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替课现象的审视与解决路径

2021-07-12惠梦瑶

新西部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历导向诚信

替课现象对大学生的危害不言而喻,不论是被替课者、替课者或是旁观者,他们的价值观都受到了剧烈且明显的冲击,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应把握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层次性和深入性,实现精准教育,这样做才能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也才能在根本上杜绝“替课”现象的发生。

替课作为大学生逃课的新方式日渐兴盛,这股不正之风给校园以及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替课不仅浪费了学校的教育资源,更动摇了诚信的根基,使诚信这一重要的品质与学生渐行渐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为此,必须重视替课现象及其危害,分析背后的价值观,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学习与引导下,为大学生树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

大学生替课现象及危害

替课的前世就是逃课,由于目前高校将学生课堂出勤率和期末成绩相挂钩,加之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课堂管理上采取了手机签到等新的形式,使得逃课变得困难重重。秉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思路,“替课”便应运而生。随着信息时代到来,这股歪风盛行,竟渐渐出现了有偿替课,即涉及经济利益。替课者和逃课者可以自由穿梭联络于各种微信群、QQ群、论坛等,课程也被明码标价,传播知识的课堂沦为可以公开明码标价直接买卖的商品,实在让人瞋目惋惜。

现今大学持续扩招,有些课程(例如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课堂学生人数接近200人甚至更多。从教学课堂管理来讲难度加大,毕竟1名教师对200多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考勤状况进行管理不是很现实。被替课的学生事发时的不确定性也加大了管理风险。据笔者访谈了解,被替课的学生有的在宿舍睡大觉,有的在诉说儿女情长,有的已经回家或者在出游路上,尤其毕业班的学生很多已经长期逃课在外面工作了。在教师和辅导员不知情的状况下这些学生万一发生意外,会给社会带来无法预知的恶劣影响不说,甚至可能给被替课学生本人带来难以挽回的遗憾。

其次,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类诱惑层出不穷,而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未建构完善,很容易受到影响和蛊惑。替课现象起初为一人,继而可能发展到整个宿舍再到整个班级。在这个由偶发到频发、由少发到多发的过程中势必严重影响学校的风气和管理。当这种行为被习以为常的时候,被替课者会变得不再认真学习、扎实钻研,而真正踏实刻苦的学生甚至会成为他们调侃和鄙夷的对象。久而久之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境况。替课者在这一个过程中经历了从胆怯害怕到初尝甜头,从有所顾忌到无视规则,甚至开始获得利益。这严重动摇了诚信的根基。而在此过程中的旁观者可能会出现心理不平衡、自我否定等心理情绪。[1]综上所述,替课现象对大学生的危害不言而喻,不论是被替课者、替课者或是旁观者,他们的价值观都受到了剧烈且明显的冲击,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

大学生替课现象背后的价值观分析

1、功利性导向的价值观

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兴盛,人们的个体意识带动功利意识逐渐增强。功利性导向的价值观更大程度上追求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功利性导向的价值观实际上就是替课现象背后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推动替课现象大规模发展的原动力。[2]在被替课者心中,找人替课自己的事务既不会耽误,又能以最小的损失保证自己的学业成绩。而替课者就更不用说了,只需要去课堂坐着便可以完成任务获得所需乃至金钱,这种认知便成为了双方内心的动力。

2、唯学历导向的价值观

学历即学习经历,是指人们在正规的教育机构中接受知识文化训练以期获得技能习得知识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自身发展。而在当今社会中,“学历”则通常是指特定含义、特定价值的“学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同时有国家认定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所颁发的学历证书为凭证。此凭证就是你进入社会被雇主挑选的敲门砖。当你所处的时代整个社会开始唯学历论,将学历等同于人才时,学历就对个人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了,这样一来唯学历导向价值观应运而生。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到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唯学历定人才的经历,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也因学历成本的节节攀升而造成人才高消费。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在一步步将唯学历导向的价值观摊开来摆在求职者面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将来获得的一纸文凭,其内在价值不再是习得知识和学习过程的凭证,而更多是入职门槛、薪酬高低、职位前景和发展机会,这是一种不公平的就业机制。而大学生替课现象正是这种唯学历导向价值观的折射。大学生应该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掌握技能。但如今盛行的唯学历导向的价值观让大学生們选择舍弃学习知识的机会,却又想保住自己获得学历的资格,那么找人替自己上课就是他们最便捷的选择手段,他们的目的只是为将来自己走入社会获得心仪职位保留一个敲门砖。

