭瓦解的,进而分析男主人公“弑子”与女主人公“娜拉式反抗”的伦理选择,前者违背伦理却重获伦理意识,后者符合伦理却要付出生命代价。耶茨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辛辣讽刺,通过重构伦理秩序为读者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理查德·耶茨是美国尼克松时期的伟大作家,始终聚焦于描写美国中下层人民的家庭生活。耶茨的《革命之路》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中产阶级家庭中发生的弑子事件,传统家的意义遭到解构。以往对于《革命之路》的研究,学者主要关注作品中的“美国梦”“孤独”等主题,但若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分析这部小说,就会发现耶茨有着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阅读这部文学作品,人们可以反观当时的社会,重塑伦理价值观。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审视作品中的弑子行为,分析当时的社会文化与作品中男女主人公不同伦理选择之间的关系。
一、伦理现场:历史及社会的创伤表征
文学伦理学批评尤其注重对文学伦理环境的分析,学者聂珍钊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寻找文学产生的客观伦理原因并解释其何以成立,分析作品中导致社会事件和影响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用伦理的观点对事件、人物、文学问题等给以解释,并从历史的角度作出道德评价”。因此,人们可以回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考察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如何造成伦理混乱的,从而审视违背伦理的弑子行为。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战后发展的黄金时代。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对学术自由的迫害导致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深受毒害。与此同时,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现代消费文化逐渐主导人们的价值观,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腐蚀人性的本质,亲情逐渐被取代。此外,社会中接连出现的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女权运动等对传统价值观造成了强烈冲击。由此可知,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60年代,传统的伦理道德全面瓦解,这导致伦理现场的极度混乱。
在《革命之路》中,耶茨以20世纪60年代金钱万能的美国社会为背景,精心构造了失序的伦理环境。首先,伦理混乱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异化。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诺克斯大楼里面的工作人员每天除了领支票外手指头都懒得动上一动,去银行领薪水时却像一群肮脏贪婪的猪在等着奶头,排队时还要避免相互挤靠生怕别人看见支票上的数字。”可见,整个人类社会已经被物欲主义所毒害,人性遭到腐蚀,金钱至上成为人类的生存法则。其次,伦理混乱还表现为现代人精神上的空虚。弗兰克白天在诺克斯大楼机械般重复工作,夜晚回到家中继续空虚的生活,全然没有年轻时去西部探险的激情与活力。
综上所述,20世纪60年代混乱的美国伦理环境中,历史与社会的创伤记忆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传统的价值观遭到强烈冲击,造成了人际关系异化、现代人的精神空虚,金钱取代亲情成为人类生存丛林法则的基本准则。
二、伦理选择:反伦理弑子与“娜拉式”反抗
学者聂珍钊认为,“伦理选择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术语之一,在文学作品中,伦理选择往往同解决伦理困境联系在一起,因此伦理选择需要解决伦理两难的问题”。社会伦理的混乱、金钱至上以及物欲主义导致传统家庭伦理的分崩离析,导致男女主人公陷入伦理选择的两难境地:是作出反伦理的弑子行为还是化身成现代“娜拉”反抗空洞腐朽的社会?
在《革命之路》中,弗兰克夫妇陷入伦理选择两难境地的原因在于二人对于前往巴黎生活的态度截然相反。爱波身为家庭主妇,无法忍受每日单调的生活,希望通过前往巴黎生活,与枯燥的生活决裂。与爱波对巴黎生活的憧憬截然相反的是,弗兰克的迟疑与升职加薪后的摇摆不定。由于社会伦理混乱的大环境以及保守主义,精神颓废的弗兰克毫无勇气去反抗空洞的社会,工作上意外得到赏识又让他不忍舍弃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在爱波怀孕时,弗兰克说服她放弃巴黎计划,致其错过最佳流产时间,最后失血过多而死。虽然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爱波实施了弑子行为,是直接凶手,然而正是弗兰克的保守、退缩将爱波推向绝望的深渊。毫无疑问,弗兰克才是爱波残忍弑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凶手,爱波则化身成现代“娜拉”,试图借助弑子与空洞的社会决裂。
社会伦理环境的混乱不仅给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带来极大冲击,还使得人们处于伦理两难的境地。即使弗兰克能够认清周围无望的现实,却因保守主义的毒害缺乏反抗的勇气,成为腐朽社会的刽子手,最终作出了违背伦理的弑子行为;而爱波因不满生活的空虚,勇敢地化身成“娜拉”与周围空洞的社会进行对抗。
三、伦理秩序:家庭伦理的解构与建构
学者聂珍钊认为,“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观点来看,几乎所有的文學文本都是对人的道德经验的记述”。耶茨通过文学作品真实地还原了20世纪60年代混乱的社会伦理现场,细腻地刻画出现代人病态的生活风貌以及所实施的弑子行为,向人们传达重构伦理秩序的迫切性。同时,伦理重构又为人们摆脱伦理困境指明了方向。
作品中的伦理建构主要体现在违背伦理的弑子行为对现代人伦理道德的规训方面。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家是人们心灵的庇护所和休憩处。然而,在耶茨的作品中,传统家的意义全面瓦解,被人们视为心灵庇护所的温馨家庭成为禁锢人性的巨大陷阱。
在耶茨的作品中,巴黎计划如同处于“失语”状态下的旁观者,见证了弗兰克夫妇家庭伦理秩序解构与建构的全过程。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导致他们对巴黎计划的态度不同,弗兰克的逃避、谴责将爱波逼向弑子的深渊,爱波为了憧憬中的巴黎生活,决绝地在家自行堕胎,结果因流血过多而死。爱波死后,弗兰克辞掉了枯燥的工作,从郊区搬回了城里。对于弗兰克而言,爱波的死将他从精神颓废以及本性异化的泥沼中拉了回来,重新回归到正常的伦理生活中去。可见,残忍的弑子行为对主人公进行道德规训的同时,重构了家庭伦理秩序,使其脱离伦理两难的困境。
耶茨极具使命感,其身处20世纪60年代混乱的伦理现场,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对人们的伦理道德进行规训,精心设计弑子情节试图唤醒人类自身的伦理意识,同时也告诫人们:摆脱伦理困境不仅要敢于反抗腐朽的社会,更要重归伦理自觉,建构正常的伦理秩序。
四、结语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审视《革命之路》,耶茨的时代使命感显而易见。作者通过还原伦理现场,刻画人类真实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精神颓废的担忧。为帮助人们脱离伦理困境,作者精心设计了弑子行为,以期对人们起到道德规训的作用,这对于当今的美国社会仍有重要的道德启示作用。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全青云(1996-),女,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