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核武器的作战使用

2021-07-13王继新

兵器知识 2021年6期
关键词:核威慑核武库核力量

王继新

英国核武器库存的发展

英国核武器库存经历了膨胀、萎缩和调整的多个阶段,这与其战略定位和外部威胁的变化有关,也与它和美国的核关系密切相关。

膨胀

1941年英国为加速核武器的研究步伐,成立了代号为“管合金计划”的科研机构。由于战争的原因,该计划后来并入美國的“曼哈顿工程”。二战后,英国认为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发展自己的核武器。1952年10月,英国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蒙特贝洛群岛附近海域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此时苏联和欧洲的关系开始恶化,英国作为北约的主要成员必须担负一定的责任。当时北约的作战计划主要是对苏联进行大规模核打击。1953年,名为“蓝色多瑙河”的核炸弹开始装备英国皇家空军,英国开始拥有可用于实战的核武器。此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核对峙愈演愈烈,核战争的阴云笼罩了全球。为此,英国在1957年的《国防白皮书》中调整了核战略重点,新战略对战略核威慑的依赖要比直接的战争较量更大,英国政治家也开始将“大规模报复”威胁作为慑止“大规模打击”的基础和唯一选择。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和1957年苏联首先发射卫星后,英国人认识到,仅仅依靠自己的实力无法遏制华约的进攻。不久,美国核武器进入欧洲,英国和美国的核武器实现了共同控制和管理。

60年代末期,考虑到英国岛国的地理特点和二战的惨痛教训,英国开始主要发展海基核力量,并通过《拿骚条约》的签订,引进了美国的“北极星”潜射导弹,这使英国具有了在遭到直接攻击情况下独自摧毁莫斯科和一些其它苏联城市的最低限度的、第二次打击的威慑能力。在1953~1992年的整个冷战期间,英国共进行过45次核试验,生产了8种型号834个核弹头(包括44枚核试验装置)。上世纪60~90年代,英国的核武库基本维持在250~350个核弹头的水平,70年代中后期的高峰时一度接近400个。在冷战中期,英国逐步完善了由核炮弹、陆基近程弹道导弹、核炸弹、深水核炸弹、潜射远程弹道导弹等构成的核武库。

削减

英国在1952年进行的首次核试验,被称为“飓风行动”

英国进行首次核试验时的飞行机组人员

冷战结束后,由于来自苏联/俄罗斯的威胁逐步减少,英国自1992年起开始单方面裁减核武库,逐步削减核炮弹、“长矛”导弹、海基战术核武器以及核炸弹的数量。英国认为,陆基系统容易成为核打击的目标,空基系统的突防能力与作战半径有限,水面舰艇的防御较为脆弱,而潜艇是最不易受到攻击的平台,弹道导弹比巡航导弹射程更远、载弹量更大,也更难以拦截。因此从确保核威慑的有效性出发,英国政府最终决定选择单一的海基弹道导弹核力量形式。于是在1993年正式退役“火神”战略轰炸机,1998年底全部销毁了WE177核炸弹,英国“二位一体”核力量最终只剩下了配备潜射导弹的海基核力量。与此对应,在北约总体作战构想中,英国仅保留了战略核潜艇的相关任务。继1994年英国与俄罗斯宣布双方核武器将互不瞄准对方后,英国不久又宣布,英国战略核潜艇的导弹不再瞄准任何特定目标。从总体上看,英国持续削减核力量的步骤与北约强调核武器是其总体作战方案的“最后选择”保持了同一步调。

到2006年,英国已经削减了冷战后时期核武器的近50%,在2006年12月宣布将再把核弹头的数量削减20%,即从200多个减少到160个。2010年10月公布的英国《战略防御与安全评估》(SDSR),要求每艘“前卫”级核潜艇携带的最大核弹头数量从48个减少到40个,英国政府还将进一步把每艘潜艇携带的导弹数量减少到8枚,此举将把英国现役部署的核弹头总数从160个减少到120个。可以看出,本世纪前10年英国对核武库的态度是积极削减的,但这种情况不久就发生了变化。

