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基础》趣味性课堂教学研究
2021-07-12赵庆超
赵庆超
威宁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 贵州 毕节 553100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与高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的教学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容易理解的角度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出发,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显得特别重要。结合日常教学案例,中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一、良好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新思路、新方法。新思路、新方法区别于常规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路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方法简单有效,学生就容易接受和掌握。例如在讲解十进制与二进制转换时,我很少采用教材上的求余数法,而使用“作差法”。“作差法”是我自己下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十进制数拆分,拼凑成2的整数次方,再转换为十进制。这相当于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的逆过程。计算过程如图1所示。从计算原理上来讲,“作差法”和“求余法”是一致的。但是学生理解“求余法”有一定难度,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中职学生更容易接受“作差法”。
520=512+8=29+2 3=0*2 8+0*2 7+0*2 6+0*2 5+0*2 4和0*2 2+0*2 1+0*2 0。增加0*2 8+0*2 7+0*2 6+0*2 5+0*2 4和0*2 2+0*2 1+0*2 0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熟悉计算方法之后,可以直接从最高幂次从左向右写,有相应幂次的写1,没有的写0,直接得出第9876543210位分别为1000001000。“作差法”避开了繁琐的求余运算,同时提高了效率,数值比较大的时候区分效果更显著。
(二)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进行方法对比。对于“作差法”和“求余法”两种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大多数同学们比较喜欢使用前者,而少部分同学善于使用后者。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两种方法做一个对比,使学生加深理解。“求余法”优点是:计算稳定、不易出错,缺点是:使用乘除法,过程复杂,运算缓慢。“做差法”优点是:使用加减法,过程简单,运算快速,缺点是:需要熟悉2n的大小。
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明显,例如将十进制数3000转换为2进制时可快速得出3000(D)=2048+512+256+128+32+16+8=211+29+28+27+25+24+23。即从第11位开始写,可得出:101110111000(B)。“求余法”需要运算12次除法,“作差法”需要运算7次减法。“作差法”具备较强的优势。
二、有趣的教学案例
在教学资源案例的选择上,教师应当注重趣味性。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案例往往更容易得到认可。例如在讲解Excel表格公式计算时,我们也可以引入生活中常用的贷款计算方法。课前预习时可以通过云课堂、班课或者微信群等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向老师或家长采集10-20个贷款数据(自主建立Excel文件,表头应包含序号、姓名、贷款本金、贷款期限、贷款年利率、每月还款额等信息)。信息调查与采集部分相当于复习Excel表格的建立、输入、保存等基础知识。在课堂上,教师给出等额本息贷款公式,让学生自主讨论并完成等额本息贷款每月还款额的计算。
三、实用的教学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采集个人信息,例如学生信息采集表一般包含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身份证号码,专业班级等相关信息。而身份证号码编码中已经包含了包括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等信息,我们只需要调用Excel的一些函数就可以从身份证号码中完成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等信息的获取。
任务解决:首先向学生介绍字符截取函数MID()函数,主要讲解每个参数的意义,同时演示其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出生年月的获取。“MID(F3,7,6)”表示将F3单元格里的数据从第7位开始,截取6个数据。因此,截取函数MID()的三个参数分别是:需要截取数据的位置,需要截取数据开始位置,需要截取数据的长度。
同样的,在E3单元格输入“=2021-MID(F3,7,4)”即可实现对年龄的粗略计算,即2021-2003=18。这一步骤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个计算公式并不精确,比如对于2003年出生的所有人,不管是1月份还是12月份的生日,其计算结果都是18岁。在这里就可以提出课后作业,让学生课下实现对年龄更精确的计算。
最后,使用Excel的序列填充功能选中C3、D3、E3后将鼠标移到右下角,出现黑色十字架后双击鼠标左键,即可完成表中所有内容的填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担任主导责任,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任务式教学也符合中职教育“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理念。真实的、有实际运用的案例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总结
本文采用三个来源于实际教学中的案例,从良好的教学方法、有趣的教学案例和实用的教学内容展开论述,着重阐释了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中职学生虽然基础薄弱一些,但是他们大多都勤奋好学。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课堂趣味性,让他们爱上课堂,爱上学习,他们同样可以出彩,同样可以脱颖而出。特别是在当今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高峰,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更是离不开教师课堂的趣味性教学。课堂趣味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师而言,不断寻找课堂趣味性教学素材,逐步提高课堂趣味性,努力让学生爱上课堂是我们年轻中职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站稳中职课堂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