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为国铸利剑
2021-07-13朱玉珍严子润
朱玉珍 严子润
四月北京,柳絮飞扬,桃花绽放,暖风徐徐,渌水盈盈。在这“最是一年春好处,人间芳菲四月天”的美好季节里,记者采访了苏院士。一落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苏院士的自书条幅“回顾过去,选择兵工事业无怨无悔:展望未来,愿为创新兵工奋斗终生”,一种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今天,记者与您一起走近这位将自己生命之根深深扎在兵器工业这片他所挚爱的热土,带领团队矢志创新、奋力攻关,为共和国军事装备事业默默奉献六十余载的兵工老人。
神奇蓝图,吸引少年走军工之路
1935年12月8日,苏哲子出生在陕西省成阳县(现为成阳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度过的。小时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吃不饱饭。他的爷爷读过一些古书,要求孩子从小必须读书,而且必须上完大学。苏哲子遵照家规,从小便知刻苦学习。上中学时,学校规定每学期每个学生交10斤棉花作为学费,但期末考试成绩班级前3名的学生可以减免,苏哲子始终努力做到前三甲。为减轻家庭负担,离校较远的苏哲子从不在食堂吃饭,每周从家里带两个半锅盔(即两个半大烙饼)和一小罐辣椒酱,锅盔泡水就辣椒酱就是他每天的伙食。高中时,苏哲子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当时陕西省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一次散步时走到学校礼堂施工现场,他看见一个施工人员拿着一张蓝色图纸,顿感好奇,当他上前询问施工人员并得知蓝图是由工程师设计的、礼堂是由施工人员按照图纸建造时,暗下决心要当一名能够设计图纸的建筑工程师,并将西北工学院土木建筑系作为当时的理想目标。但在高考前夕,校长询问苏哲子想不想去北京上國防大学、学坦克设计且专业保密时,他激动得难以言表。去祖国的首都上大学,这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啊!假如我所设计制造的坦克能在战场上消灭敌人,那该是多么光荣啊!于是他急忙回答校长“我愿意”。1954年,苏哲子顺利通过政审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坦克设计专业,从此开始了与中国武器制造的不解情缘。
深入一线,第一代轻型坦克设计初露锋芒
进入大学以后,苏哲子更加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坦克设计技术,一心想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实现他画蓝图、造坦克的理想。1958年,苏哲子申请前往“研制坦克第一线”的军工厂进行实习。在厂里,他的勤奋、刻苦和才华赢得厂领导的信赖和赏识,厂领导让他参与到重大科研项目“第一代轻型坦克”研制工作中,为他日后重回该厂参加该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苏哲子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工业学院毕业,被正式分配到军工674厂研究所。因国家急需,毕业后没有回家,直奔工厂。入厂后他立即投入到我国首次自行研制的第一代轻型坦克和一些部件的科研和生产中。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不惧困难的良好表现,苏哲子很快就成为研究所里的技术骨干,担任坦克核心部分——传动和操纵部分的主要设计师,历任传动操纵设计组副组长、车体设计组组长、武器光学电气设计组组长、总体设计组组长、审核组副组长(负责图纸和技术条件的最后一道技术审查工作)。他和技术人员一道,经过几年的艰苦攻关,攻破了变速箱齿轮断齿、履带板断裂、负重轮开焊脱胶、平衡肘断裂、扭力轴折断等关键技术难题。1962年,该型坦克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被时任装甲兵副司令员贺晋年誉为“我们的金娃娃”。从此,中国人在坦克设计与制造上由仿制进入创新发展阶段。1978年,62式坦克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中流砥柱,第一代大口径自行火炮当大任
国产62式轻型坦克
十年浩劫,我国武器装备远远滞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伴随1978年科学春天的来临,中央军委提出实现火炮自行化的要求。苏哲子被委任为我国第一代152毫米大口径自行加榴炮总体设计组组长和武器设计组组长。他工作中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带领项目组完成了动力传动部分前置的设计,合理布置了风扇及风扇传动机构,大胆采用二级行星侧传动;在动力部分落实了管片式水散热器及机油热交换器;操纵部分采用了助力系统;为了提高行动部分寿命及车辆行驶速度和平稳性,合理地落实了扭力轴和筒式减震的悬挂系统,确定了组合式双负重轮及挂胶履带结构:会同127厂较好地落实了152加榴炮的总体结构方案。经过5年多的不断改进和试验,152毫米自行加榴炮于1983年研制成功,并成为1984年国庆35周年受阅的新式武器装备之一。该火炮1984年获兵器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
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参加国庆阅兵
