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生成
2021-07-12李伟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最早阐释和论证共产主义思想的经典文本。马克思以解答“历史之谜”为线索,以解析“异化劳动”为源头,以剖析“私有财产”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层层递进,创造性地构建出一个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完整思想体系,鲜明透彻地完成了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生成的逻辑论证,找到了一把解答“历史之谜”和通往人类社会最终归宿的密钥。读原著、学原文、追本溯源,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真谛;悟原理、求真理、继往开来,才能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魅力。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早期共产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06-0108-06
基金项目:2021年郑州市教育局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郑州市民办高校思政课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SZK036)。
作者简介:李伟(1987-),女,河南开封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学。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生成的理论源头,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因历史局限《手稿》一定程度上还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已清晰地完成了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逻辑生成。
一、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生成的逻辑前提
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有其充足的逻辑前提:特定的历史背景、充实的思想理论积淀和严峻的社会现实实践需要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是对现实批判、反思、继承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反思与批判
马克思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推动了德国哲学的巨大进步。马克思的《给父亲的信》就是青年马克思走进黑格尔思辨哲学的“自白”,无论是马克思的早期诗歌还是博士论文,都能看到黑格尔理性主义的影响。黑格尔的辩证法成了马克思辩证思想的直接来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他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借鉴:“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有些地方我甚至賣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1]22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实在的科学”[2]200。可见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之大。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通过参加现实的政治斗争,开始关注普通民众的利益和呼声,反映在思想上,表现为对黑格尔理性主义的质疑与反思。特别是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更是直接颠覆了马克思曾经的世界观,现实生活的拷问推动了马克思的研究转向,加之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助力,马克思渐渐远离神秘化的唯心主义,将研究领域转移到了现实的市民社会,想为国家和法找到现实的根据。《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将批判的矛头转向德国社会。其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就是从法哲学和政治国家的角度对德国现实进行批判的直接证明。随着研究的深入,仅仅从法哲学和政治国家视角对德国现实社会进行批判已显得力不从心,现实需要马克思必须由抽象思辨转移到具体的经济问题之中,“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3]591。马克思找到了社会批判的直接入口——国民经济学,并从中找到“私有财产”这一违背人性的根源。由法哲学转移到政治经济学,是对德国古典哲学借鉴、反思和批判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研究领域的重大转向,为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二)对不同形式共产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在《手稿》笔记本III中就笔记本II第XXXIX页所作补充的《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论述中,对不同形式的共产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为早期共产主义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马克思鲜明指出,其实质是“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2]183。一方面,“把不能被所有的人作为私有财产占有的一切都消灭”[2]183,由此推出只要将私有财产平均分配实现均等化就能解决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而为了实现更加的均等可以“用强制的方法把才能等等抛弃”[2]183。很明显,这是对私有财产的直观否定和平均分配,甚至主张抛弃天赋、否定人的特殊性,期望“资本家”普遍化,人人都可成为“资本家”。这种共产主义对“物质的直接占有是生活和存在的唯一目的”[2]183, 私有财产中物质财产层面的无限扩大完全遮住了人的层面,认为“私有财产关系仍然是共同体同物的世界的关系”[2]183。显然,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只是荒谬地将私有财产普遍化,看不到私有财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如何实现普遍的私有财产来反对私有财产?实行公妻制,“把妇女变成公有和共有的财产”[2]183。马克思毫不掩饰地直接指出:“公妻制……粗陋的和毫无思想的共产主义的昭然若揭的秘密。”[2]183显然这种共产主义只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没看到人具有的社会性才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世界的抽象否定……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2]184。毫无疑问,必须对这种简单状态的历史倒退进行彻底的批判。