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抗震柱的悬挑方案设计与安全验算
2021-07-13梅德磊
梅德磊
[上海奉贤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1499]
0 引言
悬挑施工技术现在已十分成熟,建筑结构与桥梁结构施工中应用广泛。但概览已公开文章内的悬挑架体验算,多数验算过程过于简化,读者复算校核较难。且现有工程中的现场布置状况大多与规范要求不符,缺乏相应理论计算支撑。少数工程师和学者对此做出相应理论补充,张伟等[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悬挑脚手架采用有限元计算,但荷载布置方式不明确,仅对悬挑主梁验算忽略了细部和结构承载能力。方光秀等[2]通过ANSYS分析,得出组合悬挑钢丝绳的变形特征,但整个计算过程未考虑风荷载效应,验算过程有所欠缺。傅宇等[3]通过应力实测与有限元分析对比,提出型钢变形导致结构重心前移增加变形,建议数值模型考虑相应折减。
1 工程概况
以上海奉贤区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中心为例,详细介绍主厂房烟气净化间内T型抗震柱的悬挑方案和安全验算过程。如图1所示,烟气净化间内+0.00 m~+50.00 m标高的主墙框架已完成,T型抗震柱+0.00 m~+30.00 m标高段完成。下阶段工作预采用悬挑方案建设+30.00 m~+50.00 m标高段。
图1 结构和悬挑布置(单位:mm)
施工计划从+30.00 m按结构层,逐层的梁柱共同浇筑至+50.00 m。其中,简化图的内墙结构有3根KZ-A钢筋混凝土柱,柱心间距6 000 mm,总高度均为50 m。沿高度方向每隔4~4.5 m为一层,每层柱间有2道L-A钢筋混凝土连接梁,由150 mm厚钢筋混凝土板连成小平台。T型抗震柱则是由顶部1根KZ-B钢筋混凝土柱和1道L-B钢筋混凝土联梁。混凝土C35保护层厚度30 mm,受力筋三级钢,箍筋一级钢,配筋参数见表1。
表1 混凝土结构主要配筋参数
2 型钢悬挑脚手架布设
2.1 悬挑型钢布置
烟气间内结构虽已完成,但内侧钢管脚手架和排架未拆除,悬挑次梁需穿过内排架搭设。如图2所示,拟定方案悬挑高度为20 m,T型抗震柱的内侧边0.4 m起,每间隔1.7 m搁置1根I16承力梁,共计3根,由两道压环钢筋固定在结构梁板上。阳角区域由预埋普通螺栓固定3根I16承力梁。
图2 脚手架斜撑布置
拉杆(φ25)由吊耳板和普通螺栓固定在柱内。型钢联梁均为C10a,型钢各项参数详见表2。I16与C10a交接处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C10a与L-A采用钢压环固定,如图3所示。
图3 悬挑型钢立面布置
表2 型钢各项参数
2.2 钢管脚手架参数
图1脚手架纵距分别有800 mm、850 mm、1 450 mm三种形式。沿步距方向每隔600 mm加密一道内、外横杆,外排立杆距离工字钢最外悬挑端为150 mm,内排立杆距离结构边为300~800 mm,斜撑布置如图2所示。每步通道板为钢笆片900 mm×800 mm,具体布置见表3。
表3 脚手架布置参数
3 数值模型与荷载组合
参考陈顺霖[4]和梅德磊等[5-6]对结构边界条件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数值模型分为结构简化模型和细化模型两类。拟用结构简化模型先计算出连接点的受力情况,再使用以平面单元建立的焊缝、耳板、螺栓等细化模型验算细部结构的承载安全能力。
3.1 简化模型与边界条件
以Midas Civil为基础,对已建成的结构梁、柱采用梁单元模拟,已建成结构板采用带厚度板单元模拟。考虑混凝土养护与施工进度时间差,对悬挑位置的结构梁端部释放平面弯矩约束,以增大结构变形系数,其他梁柱节点均为刚接。
