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扶贫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

2021-07-12刘斯琪

新西部 2021年5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教育扶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民族地区应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促进教育适应文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途径,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巩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各族人民从思想上对党和国家表示认同,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稳定的共同体。[1]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意识上的认同,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贫困问题,从物质与文化等方面改变其贫困现状。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正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金钥匙”,对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协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2]教育扶贫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根本之策。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到攻坚期,在精准扶贫视域下,教育扶贫要提高效率,加强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满足群众不同的教育需求,从而使各族人民在思想意识上形成对国家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

(一)教育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一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在于强化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内聚力与认同力。部分民族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低,这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缺乏的原因,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缺乏的结果。教育扶贫通过改变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自身观念来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现状,并通过教育扶贫政策措施惠及广大民族贫困地区,使少数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少数民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催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以二者目标一致,均通过增强全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共同体。

(二)教育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为前提

教育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为前提。教育扶贫是推动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方略。物质决定和支配意识,在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在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发展精神需要,具备富足的物质家园、实现利益共享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教育扶贫有效开展的精神支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强化各族群众深层心理认同,在意识层面认知到每个人都是教育扶贫队伍中的关键力量,每个人的参与与努力都会影响教育扶贫成效。心理上的认同是教育扶贫才能顺利开展的前提。

(三)教育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为动力

教育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为动力。教育扶贫是推动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力抓手。教育扶贫着眼于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提高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生计能力、可行能力与风险应对能力,[3]提高人的素质与技能水平,增加人民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进而增进思想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教育扶贫有效开展的内核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让每个个体认识到自己既是教育扶贫过程的参与者,又是教育扶贫成果的享受者,进而在行动上积极地参与到我国教育扶贫中来。

教育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境遇

(一)教育扶贫政策宣传不足,共同体意识接受能力匮乏

教育扶贫政策能否开展宣传、有效落实并惠及大众是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扶贫政策接受度、满意度的关键,是群众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与基础。教育扶贫政策宣传不足原因有二:一是目前的政策宣传渠道、监督机制和反馈通道尚未完善,宣传形式单一,对政策的普及与落实造成影响。二是政策表达不清晰,在自身简明科学的基础上不够通俗易懂,影响政策目标群体的理解与接受。此外,群众自身素质较低也是群众接受程度低的原因。民族地區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了解政策具体要求较为困难,也存在少数落后守旧的传统文化对群众的政策接受起到阻碍作用,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教育扶贫资金投入不够,共同体意识缺乏经济保障

教育扶贫资金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现民族地区共同体意识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保障和支撑。目前我国教育扶贫仍面临资金不足的难题,一是由于地方政府财力薄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经济总量小,资金来源短缺,收入增长乏力,政府在维持自身正常运转的同时很难拿出额外的资金供给教育。二是由于居民人均收入低下,教育经费不足。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居民仍处于深度贫困之中,人均收入低,家庭存款少,他们在维持自身温饱的情况下,没有更多资金供给教育,只能依靠政府接受教育。但政府由于自身经济体量不足,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更难以满足当地群众的教育需求,限制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开展。

(三)教育扶贫融合能力不强,共同体意识脱离文化土壤

贫困现象表面上是经济问题,但本质上是文化问题。[4]文化扶贫,是指以物质基础为前提,通过输入文化为贫困地区造血,从文化和精神层面改变贫困民众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扶贫方式。文化落后阻碍经济发展,导致人民生活贫困、思想观念落后,进而导致缺乏教育的子代无法改变当地的落后现状和家庭的贫困现状,形成贫困代际传递。当前教育扶贫融合能力不强体现在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相脱离,没有将教育内容与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人民群众在传承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升素质。

(四)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共同体意识培育环境不佳

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两方面。一方面,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城区学校教师资源丰富,教师待遇好,学生数量多、学习热情高,而农村学校则相反。另一方面,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各民族地区间办学条件、师资、生源水平、教学仪器设备等存在较大差异。很多中西部地区学校数量少,硬件软件设施落后,学生相对分散,教师教育教学及管理难度大,并且由于教师数量不足与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很多课程无法开展,教育质量普遍较低,无法满足民族地区人民的教育需求,无法发挥教育提高人的素质的功能,限制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培育。

教育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策略

(一)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认同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宣传教育扶贫政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各族人民获取信息、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段,应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快、受众广、形式多、互动强等特点,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5]加强教育扶贫政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要找准政策内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与新媒体的契合点,发挥教育与科技的双重优势。具体而言可将其内容分为说理性与情感性两类,根据内容特点匹配最恰当的传播形式。其中说理性的国家与民族政策、教育扶贫政策等内容,通过电视栏目、专访等正规途径进行宣传;对于一些传情、引起心理共鸣的内容,可以通过生活化的短视频等形式传达各民族相亲相爱、团结和气的情感。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的精准推送的功能,满足群众差异化需求,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认同。

(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经济基础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实现教育扶贫发展目标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在地方财力有限、群众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一是争取国家资金。各民族地区应结合本民族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成立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教育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向国家借力实现本民族的教育需求。二是拓宽社会资金来源。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民族特色显著等特点是发展旅游业、吸引社会投资的绝佳优势。各民族地区应根据本民族特色,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包装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对本民族的资金投入,缓解当地政府的财政压力,在经济改善的情况下增加教育投入。未来我国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应逐渐完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成本分担机制、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加大对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将教育经费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发挥教育扶贫的制度优势。

(三)促进教育融合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当地人民的心理慰藉,各族人民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坚定守护者,为避免民众在民族文化糟粕的扬弃上出现强烈不适感,教育扶贫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一定要充分尊重民族宗教信仰、文化及人民生活习惯,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的养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推动教育扶贫落实、推动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共同体意识,要在传承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发挥民族信仰的凝聚力,结合宗教领袖的精神带动作用,助力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助推文化、教育脱贫。一要发挥宗教领袖与先进个人的引领作用。宗教领袖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与号召力,深受民众的信任,他们的意见对民族地区脱贫和文化普及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易于被当地民众接受。先进个人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群众树立良好学习榜样。二要结合民族特色。充分利用当地民间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地方戏曲、民间歌曲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傳播国家政策、思想,提升人民群众对国家的认识、对教育的重视、对民族共同体的理解。

(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环境

学校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内容。当前很多民族地区学校存在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民族团结教育相关教学活动和学校文化建设无法满足。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需要整合教育资源,以教育扶贫攻坚为平台,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教育资源差距。建立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师资配置等方面向民族地区倾斜,促进民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良好环境,凝聚各方力量,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与归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思想基础。

注释

[1]梅军,李宁阳.精准扶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力抓手[J].广西社会科学,2020(09):33-38

[2]汪莙霞.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对巩固民族关系的意义——以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7(06):7-9+14.

[3]肖时花,吴本健.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内在机理与实现条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05):100-105.

[4]李华,马静,宣芳,刘宋强.基于精准视域下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2):27-31+43.

[5]陈晓婧.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新媒体路径的研究——以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H5产品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05):80-86.

作者简介

刘斯琪 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与民族教育等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爱的共同体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MINORITY REPORT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