由此,马克思得出:“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2]183马克思直接指出这种共产主义的本质,其粗陋性显而易见,对私有财产的产生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结果并没有真正触及,更看不到只有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扬弃,才能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对“按政治性质是民主或专制的共产主义”“废除国家的共产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对此进行论述的较少,他认为:“这两种共产主义都已经认识到自己是人向自身的还原或复归,是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2]184显然,这两种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理解均提升了一个层次,已经由物质层面跃进至人的关系层面,相较于前一种共产主义已具有较大进步,但只是理解了私有财产的概念,“还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2]185。马克思对私有财产并非全盘否定,私有财产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推动作用,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在不了解人性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解决人的问题的种种方案势必“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2]185,无论是依靠国家的力量建立共产主义,还是简单地将建立共产主义寄托在国家的消灭上,其结果都注定是“乌托邦”。
(三)亟待解决的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
资本主义的财富越增加,人的尊严和价值遭受践踏的程度越高,“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2]156,这一特殊的社会现实困扰着马克思,马克思开始为解决“人”的问题进行不断探索。他先与青年黑格尔派同行对宗教进行批判,把人由虚幻神秘的天国神学拉回到了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继而,现实世界的“物质利益难题”让他再次退回安静的书房,试图从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然而他发现“法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3]591。所以他在根本上驳斥了布鲁诺·鲍威尔把人的解放归为宗教解放的荒谬观点;接着他在实践中开辟解决“人”的问题的路径,试图找到造成资本主义不合理现实的根源,为人的解放事业寻找新路径。
从《手稿》看来,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马克思所批判的不同形式的共产主义社会,都无法摆脱“人”的问题的困扰:工人赤贫;资本家虽然物质富有,但已变成了资本增值的工具,精神极度贫乏;人与人之间关系对立等等。社会理论家们也在寻找解决人的解放的途径和方法,但均不彻底。糟糕的社会现实呼唤新理论的诞生,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为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青年马克思以解放人类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实现人的解放的伟大事业。
二、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生成的理论演绎过程
马克思以“历史之谜”为线索,充分解析“异化劳动”,仔细剖析“私有财产”,充分论述了共产主义是解决“人”的问题的根本途径,层层递进,既完成了对“历史之谜”的最终解答,也完成了其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论证。
(一)以解答“历史之谜”为线索
人类对自由的追求由来已久,但如何实现自由目标却成了“历史之谜”。纵观人类发展史,可以清晰看到人类对“历史之谜”的探索与追寻。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对“历史之谜”的探索为马克思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思考。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名代表作《社會契约论》中得出直接结论:“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4]卢梭得出人饱受枷锁之苦的原因在于人本来天然地享有自由和平等,但因人拥有自我完善化能力必然走进文明社会,而每个人的自我完善化能力并非等同,必然会带来财产、知识及技术方面的不平等。为避免冲突,因此需要签订契约,但社会契约的结果并不理想,由“转让”权利建立的国家政权却在维护私有制的运行,终究使社会更加不平等。于是他得出结论:“人的苦难的真正根源就在于人的所谓进化。”[5]尽管卢梭没能找到解决“历史之谜”的最终途径,但是他对自由与平等关系的探索,特别是对财产及财产权的肯定与推崇,已经能清晰地读出人饱受枷锁之苦的原因在于“异化”的结果,为马克思解答“历史之谜”提供了重要启示。
马克思为解开“历史之谜”进行了不断探索,其思想经历了由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由“人”的解放到工人解放的转变历程。大学阶段的马克思为解决康德、费希特哲学中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寄希望于黑格尔辩证理性主义。《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苦恼于“物质利益难题”的困扰,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质疑。克罗茨纳赫时期的马克思一心沉静于书房,希望在欧洲历史和法国大革命的资料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否定了黑格尔对现实与理念、市民社会和国家的位置关系,将黑格尔的辩证法颠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1]22,形成了著名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指出解决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分离的途径是对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双重批判,“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终的表述;对这种哲学的批判既是对现代国家以及对同它相联系的现实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又是对迄今为止的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形式的坚决否定”[2]10。此时的马克思正处于向唯物史观的转变过程中,其解决方案还带有明显的费尔巴哈人本学色彩,但已触及到对财产权的批判,马克思找到了解答“历史之谜”的入口。《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在其著作《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全面论述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否定了布鲁诺·鲍威尔关于摆脱宗教束缚的政治解放等同于人类解放的观点,认为布鲁诺·鲍威尔提出的摆脱宗教束缚的问题属于政治解放的范畴,与人类解放并不等同,因为“政治解放本身并不就是人的解放”[2]38。