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的路更好走了
2021-07-13邓苗苗
本刊全媒體记者 邓苗苗
从井冈山火车站到茨坪是一条蜿蜒的山路,车程约40分钟。与国内大部分山地景区一样,这条路平整干净、畅通无阻,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穿梭其上,沿路还有诸如“胜利的号角”雕塑的“打卡点”,吸引游客下车拍照留念。
这条路以前并不好走。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这里群山起伏,地势险要,在1927年至1930年的井冈山斗争时期,别说是通车,连人行走都十分艰难。到了冬天积雪难消,更是步履维艰。
这样险峻的地理条件一方面为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可另一方面,衣食保障等经济问题成为巨大的挑战,难怪会有“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描述。对此,彭德怀曾用“言之痛心,念之酸鼻”表达自己的感慨。
为了解决部队吃粮的问题,1928年底,红四军发起了全军的挑粮运动。从山脚到山上的五井,战士们与干部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反复丈量着这几十里坡高路陡、崎岖难行的山路,背上脚上磨起了泡,还编着顺口溜苦中作乐:“挑谷上坳,粮食有靠,为着伤员,不怕起泡。”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讲解人员告诉记者,在这条山路上,还留下了后人熟知的“朱德的扁担”故事。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茨坪时说:“今天的井冈山比38年前是大不一样了。上山坐汽车,住楼房,吃饭是四菜一汤,穿的是整齐干净的衣服。将来,井冈山和我们整个国家一样,前程是好的、光明的。”
当地人说,2017年井冈山正式脱贫“摘帽”,老区人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正是对革命先烈的告慰。如今,井冈山茨坪一片喧腾繁荣,看着宽阔的马路和熙攘的人群,很难想象当年在这里的战士们吃了多少苦、经历了多少困难,但在变化之中有一点大抵是相似的——一种积极昂扬的情绪。
现在的井冈山,萦绕着游客们的欢声笑语。他们自发地结伴唱着红歌,追忆当年艰苦奋斗的历程,歌颂革命先烈。身处其中,很难不被这样的情绪所感染。
有老战士曾回忆,“当时在井冈山的大会小会上都爱唱《国际歌》,甚至深夜开会,累了就唱上一段再接着开”,尽管条件艰苦,但“情绪是饱满的,精神是乐观的”。正如毛泽东所说:“大多数人是坚定乐观的,战斗力还是蛮强的。”这样的磅礴力量,与当下形成共鸣。
百年来,井冈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好走了,楼房修起来了,红米饭成为忆苦思甜的食物,革命豪情化作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今天再看井冈山精神,她有珍贵的历史回响,也有新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