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战略意义和对策
2021-07-13陈均建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改革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全球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使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发生了既深刻又复杂的变化。在新形势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政治观的积极教育,不仅对我国实现强国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而且为促进我国各项战略发展规划措施的有效落实提供了人才支持。因此,本文针对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战略意义进行全面探究,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对策进行系统梳理,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战略意义;有效对策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政治主流始终保持在积极向上的乐观状态,对党和国家的领导充满信心,不仅能够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还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提供积极支持。在此过程中,主动要求入党的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对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具有高度认知。加强对大学生政治观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控,强化大学生政治观教育质量,是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与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具有密切关联
一个具有长远发展目标的民族,能够始终将关注焦点集中在青年群体身上,一个具有长远发展目标的政党,能够始终将青年群体作为促进历史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政治观的教育力度,使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积极引导下,遵循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借助政治观教育使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是一项促进党的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大事。
(二)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在现代化社会,教育工作具有的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既要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又要为增强国家经济竞争能力培养专业人才;第二,既要为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提供服务,又要为促进不同群体之间互相沟通与理解创造有利条件;第三,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服务。我国高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大量有文化、有思想、有纪律、有道德、综合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二者具有的目标高度一致,都对培养大学生政治观提出了严格要求。
(三)政治观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
引导大学生将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既要虚心接受学习科学文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觉悟。使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成为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而这些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就是良好的政治素质。培养大学生政治观,使其能够掌握基本政治知识,对社会发展建立自身独到的见解,拥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在政治方面形成自我认知,对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现象表现出高度关注和积极的参与热情[1]。
二、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课堂教育有效性,提高大学生对政治观相关理论的正确认知
积极把握大学生理解能力较强、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速度较快等特征,确保开展的政治理论教育能够始终以引导性和启发性为核心。以开放式提问代替传统封闭式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认知对相关问题作出回应,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得到全面激发,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政治鉴别能力和敏锐性。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政治理论教育新渠道、新思想、新方法的积极开辟,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现象进行讨论与互动[2]。
(二)积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群体教育的作用与价值
由于受到自身心理特点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群体极易形成“群体性思维”和“群体性情绪”,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是强化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对策。通过树立典范和榜样,确保模范带头人物的引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群体教育的主要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为了有效实现这个目标,要对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明确、政治鉴别能力较高、组织纪律严明先进大学生进行积极挖掘,以模范行为和先进思想态度,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观[3]。
(三)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政治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确保大学生具有的积极作用能够在政治生活中得到充分发挥,应该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特征,为其提供大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机遇。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共青团以及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各项政治性活动,使大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升;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以当今社会现象为主题的讨论活动,使大学生的政治热情与政治实践得到充分整合,以现实、理智、科学为基础,实现大学生的政治追求[4]。
(四)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要具备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始终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原则,具备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和创新精神。对新形势背景下,大学生在建立政治价值取向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进行不断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大学生政治观发展趋向进行指引;大学生还要对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充分掌握,提高自身网络素质的同时,对新途径、方法进行探索[5]。
结束语:
加强对大学生政治观的教育力度,不仅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且也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客观要求,更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强课堂教育力度,使大学生对政治观相关理论的认识更加明确,将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群体教育具有的作用充分发挥到实际。通过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有效实现强化大学生政治观教育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万明龙.“三全育人”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的思考[J].教育研究,2021,4(8):94-97.
[2]陆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评《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路径与载体》[J].教育发展研究,2021(6):65-68.
[3]张冶,马梦瑶,刘扬,等.高等院校运用校史资源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模式的探索——以河北医科大学为例[J].科技风,2019(22):37-39.
[4]卢彤菲.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9(9):50-52.
[5]赵秀红,林焕新.全国各地推荐大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综述[N].中国教育报.2020.3.18.
作者简介:陈均建(1989年7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四川省彭州市)。学历本科,单位(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四川省眉山市,邮编620000),研究方向 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