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零余者”形象之窥探
2021-07-13苏雯婷
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现时,社会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动荡中,在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和冲击下,知识分子在努力探索社会历史的转型方向。知识分子对国家与个人出路的迷茫和探寻,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出现了较多“零余者”形象,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亦被时代赋予鲜明烙印。在国际文学界中,“零余者”形象在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反复出现,因此诞生了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零余者”形象。
“零余者”实质上并不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是从思想层面来讲,他们是思想的先觉者,由于勇气和行动力的不足导致失败,这充分体现了“零余者”的形象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深入解读,进而形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辉煌篇章。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许多“零余者”形象,如祥子、觉新、涓生、于观与杨重、倪吾诚、杨科等,他们均迷失在人生旅途中,体现出差异化的艺术内涵。“零余者”是具有病态心理,同时又十分典型的人物形象,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作家笔下,显现出不同的内涵,对其深入解读可以理解不同时期的审美意蕴,这对中国文学发展来说,意义深远。
一、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零余者”形象
(一)从悲哀到深渊——祥子
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反映在作品与人物中,其中饱含作家的思想感情。当自身遭遇苦难,且处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时,作家怀着对“零余者”的身份认同感,在作品后期塑造出有着极度精神压抑的“零余者”形象。当知识分子的孤独感倾泻到“零余者”身上的时候,读者可以看到人物在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压迫下,心理层面的悲哀与孤独。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老舍描绘了多个“零余者”形象,其中最为典型的则是《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祥子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十分质朴、善良,一直努力创造美好生活,他努力拉车,只为了能够买一辆自己的车,但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买车波折后,祥子的美好幻想被现实浇灭,最终成为一个重情重色的行尸走肉。在封建思想的压迫下,祥子迷失了方向,找不到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最终只能一步一步迈进深渊。
(二)懦弱又孤独的分裂人格——觉新
五四运动时期,诸多优秀的作家崭露头角,如著名作家鲁迅、现实主义作家巴金等。巴金在作品《家》中塑造了一个懦弱又孤独的“零余者”形象,即觉新。作为家族的长孙,觉新是未来的接班人,他既有传统家族的习气,同时也受到新文化思潮的感染,两种不同的思想交汇是他痛苦与纠结的根源,一方面难以摆脱家族使命,另一方面又不具备相应的勇气来选择重新开始。从觉新思想的矛盾与纠结中,人们可以看出他的胆怯与懦弱。觉新的身份决定了他的位置,但是他所接受的新文化思潮,催生了其灵魂深处的矛盾。缺少革新的勇气与斗志,也没有承担旧制度大家族的决心,觉新成为这部小说中的“多余人”。所以,觉新只能痛苦而又孤独地活着,他内心清醒,面对现实却无法做出选择,就这样没有希望和未来地活着。著名作家巴金通过刻画觉新的矛盾展现了懦弱与孤独的“零余者”形象,同时也映射当时的社会状况。觉新作为知识分子,自身软弱无能、逆来顺受,最终成为一个“零余者”。
(三)被封建礼教束缚的知识分子——涓生
中国现代文学中所塑造的“零余者”形象,均对现实社会抱有或多或少的不满情绪,而这种不满情绪极大程度上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例如鲁迅作品《伤逝》,主人公涓生是一个受过启蒙思想的文艺青年,子君是一个崇尚婚姻自由民主、博学多才的女性,两人的思想与步调一致,坚定地摆脱了封建婚姻的束缚,共同组建了温馨幸福的小家庭。但是在结婚后,两人却出现诸多矛盾,幸福生活局面再难维持。婚后,子君在家饲养鸡狗,不再外出工作,成为封建社会中的传统女性,涓生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在失业后难以维持家庭生活。后来,涓生不再爱子君,对婚姻没有充分理解的两人分开了。子君被父亲领回了家,最终走向了生命的尽头。鲁迅在这部小说中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和礼教阻碍思想解放,青年男女不得不面对现实,最终也成为“零余者”的形象。
二、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零余者”形象
(一)难以融入新时代与社会环境——于观与杨重
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作家王朔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多个“零余者”形象,例如《顽主》中的于观与杨重。在改革开放之初,东西方文化面临冲突与交融,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年轻人迷茫、无所适从,甚至与现实社会脱节,难以真正融入新生活。王朔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丰富饱满的“零余者”形象,这与其自身的人物塑造能力密不可分。在文学作品中,王朔擅长运用对话的形式展现不同人物的特点。通过于观与杨重的对话,读者能够感悟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面对现实社会,他们早已退去美好向往与对成功的追求,内心被巨大的空虚填满。
(二)难以改变和把握自己的命运——倪吾诚
《活动变人形》这部长篇小说由著名当代文学作家王蒙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正式出版,其中倪吾诚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成功的“零余者”形象。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倪吾诚的心理十分扭曲,生活始终游离在社会边缘。倪吾诚是接受过优质教育的当代知识分子,掌握国内外大量先进知识,在他留学归来后,试图运用先进的自由理念批判封建制度。在当时的背景下,新旧两种社会观念形成剧烈冲突,倪吾诚善于抨击事物,但由于缺乏行动力,受到了来自现实社会的打击,难以挣脱命运的压迫,更无法获得生活的新出路,导致其信仰逐渐丧失、人格开始分裂,最终成为“零余者”形象。
(三)对物质化社会反抗无果——杨科
当人类面对无法改变的社会环境时,能做的只有适应环境。阎连科创作的长篇小说《风雅颂》中,主人公杨科对于物质化的社会发展反抗无果后,逐渐逃离现实,并开始堕落。当代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社会快速发展,作为大学教授,杨科获得的薪资难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虽然拥有大量的知识却无法创造更多财富,这是杨科陷入苦闷的主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杨科并不注重权势和地位,但是却面临着现实的打击,不仅遭到自己妻子的背叛,而且學生也对其教学能力提出质疑,他还曾经被学校领导送到精神病院。杨科在做大学教授期间,发现高校极其丑恶不堪的现实情况,他不愿意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但却逐渐发现,就算自己不主动惹麻烦,也会身陷麻烦纠缠。杨科是一名当代知识分子,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反而需要面对无穷无尽的痛苦,这是导致杨科成为“零余者”的根本原因。
三、结语
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中的“零余者”形象还有许多。这些“零余者”是伟大作家塑造的一个又一个经典的文学人物形象,其性格特点十分鲜明,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反复挣扎、无法挣脱。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苏雯婷(1981-),女,四川眉山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