悬挑结构中,搁置主梁I16采用梁单元,与已建成混凝土结构梁采用刚性连接简化压环钢筋构造,刚节点交叉分割结构梁单元,从而适应性拟合变形特征;阳角区悬挑主梁I16在结构端部节点与结构柱节点采用刚性连接简化螺栓构造。拉杆暂时忽略花纹螺杆特征,其与型钢在端部连接为环式,杆件内部扭转应力较小,可采用桁架单元简化模型。C10a型钢联梁与I16采用相同单元,连接处为焊接简化为刚性连接,不同点在于脚手架底部与槽钢的交叉节点需释放平面弯矩约束,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脚手架底部弯矩约束释放
钢管脚手架中,杆件均采用一般梁单元,钢篱笆采用无厚度板单元。横杆与纵杆实际是普通扣件连接,整个架体搭设完成后为超静定结构,纵、横杆件的交错节点可等效为刚节性连接。预新建的四层结构中,T型结构梁的两个角点分别增设两根φ42×2.5的杆件与脚手架体相连,并释放竖向约束,用于获取风荷载下连墙件水平面内受力参数,不参与架体竖向受力计算。
3.2 荷载组合
根据材料供应厂家出具产品相关文件,钢篱笆自重为0.1 kN/m2。由于钢篱笆采用无厚度板单元,需附加板单元压力。如图5所示,挡板自重0.17 kN/m2按每步综合折算至脚手架内圈的梁单元上,搭设结构为T型的挡板宽度分为300 mm和800 mm两种,对应等效梁均布荷载为51 N/m和136 N/m。密目网自重0.01 kN/m2按每横杆综合折算至脚手架外圈的梁单元上为6 N/m。施工作业限定仅一层,在最顶层脚手板上施加0.3 kN/m2的板单元压力。考虑杆件连接扣件自重和架体搭设存在缺陷,所有钢材自重取1.3倍放大系数作为变形补偿。
图5 挡板等效梁单元荷载布置
如图6所示,风荷载以脚手架X轴方向,折算至最外侧立杆上。据规范[7]给定公式,按围护结构计算风荷载ωk=βgz×μsl×μz×ω0。本工程为上海地区,取基本风压ω0=0.4 kN/m2。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结构最低点、最高点为离地面30 m、50 m,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分别取μz=1.39、1.62。风荷载局部体形系数查表得μsl=1,两处阵风系数均取βgz=1。经计算,沿X轴向立杆底部(和顶部)风荷载等效梁单元梯形荷载端点值分别为222.4(259.2)N/m、511.6(712.8)N/m、525.5(729.0)N/m、472.6(550.8)N/m、472.6(550.8)N/m、472.6(550.8)N/m、472.6(550.8)N/m,236.3(275.4)N/m。
图6 风荷载计算及布置
荷载施加时已对自重选取1.3倍放大系数,文献[7]中荷载组合作用规定,对钢制结构自重、脚手板等效自重、挡板等效自重、密目网等效自重、施工荷载、风荷载,可重新分别设定组合系数为:1.0、1.0、1.0、1.0、1.0、0.84。
3.3 细化模型与边界条件
吊耳板细化模型分连墙端和拉杆端两类。两类均采用平面板单元作细化计算,校验钢板、焊缝、螺栓和墙体局部破坏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依据简化模型计算结果给定螺栓的受力。
连墙端最左端由100 mm宽C35混凝土板单元内插四根φ17.65的Q235普通螺栓,如图7(a)所示,混凝土板单元左侧节点采用刚接边界,用于拟合整体结构。螺栓右侧固结中心带空洞的12 mm厚Q235钢板,空洞中心为一根φ17.65的Q235普通螺栓。由于螺栓与钢板实际以挤压受力为主,在空洞中心的螺栓与钢板节点采用刚性平面连接,如图7(b)所示。材料参数见表2、表4。
表4 吊耳板参数
图7 吊耳板细化模型
型钢端模型与连墙端类似,不同点在于,钢板左部中心部分需内切宽度25 mm、深度60 mm单元,用于模拟拉杆,且在切除单元边部建立焊缝单元,如图7(c)所示。仅对螺栓端部施加刚节点边界条件,由于拉杆端无弯矩约束,螺栓总是与钢板在+Y轴向挤压,因此螺栓+Y轴向的节点与钢板对应节点刚接。