国产第一代履带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
GSL111履带式火箭扫雷车
激流勇进,军品民品双丰收
1984年2月,苏哲子被任命为674厂总工程师,负责全厂的技术工作,主抓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一方面,他紧盯世界军用武器发展趋势和高新技术,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将光、机、电、液等多种专业技术融入新型武器设计;另一方面,他与厂领导一起认真谋划,主动出击,积极占领民品市场。在他的领导和设计下,陆续开发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履带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GSL111履带式火箭扫雷车、GSL211履带式火箭扫雷系统、改进型653坦克抢救牵引车、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底盘、履带式军用挖坑机六个军用新产品,还有WY125型全液压回转式挖掘机、履带式三支点打桩机和50吨履带吊车及160马力机动平地机(美国德莱赛公司许可证生产)这四个民用支柱新产品。其中第一代履带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1999年举行的5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铿锵驶过天安门广场;履带式火箭扫雷系统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履带式火箭扫雷车1988年获兵器部科技进步二等奖:WY125型全液压回转式挖掘机,达到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履带式三支点打桩机,为国内首创,1993年获兵器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60马力机动平地机,部分零件曾返销美国。
过关斩将,创造军品外贸155传奇
1983年,中国军队制定未来二十年装备发展规划,将155毫米列为未来唯一的大口径压制火炮重点发展序列。1986年,兵器工业部看准了国际军贸界竞争激烈的压制武器市场,决定采取自筹资金“外贸先行,以外促内”的研制思路,研制外贸版第一代大口径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在出口创汇的同时,促进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时年51岁的苏哲子担起了新型PLZ45-155毫米自行火炮系统总师的重任。为打入国际市场,苏哲子带领技术团队对国外同类型产品进行了认真分析对比,提出了设计目标:火炮射程最远,弹丸威力超过美国,供输弹机可任意角度装填:火控系统具有手动、半自动、自动操瞄三种工作能力;配备机械双流传动装置、铝合金负重轮、高强度扭杆、液压助力操纵、风冷发动机、T型结构车体、自动定位定向、三防和灭火抑爆系统。在苏哲子的带领下,课题组全体成员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埋头于试验室和试制车间,终于在1988年11月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国际防务展览会到来之前一个月,造出了首门样炮。样炮在展会上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展商的目光。特别是在为我国有关军事机关领导、外国驻华武官和外商300余人进行实弹射击、越野行驶表演后,获得了一致好评。应邀参加展会的某国副总参谋长,当场就对该加榴炮提出了需求意向,同时要求以指挥车、侦察车、弹药输送车进行配套,并邀请苏哲子和他的团队去某国进行实地试验、参加竞标。
WZ653坦克抢救牵引车
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
PLZ45-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PLZ45-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在演习现场
苏哲子根据潜在用户提出的需求,在综合分析当时国内技术现状基础上,制定了一套由155自行加榴炮、履带式装甲指挥车、背负式前沿观察所(一套简易的侦察设备)组成的简单武器系统设计方案。为了确保如期履约和竞标获胜,苏哲子及其技術团队大胆创新:在国内首次将FNA55惯性定向导航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引入地面压制武器,以解决自行加榴炮的自动定向、定位导航问题:首次构建数字化的简单网络、武器系统的指挥流程和作战方式、武器系统的集成等。为适应某国干旱炎热的使用环境,苏哲子亲赴酒泉沙漠,对该系统进行必要的可靠性试验,使该武器系统基本具备了出国演示试验的条件。
1990年8月,就在苏哲子他们满怀期望即将赶赴国外进行产品展示试验时,海湾战争爆发,导致原定的现场演示取消。
虽然战争使表演计划搁浅,但却给苏哲子和他的技术团队不断改进产品性能争取到更多的研发时间。他继续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研究武器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解决出国前遗留的一些问题,为发展外贸155自行炮基本型武器系统做必要的技术储备。
