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在预防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2021-07-13周芬张艳管义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颅脑血栓下肢

周芬 张艳 管义祥

年龄、血压、卧床时间、肢体活动等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颅脑损伤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行动不便,因此,预防静脉血栓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1]。除患者个人因素外,护理工作经验不足及其他原因也会提高静脉血栓的风险,应当引起重视,术后护理措施有待进一步改进[2-3]。“破窗效应”指的是如果被打破的窗户没有得到及时维修,那么人们某种程度上会倾向于继续打破其他的窗户,它强调的是创建良好环境的重要性,近年来也广泛应用于管理领域[4-5]。为进一步提高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我们将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满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96例,纳入条件:确诊为颅脑损伤;意识清醒、认知能力正常;依从性良好;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系统性疾病;临床资料不全;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23~73岁,平均43.65±10.37岁;住院时间38~105 d,平均46.68±8.95 d;疾病类型:脑挫伤8例,颅底骨折4例,高血压脑出血7例,急性硬膜外血肿11例,颅内血肿12例,其他6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21~69岁,平均42.97±11.04岁;住院时间40~102 d,平均48.46±9.14 d;疾病类型:脑挫伤6例,颅底骨折6例,高血压脑出血8例,急性硬膜外血肿12例,颅内血肿10例,其他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身体护理、康复锻炼等,干预时间为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破窗效应”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成立干预小组 以护士长为组长,10名资深护理人员为组员。小组开展讨论会,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列举造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因,组长进行记录总结。①护理人员因素。部分护理人员操作不成熟、不规范,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充分,自身预防意识薄弱;②医师因素。医师在手术或穿刺过程中误伤静脉内膜;③患者自身因素。颅脑损伤患者长期卧床、行动不便,对健康宣教及医嘱不够重视,依从性不高。

1.2.2 树立防范意识

(1)制度完善:①完善风险评估,制成手册形式下发相关工作人员;②优化管理流程,明确各级责任,实行抽查方式;③制订应急预案,养成慎独思想,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2)技能培训:小组组织专家对所有人员进行讲座培训,要求人人参与,并进行每月考核。保证所有涉及人员技能合格,倡导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氛围。对于考核不通过者进行额外培训。

(3)加强宣教:①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普及临床症状,增强其个人防范意识;②指导患者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水保持排泄通畅;③叮嘱患者若发现疑似症状及时通知医师。

(4)静脉保护:①尽量选择颈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方留置导管,避免下肢动脉穿刺;②若有输液尽量选择上肢;③尽量选择上肢采血,提高穿刺准确性,保护静脉内膜。

(5)体位调整:①对于长期卧床及行动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其更换卧位,每2 h翻身1次;②对于情况较好者帮助进行适量下肢活动,常规抬高约25°。

(6)统一标准:统一采用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Autar)进行风险判定,根据患者实际得分针对性实施干预措施。

1.2.3 强化整体意识 ①干预过程中注重细节和薄弱环节,杜绝微小疏忽,做到零缺陷;②发现“破窗”后及时修补,挽回局面,防止事态恶性发展,塑造良好的整体氛围;③增强护理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并辅以奖励机制。对于及时“修补”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

1.3 观察指标

(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统计两组干预1个月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例数,计算发生率。判断标准:小腿腓肠肌肿胀、皮肤温度升高、按压疼痛;血液D-二聚体>0.5 mg/L;下肢静脉造影出现闭塞/中断、充盈缺损等症状。

(2)生存质量: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6],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生存质量。SF-36包含8个维度36个条目。各维度按百分制计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1个月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SF-36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破窗效应”理论对预防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意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的是血液在深静脉内出现凝结,阻塞血液回流引起静脉壁炎症改变,多发生于四肢,以下肢最为常见,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7]。颅脑损伤患者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本身就具有较大的血栓风险,若出现护理失误便极易导致血栓形成,影响患者康复[8]。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点在防不在治,有效的预防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9]。常规护理中往往无法控制其发生率,这也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的重要原因,增加了患者的生理及经济负担,但通过特殊的管理措施却能有效改善这一问题[10]。“破窗效应”理论的应用,明确了“破窗”的不利影响,能强化所有干预人员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并通过及时修补“破窗”确保整体干预水平不出现负增长,对保障实施效果具有积极意义[11-12]。

3.2 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除患者个人因素外,干预水平也是血栓发生与否的重要因素,甚至更为相关[13]。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改善预后。可能是形成小组的工作模式更有利于高效管理,前期小组开展讨论会明确潜在诱因,找出风险所在,极大提高后期干预的准确性和针对性[14-15]。其次,在树立防范意识阶段完善制度是确保实施水平的基石,技能培训、静脉保护、体位调整都是从干预人员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措施干预,加强宣教与联合患者一起,双向预防,因此能有效减少以至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6-17]。

3.3 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SF-36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康复。原因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优化其生理、心理状况,因此生存质量受正面影响较干预前有极大提升[18]。另外,观察组的干预措施注重营造整体的良好氛围,积极预防、及时挽救,患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出现安心的潜意识,自身也更加愿意主动参与、更多交流[19-20]。这样不仅能使干预人员及时掌控患者状况,而且有利于优化护患关系,这是这种干预方式的另一处价值所在[21]。

综上所述,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颅脑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