已建成结构承载架体能力计算中,使用XTRACT建立梁柱平面模型,材料等级见表1。计算分析设计图纸中的结构梁柱能力极限,结合Midas Civil计算结果,判定结构是否安全。保护层混凝土采用非约束本构模型,参数如图8所示。如图9所示,核心混凝土本构强度依据截面及箍筋参数软件计算,混凝土均不考虑抗拉能力,建成后梁柱模型如图10所示。
图8 非约束混凝土本构参数
图9 核心混凝土强度计算参数
图10 梁柱结构平面细化模型
4 有限元安全验算
4.1 悬挑型钢架体验算
(1)I16型钢安全验算
如图11、图12所示计算分析结果得,I16型钢应力集中点均处在锚固点部位。型钢内部最大应力σmax=65.5 N/mm2≤[f]=215 N/mm2,符合要求;最大剪应力τmax=12.5 N/mm2≤[τ]=125 N/mm2,符合要求;外伸端出现最大位移,最大位移νmax=6.9 mm≤[ν]=la/250=1750/250=7 mm,符合要求。
图11 I16型钢有限元分析应力结果
图12 型钢有限元分析位移结果
(2)C10a联梁安全验算
如图12、图13所示,C10a联梁应力集中在与已建成结构的钢压环部位。联梁最大应力σmax=65.97 N/mm2≤[f]=215 N/mm2,符合要求;最大剪应力τmax=15.0 N/mm2≤[τ]=125 N/mm2,符合要求;最大位移νmax=6.97 mm≤[ν]=la/250=1750/250=7 mm,符合要求。
图13 C10a联梁有限元分析应力结果
4.2 脚手架杆系验算
(1)横杆安全验算
如图14所示计算结果得,横杆最大应力σmax=117.0 N/mm2≤[fL]=205 N/mm2,符合要求;最大剪应力τmax=12.1 N/mm2≤[τ]=125 N/mm2,符合要求;最大 位 移 νmax=4.3 mm≤[ν]=min[l/150,10]=min[1450/150,10]=9.7 mm,符合要求。
图14 横杆有限元分析结果
(2)立杆安全验算
如图15所示分析结果得,立杆最大应力σmax=154.7 N/mm2≤[fL]=205 N/mm2,符合要求;最大剪应力τmax=9.8 N/mm2≤[τ]=125 N/mm2,符合要求;最大位移νmax=4 mm≤[ν]=min[l/150,10]=min[600/150,10]=4 mm,符合要求。
图15 立杆有限元分析结果
最大轴向压力Pmax=σmax×As=32.8 kN,立杆临界压力为Fcr=(π2EIz)/(μl)2。简化模型中立杆两端固结应取压杆长度系数μ=0.5,但为提高压杆稳定验算标准,柔化脚手架杆系,立杆两端按铰接方式计算取μ=1。临界压力Fcr=(3.142×2.06e5×1.08e5)/[1000×(0.5×600)2]=61 kN>Pmax=32.8 kN,最大轴力小于临界压力,满足压杆稳定性要求。
(3)扣件抗滑验算
由图15可知,杆系水平向最大剪力分别为FX=0.94 kN、FY=2.07 kN,扣件抗滑承载力Rmax=1.1[FX,FY]max=2.28 kN≤[R]=0.9×8=7.2 kN,符合要求。
(4)拉杆及花篮螺栓验算
图16中拉杆最大轴向拉力Ns=26.3 kN,最大应力σmax=53.6 N/mm2≤[fL]=205 N/mm2,满足要求。花篮螺栓内应力σ=Ns/(π×de2/4)=26.3×103/(π×222/4)=24.2 N/mm2≤[ft]=170 N/mm2,满足要求。
图16 拉杆有限元分析结果
(5)斜杆验算
斜杆σmax=44.3 N/mm2≤[fL]=215 N/mm2,符合要求。τmax=3.4 N/mm2≤[τ]=125 N/mm2,符合要求。νmax=4 mm≤[ν]=min[l/150,10]=min[(600×20.5)/150,10]=5.7 mm,符合要求。
4.3 细部验算
(1)吊耳验算
在连墙端耳板模型中,将Ns沿X和Y轴分解,空洞螺杆中心施加荷载Fx=21.28 kN、Fy=10.12 kN。在型钢端耳板模型中,空洞螺杆中心施加荷载Fx=26.3 kN。计算结果如图17所示。
图17 两类耳板有限元分析结果
Be=2t+16=40 mm≤b=50 mm,4Be/3=53 mm≤a=65 mm,满足耳板构造要求。