1995年8月,苏哲子及其团队再次迎来到某国现场表演的机会。经过5年的厉兵秣马,苏哲子扩充了武器配备,武器性能也有很大提高。在与美国M109自行火炮、英国AS90、南非G6等这些技术成熟,有些甚至经历过战争考验的对手同台竞技中,由自行炮、指挥车、侦察车、抢救车组成的中国外贸155自行炮武器系统脱颖而出,赢得了某国军方的好评。但该国在武器系统架构方面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为了拿下这份订单,苏哲子几乎答应了外方提出的所有技术要求。他在详细分析国外同类型产品和自己多年积累的技术储备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由五个分系统组成的基本型武器系统配置方案,即:火力分系统(包括155自行加榴炮和弹药输送车)、弹药分系统(包括7种弹药)、指挥控制分系统(包括营、连指挥车和气象雷达)、侦察校射分系统(包括装甲侦察车和侦校雷达)、后勤保障分系统(包括机械维修车、电子维修车、抢救车和备件车)。他还允诺对方在1996年来中国观看实弹射击表演。这意味着苏哲子和他的团队要在极短时间里进一步完善155自行炮武器系统。
1995年8月,苏院士(第二排右7)与中国代表团赴某国进行155毫米自行炮表演成功后的合影
PLZ45-155毫米自行炮武器系统
苏院士指导火炮试验
PLZ45-155毫米自行炮武器系统(1个营78辆车)示意图
1996年5月,在国内某靶场,苏哲子带领他的团队专门为外方代表团进行了实弹射击演示,整套系统由自行炮、指挥车、侦察车、弹药输送车、侦校雷达、气象雷达、抢救车7种装备组成,而且是完全按照西方炮兵的实战要求进行演示。外方看后很惊讶:“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中国造出了这么多新东西。”在这次表演中,苏哲子亲自担任炮位指挥,组织了火炮最大射程密集度、射击精度等一系列项目的射击表演。整个表演过程中,对方代表团不断给他出难题,苏哲子都从容应对。在各项指标表现俱佳、令对方代表团比较满意的基础上,对方又一次提出了帮其解决平时训练问题的要求,为此,苏哲子为用户设计了增加一个模拟训练分系统的方案。在苏哲子他们不懈努力下,该国终于接受了由八个分系统组成的外贸155自行炮改进型武器系统的设计方案,于1997年12月正式签订了一个营11种装备、78辆车的武器装备订货合同。从此之后,中国的外贸155自行炮不再是一门单炮,而是一个完整的武器系统。
合同虽已签订,但是完成合同却面临着巨大困难:八个分系统中有7种在研装备尚未完成外贸设计定型或技术鉴定,还停留在表演样机阶段;4种装备尚未开始研制,只是刚有一个概念;武器系统的试验标准和规范尚未建立,指标体系也不健全等。履约时间只有18个月,也就是说在18个月内,不但要完成多种装备和操作模拟训练器的研制和定型,还要完成合同规定装备的生产。
中方代表团在PLZ45-155毫米自行炮武器系统出口合同上签字
PLZ45-155毫米自行炮武器系统走出国门
作为总师的苏哲子深知完成这个外贸大单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为完成履约任务,时年61岁、已经退休、本该安享晚年的他,告别家人,只身来到北京,和团队成员一起,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外贸155毫米自行炮武器系统攻坚战中。“攻难关,破险阻,不畏难,不怕苦,一切为了155”成了155团队当年最响亮的口号。在兵器工业集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生产单位共同努力下,经过500多个日日夜夜的摸索苦干,苏哲子带领团队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武器系统设计定型的试验方法和规范,还在现场工作中不断改进和修订,最终完成了武器系统的科研定型,从技术上保障了武器系统批量生产和按时供货。同时,他积极协调参研部门,严格按照北约标准组织完成了操作手册和培训教材的审稿和定稿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对外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苏哲子他们终于递交了一份令某国满意的答卷。
2000年8月,用户国进行首次实彈射击演习,该国副首相兼国防大臣、总参谋长、陆军司令、炮兵司令,美国和英国军事顾问亲临演习现场。演习结束后,他们都给予了很高评价。第二天用户国所有报纸头条予以报道,产生极大影Ⅱ向。在外方第231期《祖国卫士》杂志上刊登的《向先进行列跃进的×××炮兵》的文章中,炮兵司令盛赞道:“中国炮是世界水平的先进的现代化火炮,使用灵活,行进轻便,导航、指挥和操作系统齐全,可在较短时间内为野战部队提供火力,同时可以不同射角、方位角进行准确射击,而且乘员可以在任何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安全作业。”
2000年11月,兵器部召开武器系统设计定型会,PLZ45-155自行炮武器系统被评价为:第一个集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自行化于一体的成套火炮武器系统,开创了火炮研制的新阶段,使我国地炮压制武器的研制由单一装备向成套设计、成套定型、成套装备的方向发展,对我国地炮压制武器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标志着我国地面压制武器系统的研制水平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2000年12月,外贸155自行炮武器系统第一营对某国成功履约。2001年,某国再次向中国订购了一个营的155武器系统。第二营的签订,奠定了我国在中东市场的军贸地位,打破了发达国家对中东军贸市场的长期垄断。