飞行中的“火神”轰炸机

英国“蓝色多瑙河”核炸弹的透视模型

调整

英国在美国进入奥巴马时代后,积极削减核武器成为一种追随的政治正确,但这一时期英国实际已经开始针对俄罗斯的强硬和中国的崛起筹划发展核威慑能力。2014年7月,英国“三叉戟”委员会经过评估后认为,英国核威慑能力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当一个进攻性有核国家的重新崛起,同时该国家又拥有压倒性优势的常规力量,如俄罗斯;二是当一个现有或新兴的核国家具备全球打击能力,并对英国造成直接的战略竞争;三是如果未来出现大规模、压倒性力量,涉及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对英国构成威胁。为此,英国开始大举投资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继承者”级,以取代“前卫”级,计划2028年交付,至少服役到2060年。在2012年5月,英国国防部与英国核武器联合体管理部门签订25年投资协议,在此后5年每年向其提供16亿美元,用于维持奥尔德玛斯顿的英国核武器联合体,其中40%直接用于“生产和研究设施”,其余用于“运行和维护核武器联合体”。新设施将使用极高能量X射线测试材料在高温高压下的性能,模拟核爆炸情况下的状态。收集的数据将有助于评估核弹头性能和安全性,并可能用于开发新型核弹头。

到2019年,随着新一代潜艇建设迫在眉睫和美国新型核弹头计划的开展,英国不得不考虑更新核武器和扩大核武库规模。根据国外核军控组织评估认为,截止2020年6月,英国拥有核弹头180枚,这些弹头均为英国版W76的延寿改进型。英国原计划在2020年初通过发布国防与外交战略报告,对外公布增加核武库存的消息,但该文件由于英国政府忙于应对新冠疫情和美国大选未明朗而被推迟。直到2021年3月,英国才公布该报告,将作战部署弹头增加80个,达到260个。不过外界认为,此次核武库扩大并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本届政府还将面临资金、内外政治压力、基础设施能力等一系列挑战。

英国WE177核炸弹

英国核武器的作战使用

与超级大国争夺核优势或寻求核力量平衡的目标不同,英国从自身国力及面临的欧洲战略环境出发,早在60年代就提出了“最低威慑”核战略。其基本思想是:鉴于核武器空前规模的毁伤能力,没有任何国家愿意冒险承受哪怕是较小规模的核打击,因此,只要拥有数量虽少但具备可靠生存能力的核武器,使敌方居民和社会财富成为“人质”及“抵押品”,就足以对敌方构成有效威慑。另外,美国将难以做出冒本土遭受核打击的风险而保护欧洲的决定,一旦美国的核保护伞失灵,英国可以把自己掌握的核力量作为最后的遏制手段。

核武器的控制

根据《拿骚协议》,英国的核力量作为北约核力量的组成部分,“发射钥匙”由美、英共管,使英国最终放弃了独立使用核武器的规划。而与美国签署《原子能合作协定》,则打消了英国独立发展核力量的宏愿。最终,英国走上了政治与军事均依靠美国的道路。英国此举是想凭借与美国和北约建立的同盟以及维持本国“独立”的核力量营造出双重核保护伞:一是由美国和北约提供的全面核威慑,用以应对敌方核或常规力量可能的大规模进攻;二是由英国自主掌握的“最低核威慑”,作为前一把保护伞一旦失灵后的选择。这两把伞在战略上互补,任务有重叠而各有侧重,基本满足了英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需求。但是2006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英国核威慑的未来》白皮书却声称,英国的核威慑力量在行动上完全独立于美国,“只有英国首相才能在需要时批准动用英国的核威慑力量”“核潜艇只使用英国的密码和设备”,实际上否认了英国核武器的“发射钥匙”是与美国共管的说法。而实际情况很可能是,美国虽然没有所谓的“发射钥匙”共管,但美国利用“三叉戟”导弹的维护、储存、试验和发射任务规划,以及核弹头的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实现了对英国核武库的间接控制和管理。

战备值班

在1998年7月英国政府公布的核力量战略防御检查中,仅要求1艘潜艇执行日常海上巡逻任务,2艘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作战准备,另外1艘处于大修状态。此外,还要求降低潜艇执行任务时的戒备等级,导弹不再瞄准特定目标。英国巡逻中的弹道导弹潜艇保持在“降低警戒”水平,设计的“发射准备”时间为数天,而不是较高警戒状态的“数分钟”,但潜艇的巡逻频率仍然较高。近年来,英国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巡逻次数估计为每年5~8次。在2006年时,英国公布其已完成了第300次核威慑巡逻,标志着英国潜艇巡逻达到连续38年、5000万人时。目前,英国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巡逻次数应该已经超过400次。这种巡逻在保证英国战略威慑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部队实际训练水平。

