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那些事
2021-07-12游北
游北
大足石刻的九龙浴太子造像 图/视觉中国
如果细读古代民俗史,就会发现,似乎沐浴这个日常行为贯串了人一生中各种重要的场合,在某些时刻甚至变成了彰显个人修养,表达个人情绪的方法,俨然成了严肃仪式中的一部分——严肃到《礼记》中会有专门的章节来记述洗澡的礼仪:
日五盥,沐稷而靧粱,栉用椫栉,发曦用象栉,进禨进羞,工乃升歌。浴用二巾,上絺下绤,出杅,履蒯席,连用汤,履蒲席,衣布曦身,乃屦进饮。将适公所,宿齐戒,居外寝,沐浴,史进象笏,书思对命……
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每天要洗五次手,用淘稷的水洗发,用淘粱的水洗脸,用白理木梳子梳理刚洗过的湿发;头发干了以后要用象牙梳子。洗浴完毕之后,可以在乐工唱歌的伴奏下喝酒吃东西。洗澡的时候,要用两种浴巾擦身:擦上身用细葛巾,擦下体用粗葛巾。从浴盆中出来,要先站在蒯席上用热水冲洗双脚,然后再脚踏蒲席穿上布衣以吸干身上水滴,最后穿上鞋子,接着再喝点酒,吃点东西,听听音乐。做臣子的将去朝见国君,就要在前一天斋戒,沐浴,在外寝休息。
从《礼记》的描述来看,古代贵族沐浴活动可称得上复杂且极具仪式感,就算在仆人的帮助下,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在祭祀活动或者朝见国君前,一般都会要求进行齋戒沐浴,以达到身心的清净,而这时候,沐浴就带上了浓郁的礼仪特征。
敦煌莫高窟290窟北周时期的《九龙灌顶图》
除了贵族,僧侣应该是最热衷于洗澡的一个阶层了。佛教的修行中将沐浴净身作为日常修炼的一部分,究其根本,应该与佛陀出生时九龙吐水为他净身沐浴有关,佛教壁画造像也经常以之为题材。最为著名的,应该就是敦煌莫高窟290窟北周时期的《九龙灌顶图》,以及大足石刻的九龙浴太子造像。因此从南北朝开始,佛寺中都会专门设有浴室,供僧侣和前来参拜的信徒进行沐浴净身;到了唐代,佛教寺院中几乎都会修建专门的“浴室院”作为寺院的配套设施,可见沐浴之风的盛行。
在古代,烧热水是一件非常耗费人力和物力的工作,每日沐浴,几乎只可能是贵族阶层才能做得到的事情。平民大约就要跟孔子说的那样“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了,普通百姓趁着天气温暖,在河边洗洗涮涮吹吹风,就解决了个人卫生问题——可是在河里洗澡虽然方便,但却要担心风寒这种在古代几乎致命的疾病,所以在古代,平民洗澡的频率是极低的。
就现在的资料来看,浴室和浴池这些设施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礼记·内则》曰:“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其中,“湢”指的就是浴室。
高邮汉广陵王墓中埋葬着西汉广陵王刘胥夫妇,这座汉墓以出土了保存非常完整的黄肠题凑而知名。除此之外,这座汉墓还出土了当时诸侯王的洗浴用品:主墓室西厢第五进被墓主人设计成了浴室,在这个陪葬的浴室中完整保存了双耳铜壶、铜浴盆、浮石、木屐、漆浴凳等等全套洗浴用品,使我们得以窥见汉代贵族们日常沐浴方式的一角。
在诸多历史文献记载的贵族浴室中,最著名的当属汉灵帝修建的洛阳西园裸游馆、石虎的燋龙温池、大唐骊山华清宫,不过这些典故多多少少都带着点昏君大兴土木、昏庸好色的色彩,以至于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或被拿来批判,或直接成了小说的背景题材。