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诸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仅仅实现政治解放还远远不够,虽然“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内,它是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2]32,因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只是资产者的解放,多数者则变成了无产者,要实现人的解放还需要变革市民社会,只有变革市民社会,才能把人真正地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解放。此时的马克思已直触“市民社会”的现实基础,发现了无产阶级的新生力量,其思想发生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巨大转折,“历史之谜”的解答已初露端倪。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将研究重心从哲学、历史学和法学的角度转移到政治经济学领域,找到了造成市民社会矛盾的根源——私有财产。马克思在《手稿》笔记本I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中,直击国民经济学的前提——私有财产,并试图找到私有财产产生的社会根源。“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2]166, 整个社会历史都来源于工人的劳动,如果改变工人被奴役的命运,必须通过工人解放的政治形式表示出来,因为工人解放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在政治批判转向经济社会批判的先行者莫泽斯·赫斯和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下把废除私有制与共产主义运动结合起来,在《手稿》中写道:“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2]185-186由此,马克思找到了打开 “历史之谜”自由之门的真正钥匙。
(二)以解析“异化劳动”为源头
在《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中,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进行了批判性考察,揭示出工资规律和劳动价值论之间的“二律背反”,发现“劳动”具有自相矛盾的特点:其一,“劳动”可以创造价值并且具有唯一性,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其二,工人卖命工作换来的仅是维持生存的工资,而不劳而获的资本家却占有大量财富。自相矛盾的社会现实推动着马克思更加深入的研究,在批判、借鉴、吸收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的基础上,概括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得出“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必然结果。
异化是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人从自身的活动当中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作为与人相疏远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支配人。异化劳动就是指人的劳动活动以及活动的结果与劳动者相分离,并且作为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奴役和支配劳动者。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劳动就是一种“异化劳动”,他首先从工人同其生产的劳动产品的关系来考察异化劳动,“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2]158。很明显,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存在物与劳动本身相对立,“工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2]157。马克思由此得出关于“异化劳动”的第一规定性: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这一结果是如何产生的?马克思认为正是因为工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行为是异化的,才造成最后结果的异化。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由此产生:工人的生产活动本身的异化。“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2]159-160,“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不属于他的本质”[2]159,因此马克思推出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思想来自费尔巴哈,马克思仍然使用类本质的概念,但赋予了这个概念新的内容、新的涵义,“劳动”作为人的类生活而存在。“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很明显,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作为人的类特性的劳动是自由、自觉、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把通过劳动改造对象世界、改造自然界看成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一个证明。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却同自己的类本质发生了异化,本来人通过体现人的类生活的生产劳动,自然界就会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能力实现的证明,对象就会成为人自我观照、自我确证、自我欣赏的一面镜子,人可以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当中直观到自身,确证自己的这种能动的、创造的本性的能力。但是这种正常的因果关系却因“异化劳动”发生了根本性逆转。“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2]162显然,“异化劳动”前三个规定决定了它的第四个规定——“人同人关系相异化”。
马克思从“工人生产的越多得到越少”这一经济事实出发,采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分析方式,揭示出“异化劳动”中隐藏在“物”背后的“人的本质”,“国民经济学由于不考察工人(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而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2]158。国民经济学看不到“人”的存在,只是在“物”的层面上看待工人,其仅仅是作为生产工具的“肉体主体”[2]158。马克思完成了对国民经济学的超越,由“物的异化”进入到“人的异化”,透过“物”的表象发现“人”的本质。共产主义就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2]185。“通过人”即不能仅停留在对私有财产这种异化了“物”的层面进行扬弃,这只是表象的外观,还需要进入到被“物”的异化隐藏着的“人”的异化。“为了人”即共产主义的目的是为了人本身,从人的原则高度来处理物的属性与人的本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践,使物归属于人的需要和人的本性,使之真正实现人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使之更符合人性,使人真正地成为人。而“合乎人性的人”则在于马克思论述的人的“社会性”。“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2]187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人与人相互联结的自然界则成了人的实践对象,以“人化自然”而存在;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确证自己,成为“自然化人”;“人化自然”即“自然主义”,“自然化人”即“人道主义”,二者统一于人的社会性,都属于人对自身关系的领域。将人对自身的关系变成现实就需要借助人对他人的关系,在互为活动中生成的“人”的总和,构成马克思的“社会”,“社会的人”才是“合乎人性的人”。因此,共产主义具有社會性,在“社会”中才能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三)以剖析“私有财产”为核心