3、重享乐导向的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信息化技术不断升级换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物质范畴到精神领域。享乐的社会功能也随即被无限放大,无可厚非的是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人一旦把物质享受作为生活最终目标,享乐主义就会在心中生根发芽,继而成为支配个体生活的价值标准,这就会使人丧失奋斗的意识,只关注自身需求的满足。当代大学生处身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中,在自身价值观生成过程中深受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全党全社会开展反“四风”教育活动中“享乐价值观”赫然在列,可以看出重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在全党全社会的危害性。而大学生替课现象也正是这种重享乐导向价值观的折射。那些逃课的“被替课者”是真正在忙重要的大事吗?其实不然,他们当中不乏在宿舍沉迷网络游戏的、蒙头大睡的,也有上街闲逛的或者谈情说爱的,“老师讲的不好我听不懂”“课程内容对我用处不大”“上课简直是浪费时间”简单的几句却成了堂而皇之逃课的理由。中国青年网有一篇文章采访了当时在美国颇为重要的教育学教授,他坦言中国的大学教育管理和美国不太一样,美国的大学生学业繁重课程复杂,要想毕业难上加难。而中国的大学生却意外的很轻松。这似乎不太对劲,因为所有的精英教育都是要吃苦的。[3]诚然,我国社会高等教育的现状的确给广大经历过高考的学生一种感受——来到大学之后,就可以好好放松了。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继续奋斗的动力,在“泛娱乐化”和庸俗消费文化的推波助澜下,丧失了判断和奋斗的意志。因此,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健康发展,矫正他们价值观出现的偏差,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意义重大。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

构建大学生正向价值观的路径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及个人层面的价值诉求皆包含其中,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辩证统一也在此层面上展现。[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个强调“富强”,既要富强就说明需要物质财富的累积,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功利性,但紧随其后的民主、文明恰恰说明了在富强的道路上始终要牢牢抓紧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不能丢,在一派和谐平稳的社会氛围中才能更快速地发展经济,以求得民更富国更强。那么功利和文明以及道德是和谐共生的,是辩证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更要理解而不是割裂功利与道德,重功利导向的价值观不可取,但不代表人们不能追求功利。要深入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把握住道德底线,不做出违纪违法行为,不丧失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个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建立和谐有序社会的基础。而唯学历导向价值观使人们把学历看的非常重,认为学历才是人才机制应该考量的惟一尺度,这就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只看得到学历的重要性,而忽视学习过程和技能习得的实质性。因此,深入理解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以此为依据建立自由、平等、公正的筛选人才机制,树立学历与学习并重的价值观,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要使得用人单位不再将学历看作用人的万能且惟一准则,应该根据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设立不一样的用人门槛,建立一个公平民主的就业环境,这样无论何种层次的学历都可以在这样一个公正的就业大环境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育人机制中也尤为重要。青年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他们在大学摇篮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思想道德体系的逐步完成。[5]高校应该改革“严进宽出”,将“严进严出”作为教育制度标准,这样可以打消部分学生以为考进大学就像进保险箱的想法,促使学生好好学习,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6]这是提高高校培养质量、建立有效的学历授予机制的迫切要求。学历要名副其实,学生都能顺利毕业的成绩考评不能单纯依靠“课堂出勤率”,或者“期末前夕临时抱佛脚获得高分的试卷”进行评定,而应该注重实践运用所学,注重整个过程的学习参与度,以及品德、行为、能力等等。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三个倡导,也是国家对每一个公民的道德规范要求。其中诚信是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实现理想信念的道德基石。替课的背后反映的是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这与笔者谈到的三种错位价值观在大学校园的盛行密不可分。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需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入手。要在校园构建诚信形象需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入手,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规范自己的言行,将诚信作为教育的基本守则,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将诚信根植于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切实发挥自律性。其次,学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和引导,以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他律性,这就要求把握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层次性和深入性,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真实情况,实现精准教育。[7]这样做才能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也才能在根本上杜绝“替课”现象的发生。

注释

[1]唐智.大学生有偿替课现象的审视与解决路径[J].青少年学刊,2017(4):30-36.

[2]王中杰.高校替课现象的价值观考量[J].德育研究,2016(8):37-39.

[3]丛明慧,陈辉.高校替课问题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7-98.

[4][5]洪晓楠,何美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1).

[6]曹灿辉.遏止大学生“有偿替课”陋习[N].中国教育报,2015-7-3(02).

[7]曲建武.切实抓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9(1).

作者简介

惠梦瑶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历导向诚信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膨胀学历
犬只导向炮
知识无力感
树立“五个导向”严格党内生活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
“学历塔”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