同样是因为人力和柴薪等因素的制约,到了唐宋时期才逐渐出现了为平民服务的公共浴室。在宋代,公共浴室在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汴梁城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称之为“香水行”或者“混堂”。宋人记载,“所在浴处,必挂壶于门”,所以在《清明上河图》等宋画中,如果看到商铺外面挂着茶壶幌子,那就知道这里就是正在营业的公共浴室了。当时公共浴室已经跟现在的洗浴中心一样,有搓澡、按摩、茶歇休憩等附加服务,有的浴室甚至成了当时非法组织的窝点。据当时的文人笔记记载,临安地区的浴室中,居然还有卖花的小贩把花枝放进浴室中催开,可见当时的公共浴室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场所了。
“从汉陵苑走进扬州沐浴文化”展现场 图/ 扬州汉陵苑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在大都修建了诸多的澡堂子,而且当时公共浴池已经发展出挠背、梳头、剃头、修脚等一系列服务项目了。这些项目仅仅需要花费几个钱,普通百姓如果生活条件比较宽裕,也能消费得起。明代人记载的南方公共澡堂“甃大石为池,穹幕以砖,后为巨釜,令与池通,辘轳引水,穴壁而贮焉。一人专执爨,池水相吞,遂成沸汤”,可见那时的澡堂和现在扬州的澡堂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古代人还发明了澡豆等清洁用品,用于沐浴。澡豆的主要成分是豆粉和香料,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里记载了一种澡豆的做法——“丁香、沉香、青木香、桃花、钟乳粉、真珠、玉屑、蜀水花、木瓜花各三两,奈花、梨花、红莲花、李花、樱桃花、白蜀葵花、旋覆花各四两,麝香一铢。上一十七味,捣诸花,别捣诸香,真珠、玉屑别研作粉,合和大豆末七合,研之千遍,密贮勿泄。常用洗手面作妆,一百日其面如玉,光净润泽,臭气粉滓皆除”。
在《清明上河图》等宋画中可以看到正在营业的“香水行”(见红圈) 图/ 故宫博物院网站
从这个配方看,古代贵族们用的澡豆里,添加了各种香花和珍贵的香料,不仅气味芬芳,使用之后还有美白的作用,而且造价非常昂贵,普通的平民是使用不起的。正因为如此,《世说新语》里还记载了一个以误食澡豆来嘲讽一个人没见过世面的典故: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也不知舞阳公主家的澡豆是什么配方,看起来甚至有点好吃的样子。
除了澡豆,皂荚也是常用的洗涤剂,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使用了,除了洗衣服,很多洗面配方中也用了这种植物,《外台秘要》卷三十二引《崔氏方》:“白芷七两,芎藭五两,皂荚末四两,萎蕤白术各五两,蔓荆子二合,冬瓜仁五两,栀子仁三合,栝楼仁三合,荜豆三升,猪脑一合,桃仁一升(去皮),鹰屎三枚,商陆三两(细锉),上为末,其冬瓜仁、桃仁、栀子仁、栝楼仁别捣如泥,其猪脑、鹰屎合捣令相得,然后下诸药,更捣令调,以冬瓜瓤汁和为丸。每洗面用浆水,以此丸当澡豆,用讫,敷面脂。”这种澡豆比起《千金翼方》的配方就平民化多了,摒除了珍贵的香料,添加的都是普通的中药材,这种澡豆的美容功效也是“色如桃花,光润如玉”——要知道,古代人对白皙肤色的追求,有时候比现代人还要疯狂,故何平叔会因为长得白而名传千古。
可以用來做肥皂的无患子图/视觉中国
在江南等地,替代皂荚的是一种叫“肥珠子”的植物,也就是无患子。无患子的果荚煮熟捣烂之后,加上白面香料搓成的团子,在古代被叫做“肥皂”——大约现代的肥皂的名称就是从这里来的。而加上香花香料的“肥皂”,自然而然就被称作了“香皂”。
从屈原写下“浴兰汤兮沐芳”开始,洗澡这个生活片段就与自身的修养品位联系在了一起。古代人对沐浴的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它使人洁净,更因其所象征的自我修养的提升。浴室的发展,也与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人,也许还对公共浴室有印象,而现在浴室已经深入了千家万户,沧浪之水也就不用再濯缨濯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