“私有财产”在资本主义等级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的有力工具,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财产”的事实进行深度剖析,对工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归属问题进行深层挖掘。根据“异化劳动”可以得出,劳动产品是与工人相对立的异己力量,工人的劳动并非自愿,而是强制性的异己性劳动。那么,劳动生产的劳动产品应该归属谁?“劳动和劳动产品所归属的异己存在物……只能是人自身。”[2]164-165这个与工人相对立的异己力量只能是工人“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2]166生产出的“资本家”,由“资本家”衍生出“私有财产”的概念,“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2]166。因此,先有“异化劳动”后有“私有财产”,而“私有财产”产生之后,二者之间变为相互作用的关系,互为因果。因为资本家想要获得更多的“私有财产”,必然加剧“异化劳动”,本来是结果的“异化劳动”此时又成了原因,因此只有废除“私有财产”才能消灭“异化劳动”,以完成对国民经济学把“私有财产”看成“永恒的和没有起源的”的批判和超越。
“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积极扬弃”[2]185的结论在《手稿》中有其清晰的逻辑理路。首先,马克思剖析了私有财产的本质,超越了以往形形色色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认定的局限,他们都没有从根本上理解“私有财产”的本质,马克思批评这种共产主义是“尚未完成的”[2]185。理解“私有财产”的本质是理解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关键,“私有财产”的真正本质不是在于简单地对物的占有,因为一味地追求物的占有就会陷入自我异化的泥潭,而是在于劳动与资本这对关系的形成,强调二者之间矛盾对立的关系。其次,立足于人,实现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指出了共产主义实现的途径:不仅要通过物的扬弃,还要通过对人本身的异化性进行扬弃,使异化从根本上得到扬弃,从而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2]190,也就意味着包含五官感觉等在内的人的一切感觉将脱离异化劳动的奴役和束缚,摆脱私有财产的限制和约束,人和对象的关系将具有现实性,人自己的劳动和产品不再会变成自身的异己力量,“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2]190。因此,人真正获得了现实性。再次,对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结果就是完成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矛盾化解。只强调自然而忽视人的自然主义和只强调人而忽视自然的人道主义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从而导致自然主义忽视人的作用和价值走上机械论,人道主义无视自然界先于人存在的事实而走向唯心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2]185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和谐统一,意味着二者的和解。最后,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并不意味着否定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成果,而是对人类创造的积极成果进行继承和发展,从而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2]185由此看出,共产主义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以往全部财富的自觉保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不是完全割裂,而是在其基础上的连续性发展,是辩证性超越的必然结果。
(四)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源头,分析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必然结果,因此从二者的关系中找到了一条通往人的解放的可行性道路。“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的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着普遍的人的解放。”[2]167“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2]167 因此,人的解放就可以通过工人解放而获得,工人解放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也是马克思解答“历史之谜”的主旨所在。工人解放意味着整个人类被私有制奴役的命运的结束,意味着从根本上结束私有制产生和发展的旧的社会条件,同时借助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目标追求,是对“人的异化积极扬弃”的必然结果,其以批判和扬弃资本主义为基础,形成于人的本质复归之后。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明确界定,“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2]189。其内在要求是马克思明确指出的“两个不应当”,也就是“不应当仅仅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占有、拥有”。[2]189共产主义完成了对私有制束缚的超越,完成了对狭隘占有观的超越。
结语
在《手稿》中马克思清晰地完成了其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生成。马克思以人为本、以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共产主义思想,解答了困擾人类已久的“历史之谜”,扫除了人类发展中的重大障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人类发展史上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在实践中开辟了人类历史上壮丽的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
[5] 卢梭.忏悔录(第2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68.
【责任编辑:何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