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传统年俗调查报告
2021-07-12郭建华
郭建华
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与社会观念深层内涵的显性表现,很多民俗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持续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文章以时间为序,对张掖农村过年时的传统习俗和禁忌作了简要报告,希望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张掖传统的“年”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这一天还要用面做各种样子的腊八饭,有猫耳朵、刺儿子、面旗旗等,民间还有背腊八冰的习俗,人们从涝池里将冰块敲下来,背回自己家里,将冰块放在粮仓、房屋还有牲畜的圈里,寓意来年五谷丰登、牛羊满圈。人们还会将腊八冰放在水桶里,让其自然融化,腊八冰融化之后的水可以直接喝。
所谓“腊八过了就是年”,吃了腊八粥,背了腊八冰,张掖的年味也渐渐浓起来了。张掖人会赶在腊月二十三之前将自家房子打扫一遍,养牲畜的,会提前将牲畜的饲料准备好,在传统的年俗中,不过正月十五是不能干活的,所以要提前准备。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所有在外地的人,能赶回家的要尽量赶回家,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汇报情况,同时带来下一年的粮食,如果没到家的话,灶王爷会少报一个人的粮食。这一天,老人会让小孩早早地起床,去家里的草房抓一把干青草放到已经摆在香案上的碟子里,并在青草上撒上由玉米面、豆子面混合的饲料,然后去水缸里舀一碗水也放在香案上。准备好这些后,早饭也好了,全家人吃早饭前要先将第一碗早饭放到香案上。再准备一杯茶,这茶是有讲究的。要将红枣放在火炉上,炙烤至有焦香味,然后将烤焦的红枣放在小茶壶里,配以茶叶、白糖熬煮至有茶香溢出,然后倒一杯并将茶水放在香案上,由家里的嫡长子去上这一天的第一炷香。当然,香案上已经放着印有灶王爷骑马图案的黄纸和水果、灶干粮、灶马糊子等。据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各家的灶王爷都会上天庭汇报情况,并且会带着玉帝赏赐给各家的粮食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回来,之前准备的水和饲料,都是给灶王爷的马准备的。传说灶王爷的马吃得越多越好,马的速度和耐力会越好,会比别的马跑得快,这样自家的灶王爷会比别家的灶王爷提前到,会让自家的灶王爷有面子,这样灶王爷会拣好听的话给玉帝说。至于香案上的茶水和灶干粮、灶马糊子、水果,都是给灶王爷准备的,灶干粮和灶马糊子,都是提前做好的,灶干粮形状类似于饼子,不过比平常吃的饼子要小很多,大概有银元大小,而灶马糊子,类似于包子,不过会在包子边上塞上红枣,馅则是红糖,据说吃了灶马糊子,灶王爷的嘴会变得特别甜,这样到了天庭会说好话不会说坏话,可以让帝心大悦,这样玉帝会给更多的赏赐。这一天傍晚做好了晚饭后第一碗饭同样是要上香案的,嫡长子依旧会点上三支香,等到香烧完,就要送灶王爷了。这时候男主人会在院子里放一堆柴火,将香案上的东西放在柴火上,同时将印有灶王爷的黄纸也放在柴火上,然后在上面放三支香,再放上一纸黄表点燃,同时男主人和女主人会带着孩子跪在火堆旁,男主人会率先开口:“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了,灶王爷要上天了,上天后好话多说,坏话少说,多带点粮食回来。”如果家里添了新丁,男主人会继续说:“今年家里又多了一张嘴,希望灶王爷多带一口的粮食。”说完这些,柴火也烧得差不多了,这时,家里的嫡长子会拿出一串鞭炮,用火堆上的火点燃,这是所谓的送灶王爷一程,据说鞭炮越响,灶王爷的马跑得越快。
腊月二十四,族里有话语权的男人们会张罗杀年猪的事情。年猪会早早地准备好,男人们约好将年猪送往屠户家,年豬进门前,会在身上绑一条红被面,即为挂红。有专门的妇女端着撒了盐的盆接猪血,等着做血豆腐,同时,屠户会在早已烧好热水的大锅里将年猪褪毛,然后剖肚、洗肠、割肉一气呵成,这时候家里的女主人会上前挑选自己中意的猪肉,但是谁都不会去拿猪头和猪肚,因为它是屠户的“工资”,大家嘻嘻哈哈地将年猪分完就三三两两地回家了。家里有羊有鸡的,会自己杀鸡宰羊。转眼就到腊月二十七了,这一天,人们会去赶集,男主人买春联、门神、鞭炮、灯笼、彩旗、中国结、香烟等东西,而各种调料及蔬菜、粉条、豆腐、瓜子、花生、饮料、水果等都是女主人的任务。腊月二十八这一天,族里能干活的男人们将自己买的灯笼和彩旗挂到街上,女人们则开始收拾买回来的蔬菜、粉条等东西。