2002年,外贸155毫米自行火炮武器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PLZ45-155毫米自走炮
2003年,某国根据本国的经济和环境,提出外贸155自走炮武器系统第一营的需求。自走炮武器系统是一套数字化的轮式武器系统,保持了外贸155自行炮武器系统的火力性能,适当降低了武器系统的机动性。苏哲子继续担任该武器系统总师。该武器系统由自走加榴炮、侦察车、指挥车、气象雷达、侦校雷达、机械维修车、电子维修车、备件车、模拟训练系统、弹药系统以及50千米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组成。在苏哲子的亲自带领下,成功研制出辅助推进装置和液压自动操作系统,使火炮操作人员由原来的8人减少到4人,大幅度降低了炮手的劳动强度,实现了火炮驻锄的自动翻转、主副座盘的自动升降、火炮大架的自动开并、自动调炮和火炮自行等功能。这是当时世界上系统构成完整、技术先进的数字化自走炮武器系统。
2005年,苏哲子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攻坚不停,开展155火炮系列化发展之路
2005年至今,苏哲子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在外贸155自行炮、自走炮两个武器系统的基础上,注重技术成果共享,根据国际市场的差异性,支持研制了155型岸防武器系统。外贸155火炮在45倍口径的基础上又向两端延伸,研制了39倍口径155毫米轻型牵引炮、52倍口径155毫米车载炮和新一代52倍自行炮。
PLZ45-155毫米自走炮武器系统部分子系统。营(连)指挥车
PLZ45-155毫米自走炮武器系统部分子系统。侦察车
PLZ45-155毫米自走炮武器系统部分子系统。侦校雷达
中国AH1型155毫米自走型岸防加榴炮,红圈中的方向盘和下面的发动机使其具有行走功能
SH11型轮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
新一代外贸52倍口径155毫米自行火炮是作为外贸45倍口径155毫米自行炮的换代产品,也是继续扩大国际军贸市场的支柱产品。苏哲子继续担任该项目总师。该自行炮采用大功率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弹药自动装填和模块化装药系统、数字化火控系统、GPS/INS导航系统、车内双CAN总线信息平臺,通过各部分的有机配合,行成一个具有远程压制、精确打击、高效毁伤、快速机动、昼夜作战等能力的自行炮系统。
在岸防155武器系统研制中,在底凹、底排通用弹药的基础上又开发了155毫米直瞄反舰艇半穿甲弹、反顶装甲的底排子母弹、50千米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开发了适用于全装药发射的发烟弹、照明弹和烟幕弹,以及与155毫米各种弹药相适应的时间引信、触发引信和近炸引信等。为了弹药出口,开发了适用于北约标准的39倍口径155毫米M198和M109火炮的发射装药系统。目前,外贸155毫米火炮配备的弹药多达12-13种,包括精度更高的末敏弹。同时利用外贸155系列化产品的模块化成熟技术,开发了80千米273毫米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统,使军贸市场由一个国家逐步拓展到数个国家,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并创收了巨额外汇。
鞠躬尽瘁,为兵工事业无怨无悔
怀着对国防事业的满腔热情,苏哲子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十分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他常说:“实现国防强大,不仅要有高科技装备,更要有高科技人才。”他通过给研发设计人员压担子的方式,提升科研人员的技术前瞻性、设计能力、设计水平,按照设计师、主管设计师、主任设计师、总设计师的成长路线,构建阶梯式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目前,他培养的许多人已经实现了角色的提升,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科技带头人和武器系统的总师、副总师。他还把自己的学习资料和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编写成《新型地炮武器系统的工程实践》,以期能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从中获得思想和启迪。
如今,已经86岁高龄的他,仍坚持奋战在科研和生产一线。他认真研究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积极履行“国防科技中心智能兵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职责,为兵器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当好“智库”,并与企事业单位组建院士工作站,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人才培养。他力争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我们期待苏院士画出更多的现代兵器装备蓝图,取得更加辉煌灿烂的成就。
苏院士(左1)向中央军委领导汇报外贸产品
苏院士(中)深入车间,指导企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