不同时期英国部署核弹头数量的变化情况

打击目标

英国将其核力量纳入了北约的总体防御规划,不仅维护英国的安全,也维护北约盟国的安全。在冷战时期,英国核力量针对的是苏联实施的核打击以及苏联和华约常规力量实施的大规模进攻。按照北约的“大规模报复战略”作战构想,当苏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或北约已判明苏军将发动大规模进攻时,即可对对方实施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打击的目标包括苏联的重要军事基地、政治经济中心、人口稠密地区和交通枢纽等,并力图“速战速决”。而从目前其奉行的“最低核威慑”战略来看,只要英国的核报复打击能够触及对手的关键要害城市即可。“9·11”事件后,恐怖主义、美国所谓的地区“流氓”国家的威胁代替了欧洲爆发大规模战争的风险,英国转而追随美国,实施先发制人的核战略。此次扩大核武库,很可能是考虑到俄罗斯增加的弹道导弹防御目标等。

使用条件

英国对于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和规模使用核威慑力量刻意保持模糊政策,既不宣称也不排除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在冷战时期,英国将核威慑战略建立在核打击条件确定的基础之上,即强调使用核武器是为了回应敌方的侵略行动。冷战结束后,面对数量众多、样式复杂的潜在威胁,英国越来越多地强调威胁的不确定性,并以核打击条件的模糊性加以应对,使潜在的敌人没有把握确认英国是否会对威胁做出核反应,增加敌方的决策困难以遏制其企图。英国2006年发表的国防白皮书明确表示,“保持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是我们威慑姿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不应明确在何种情况下可能考虑动用核力量,否则会使潜在侵略者的决策分析更为简便易行。”白皮书明确了英国将使用核武器应对英国“重要利益”受到的威胁,而对于“重要利益”的界定(即实施核打击的条件)却刻意模糊化,以维护“最低威慑”核战略的有效性。英国在维持核打击条件模糊性的同时,并没有排除对无核国家实施先发制人核打击的可能性。

英國核武器储存设施及战略核潜艇基地

英国弹道导弹核潜艇正在进行导弹吊装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为降低核武器使用条件,曾创造性地提出过“次战略”部署方式。英国在1998年《战略防务评估》报告中提出“次战略”(Sub-Strategic)威慑的概念,即通过适当的部署使战略核潜艇能够保持更加灵活、可靠的核威慑态势:英国可以通过发射一枚或者数量有限的导弹来打击对手,用以传达政治信号、发出警告或展示英国使用核武器的决心。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英国战略导弹核潜艇出航时,所携带的导弹一部分装备3个核弹头,另一部分则装备1个核弹头。在选择弹头的当量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只引爆无助爆的初级可产生1千吨低于1千吨的当量,引爆有助爆的初级可产生数千吨的当量。核潜艇在执行双重任务时,可携带36~44个核弹头。由于该方式降低了核门槛,可能造成后续的失控而过于危险,因此在2006年发表的国防白皮书取消了上述“次战略”概念。

使用方式

在核武器的使用上,英国尊从北约的“逐步升级”构想,也就是注重建立有效防御,强调不首先挑起战争;如战争爆发,则根据敌方进攻的规模和性质做出适当而灵活的反应。其将战争设想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分为若干梯级。第一阶段为“前沿防御”,先由盟军部署在作战前沿的常规部队阻挡敌方进攻,同时,北约盟国组织增援并进行反击作战。在第一阶段的防御作战失利后,进入第二阶段,包括空地一体作战、实施“核警告”以及“有选择、有限度地”使用战术核武器等梯级。若第二阶段军事行动仍不能遏止战争,将实施第三阶段作战,即对苏俄本土进行核打击——最初有限地使用战略核武器,有选择地摧毁苏俄一些重要目标若战争继续扩大,则双方升级为全面核大战。北约制订“逐步升级”作战构想的目的,是尽可能将战争限制在较低水平,并保持在战争选择上的灵活性和主动权。北约随后发展的“罗杰斯计划”强调以常规武器的技术优势抵消华约常规兵力的数量优势,力争以常规力量挫败敌方的进攻,从而提高使用核武器的门槛。英国在上世纪80年代曾演练过这一构想,想定在华约部队装甲集团占領大部欧洲时,首先使用了核武器。 [编辑/山水]

猜你喜欢

核威慑核武库核力量
美国核力量预算剖析
美国重启“核猛兽”?
普京批准新版核威慑政策
美军更新核武库,恐花900亿美元
特朗普回击朝鲜的“羞辱”
捍卫中国安全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