连墙端耳板,孔净截面处最大应力σ=90.2N/mm2≤fd=205N/mm2,满足要求。端部劈开强度σ=141.6N/mm2≤fd=205 N/mm2,满足要求。剪应力τ=77.7 N/mm2≤fv=125 N/mm2,满足要求。
型钢端耳板,孔净截面处最大应力σ=150.4 N/mm2≤fd=205N/mm2,满足要求。端部劈开强度σ=96.5N/mm2≤fd=205 N/mm2,满足要求。剪应力τ=82.9 N/mm2≤fv=125 N/mm2,满足要求。
(2)焊缝验算
细化模型计算结果如图18所示,型钢端的拉杆与耳板的焊缝最大剪应力τf=82.9 N/mm2≤ffw=160 N/mm2,符合要求。由于连墙端耳板垂直布置,钢板端部劈开强度即为T型钢板焊接缝剪应力,连墙端的拉杆与耳板的焊缝最大剪应力τf=141.6 N/mm2≤ffw=160 N/mm2,符合要求。
图18 焊缝剪应力云图
(3)螺栓验算
如图19所示,型钢端的普通螺栓最大剪应力τ=82.9 N/mm2≤fvb=140 N/mm2,满足要求。连墙端最大剪应力τ=77.7 N/mm2≤fvb=140 N/mm2,满足要求。
图19 连墙端、型钢端螺栓细化元分析结果
(4)钢压环验算
依据规范[8],拉环压入楼板下层钢筋,两侧搭接长度30 cm,吊环允许拉应力[fh]=0.85×65=55.25 N/mm2,压环拉力N由简化模型得。C10a锚固点压环钢筋受力σ1=γ0N/[4π(d/2)2]=1×4 309/(4×3.14×82)=5.3 N/mm2≤[fh],符合要求。I16锚固点压环钢筋σ2=1×52.3/(4×3.14×82)=0.07 N/mm2≤[fh],符合要求。
4.4 结构承载能力验算
(1)结构柱承载能力验算
经XTRACT分析得出KZ-A与KZ-B轴力-弯矩曲线。Midas中KZ-A最大轴力Pmax=1.7e7N;Mxmax=8.6e4N·m;Mymax=4.7e4N·m;KZ-B的Pmax=1.3e6N;Mxmax=4.7e4N·m;Mymax=3.1e4N·m。在轴力-弯矩曲线中以轴力值为界限,截取Mx-My平面,得到结构柱抗弯能力曲线,如图20所示。KZ-A与KZ-B结构柱在悬挑架体总荷载作用下,两方向弯矩需求值被能力曲线包络,满足要求。
图20 KZ-A与KZ-B柱的抗弯能力-需求曲线
(2)结构梁抗弯能力验算
梁受弯状态考虑最不利加载方式,即沿矩形截面对角线方向,由外向内逐步增压,XTRACT分析得梁弯矩-曲率曲线。L-A跨中最大弯矩为Mxzmax=(Mx2+Mz2)0.5=(1052+2.692)0.5=105 kN·m。同理,L-B跨中Myzmax=111.6 kN·m。分别对L-A和L-B弯矩-曲率能力曲线作双折线拟合,以梁跨中最大叠合弯矩为结构承载需求,将曲线绘制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21所示。L-A与L-B结构梁在悬挑架体总荷载作用下,变形曲率均未达到结构屈服曲率,即结构处于未开裂弹性状态,满足要求。
图21 L-A与L-B梁的弯矩-曲率对比曲线
(3)结构局部破坏验算
简化模型计算中,混凝土最大剪应力为τjmax=0.26 N/mm2≤[τ]=3.2 N/mm2,满足要求。细化模型中螺栓端部对混凝土最大挤压应力为τxmax=(5.7/17.6)=0.32 N/mm2≤[τ]=3.2 N/mm2,满足要求。
5 结语
(1)全面考虑各类荷载作用下,通过简化和细化模型的有限元计算,充分证明拟定悬挑方案符合力学承载要求。
(2)分析数值计算结果,架体局部最大悬挑跨度达到1.75 m,超过规范要求。但各杆系与型钢承载能力仅发挥约30%。除螺栓、耳板和焊缝达到70%左右利用率,其他局部材料特性未能充分利用。
(3)已建成结构的截面分析中,悬挑架体对结构影响较小,结构总体处于弹性阶段,无裂缝发展迹象。在施工中,建议着重考虑压环和螺栓接口的局部破坏,适当增加锚固材料强度和锚固深度。
(4)悬挑架体设计时,若增大架体杆件连接材料强度,可适当增大钢管布置间距,减少材料使用,提高钢管和扣件周转率,降低施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