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格拉底的申辩》看生命观
2021-07-13李昂
李昂
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城邦建设而努力,但是在他临近70岁的时候,却被指控信奉新神、败坏青年,最后被判处死刑。在面对生命的选择时,苏格拉底无所畏惧,镇定而漫不经心地饮下毒酒,结束了他的一生。正是因为这样,苏格拉底的生命观成为西方文化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苏格拉底的生平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最繁华的伯利克里时代,但他的生活十分简朴。他热爱哲学,一生都在从事“爱智”之学。苏格拉底没有从事在常人眼中看起来正式的工作,他整天在雅典城中闲逛,喜欢与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往往以小的日常话题入手,大部分人刚开始时信心满满、对答如流,但苏格拉底会不断地针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反问。随着交谈的逐渐深入,所有人最后都会被问得哑口无言。这使得有一部分人对苏格拉底的谈话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甚至一些人成为他发问时的固定观众,就像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提到的那些经常主动追随他、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年轻人。但是也有很多人会在与苏格拉底的交谈过程中,被他不断的发问难住,并且被他的态度激怒。所以,当时很多在城邦内有影响的人对苏格拉底表示出强烈的不满。此外,苏格拉底对雅典当时的选举制度十分不满,甚至从内心感到鄙视,但对雅典人来说,雅典城邦不存在任何缺点,不能够被亵渎。苏格拉底的不满也成为判处他死刑的一个原因。
二、苏格拉底的申辩
作为哲学家,苏格拉底受到的呼声虽然很高,但是他并没有收集自己的语录、编写著作,他所有的言语和哲学思想都是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整理的。《申辩篇》就记录了苏格拉底被控告之后的申辩,清晰地展现了他对待生命的态度。
在为自己辩护时,苏格拉底有理有据,首先强调了一直以来有人诋毁他并大肆宣扬,所以使得雅典人民心中对他有偏见。在回应第一批指控者时,苏格拉底指出,那些并不熟悉他的人,只是被谣言误导,错把他当作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中的苏格拉底,那只是虚假的形象,并不是他自己,所以这一控诉毫无根据。然而这些负面的印象和言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使人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看法。苏格拉底在申辩一开始就指出了这些不实的印象对他十分不利,希望雅典人听完他的申辩,客观地认识他。但最终在场的大多数雅典人还是坚持了自己心中固有的对苏格拉底的印象。
面对败坏青年这一指控,苏格拉底指出不可能只有他一人败坏青年,而其余人都是有利于青年的,就像只有懂得驯马的人才能做出对马有利的事,而不懂的人只能伤害它。他暗示自己才是真正懂得如何使青年人进步的驯马人,仅自己一人可以教导年轻人找到自己,找到真实的自我,从而达到完美。
人们通过投票的方式判定苏格拉底是否有罪,最终以280∶220的较小差距判定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早就已经预料到是这个结果,但对票数如此相近还是感到震惊和欣慰。他不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处罚较轻,但他认为自己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一只牛虻,只有他时常“叮咬”才会让这座城邦变得更有活力,如果杀死他,雅典城邦的人们将会一直陷入沉睡中。因此,苏格拉底不仅认为自己不该受到任何惩罚,甚至城邦应该给予他相应的报酬。之后,苏格拉底对各个指控做了申辩,并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刑罚:缴纳1个米纳的罚金。这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因为他全部家产只有5个米纳。在柏拉图等人的担保下,苏格拉底又提出可以承担30米纳的罚金,但这已经于事无补了,他被判处死刑,并且是以360票对140票。
三、苏格拉底的生命观
在法庭上,苏格拉底没有巨大压力,而是发表了生动的演讲,希望能用自己的言行使更多雅典人觉醒。但最终,苏格拉底还是被判处有罪,并且是执行死刑。苏格拉底是否有机会免除死刑,继续活下去?如果有,他为什么还要坦然赴死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从《申诉篇》中可以发现,苏格拉底最后的悲剧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在被控之后、被判罪之前,他可以放弃自己高傲的姿态,诚恳忏悔自己的行为,或者宣称不再执着追求爱智,或者让其亲人出庭向法官求情,以获得开释。在判决有罪、提出处罚方案时,苏格拉底也可以通过支付巨额罚款或流放来避免最终的死刑。即使在判决死刑后,仍然有许多朋友和学生可以设法帮他逃离雅典,但苏格拉底拒绝了,他决定接受审判的结果,和平地离开人间,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价值以及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从苏格拉底对生命的反思以及选择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生命观及其独特的价值。
为什么苏格拉底明明有机会继续活下去,还是选择执行死刑?其实,从这个问题的答案中,人们能了解苏格拉底的生命观。苏格拉底认为,人们之所以恐惧生命的逝去,是因为不了解并自以为是,“怕死非他,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因其以所不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对人是否最好境界,而大家却怕死,一若确知死是最坏境界。”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其实都不知道生命消逝是什么样子的,是永远的消失不再有知觉和思想,还是去了另外一个更好的世界,这都不得而知。人们似乎只是习惯于想象死亡的可怕,并描述给别人,实际都是自己的假象和道聽途说罢了。与此相反,苏格拉底坦然承认了自己对死亡没有什么认知,他认为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也就是他比别人更有智慧的地方就在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情就承认自己不了解,不去靠想象和假说,“不充分了解阴间情形,我不自命知之……我绝不恐怖、避免好坏尚未分晓的境界过于所明知是坏的境界。”
在被判处死刑之后,苏格拉底说道:“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在关于生命最终去向的问题上,学者段德智曾说过:“苏格拉底对待死亡问题采取的是一种不可知论的态度。”实际上,苏格拉底关于生命问题的态度是他一直以来的思想原则,对无法得到证实、验证的事情都抱有存疑。苏格拉底的这种态度让后世的人们开始了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说过,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能听到一个神灵声音,在他做一些错误事情的时候加以阻止。但是,这一次当他发出可能被判处终止生命的言论时,神灵劝阻的声音并没有在他耳边响起。他认为神不会说谎,因此他没有惧怕,也没有哀求,他说:“此刻死去,摆脱俗累,是较好的事。神没有征兆阻止我,原因在此。”有很多人对苏格拉底的固执言行表示不解,苏格拉底回应道:“死去要比苟活着好。”神灵没有劝阻,便是应允了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言论,好像也在诉说这样的选择才是最好的结果。“神灵已给我强有力的证据,我将要去的若不是好境界,经常暗示于我的征兆必会阻止我”,对神灵的虔诚让苏格拉底相信生命结束后会有更好的去向,这也为他乐观的预想提供了依据。
四、结语
黑格尔曾指出,苏格拉底的死是悲剧性的。一位如此伟大哲学家的逝去确实让人感到惋惜。但很多学者认为,“苏格拉底的命运是悲剧的,并不是因为他的死亡。死亡,并不是悲剧,悲剧的解释是我们赋予他的,因为我们同他所批评的那些人一样,把死当成了一件不好的事”。的确如此,如果人们只从苏格拉底的生命观来看,或许肉体生命的终结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对于精神生命来说是一种福音。苏格拉底的生命观为后世留下了对生命价值的抉择和理性思考。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