腊月二十九,女主人按照不同的烹饪方式将先前准备好的肉处理、加工。腊月二十九这一天是除夕的前一天,这一天,张掖人要祭祖上坟。这一天张掖人还要炸油果。油果是张掖人对过年时用来招待客人的炸制食品的总称。炸油果一般包括炸制油果子、油棒子、糖花子等。张掖人炸油果子前有一个准备工作必须做,就是要用面做一个小小的娃娃,炸一下后把它夹在油锅边上,据说是用来看油锅的,油炸娃娃会让油果子不被炸焦,油炸娃娃做好后,就可以炸了。炸好的油果子酥脆香甜,花色多种多样,油果子的味道总令人念念不忘,因为它是年的味道。
接着就是大年三十了。这一天早上,男主人会带着孩子们贴春联。下午女主人开始包饺子。张掖传统的饺子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饺子在于它的馅,张掖传统的饺子馅是用肉丁做的。当然,大年三十晚上的第一碗饺子同样要上香案,依旧要上香,在香烧尽后,就该接灶王爷了。据说这个时候灶王爷已经打好粮食等着回家了,男主人会按照腊月二十三的东西准备,不过画上的灶王爷是满载而归的,最后依旧要放一串鞭炮,给灶王爷接风洗尘。接完灶王爷,男主人会带着嫡长子去种田的地里烧纸,将祖先请回家过年。到地里后,将一堆麦秸秆放在地上,分成两小堆。一堆是给祖先的,一堆是给那些无人烧纸的野鬼的。烧纸讲究选用一些额度比较小的冥币以及金元宝和金条模样的纸块。要先给自家的祖先烧,说一些告知祖先马上过年了要请祖先回家过年之类的话。之后点燃另一堆,是给那些孤魂野鬼烧,还说一些话语,大概是“马上要过年了,我带着小辈给各位烧纸了。车碾的、马踏的,没人烧钱挂纸的,都过来拿点钱,过年了,吃点好的,穿点好的。”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们认为这样那些孤魂野鬼就不找麻烦了。烧完纸后还要放一串鞭炮。一是给祖先接风,一是为了吓唬那些贪婪的孤魂野鬼。之后要直接回家,哪都不能去,据说现在自己身后跟着自己的祖先,要将祖先请回家。回到家后,孩子们就叫喊着要放鞭炮了。放完鞭炮,大人们张罗着小孩进屋。屋里已经烧好了热水,将小孩放在浴盆里,小孩的嬉闹声、大人带着爱意的责骂声、电视机春节联欢晚会的歌声,奏成了人间的天伦之曲。之后就要张罗守岁的事情了。将瓜子、水果还有小菜放在桌子上,大家坐在一起,笑着说着一年的收获。等到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嫡长子会将一串鞭炮在自家的院子里点燃。噼噼啪啪的声音,在全村响起,顿时一片热闹。放完鞭炮,孩子们一般熬不住困意,先睡了,女主人将新衣服放在孩子床头,然后去收拾卫生。
大年初一,孩子们早早起床,父亲会带着儿子去香房给祖先们拜年。先给祖先拜,接下来是给父亲的爷爷拜,说一个名字磕一个头。做完这些,父亲会让嫡长子去大门外放一串鞭炮。然后带着儿子去族里挨家挨户地拜年,见面先问过年好,然后作一个揖。从族里辈分最大的人家开始拜年直到最后一家,拜完年差不多就中午到下午了。回家吃点饭,就开始张罗着走亲访友了。一般来讲,大年初一要去孩子的外公外婆家,从初一到初十,不是走亲访友,就是在家招待客人。这高高兴兴过大年,很快就赶着“年”尾巴了。正月十五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挂着花灯。但过了正月二十张掖的“年”才算是过完整了,正月二十这一天张掖要吃煎饼,据说与女娲补天有关。
现在张掖的年与传统的年相比,体现出了与时俱进和移风易俗。首先时间短了。过去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到正月二十,甚至到二月二,现在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五,最多到正月十五。二是程序简化了。如腊八、祭灶等一些祭祀礼仪几乎不再延续,许多禁忌也被现代人忽略。三是由传统的祭祀性转向娱乐性。现在,从除夕开始,不少人举家出游度春节黄金周了。
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蕴含着深厚人文情怀的年俗“年”文化,是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传统年文化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对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年俗年文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作者单位:陇东学院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