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体育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以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为例
2021-07-12陈秋斌蔡灿龙
陈秋斌,蔡灿龙
(1.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集美大学师范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太地区办事处的东京会议报告中明确界定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基本概念。从广义上讲,创新创业教育将会适用于我们每个需要就业的个体。从狭义上讲,创新创业教育指的是通过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心理、创业的精神、创业的技能,能够不断适应我们新时代对于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实际需求的教育[1]。近年来,随着体育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张及体育教师、体育教练等传统就业岗位的减少,体育院校学生就业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因此,探索“双创”背景下的体育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加强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有效解决体育院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等专业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创业精神及技能,扩大体育院校学生的就业面,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都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本科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为研究对象。以集美大学体育学院2017级、2018级、2019级部分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收集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以及国内体育期刊的相关文献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2017级、2018级、2019级的部分本科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问卷发放240份,回收232份,回收率96.67 %。其中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97.41 %。
2 结果与分析
2.1 在校体育院校学生对毕业后的职业定位调查
通过高考的专业选择及在体育院校中进行了几年的专业学习,大部分体育院校学生对于毕业后的职业定向相对清晰并较多多元,对于将来的就业范围大致规划如下(表1):有74.34 %的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有从事体育教师的意向;有57.52 %的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有从事体育教练的意向;有55.75 %的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有创业的意向;有34.51 %的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有从事体育产业的意向;有30.97 %的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有从事其他工作的意向;有13.27 %的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有从事其他公司管理或文员的意向;也有9.73 %的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有从事体育科研的意向。调查结果表明,虽然体育院校学生的就业途径相对狭窄,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将来的就业还是充满信心并有多种规划,尤其是超过一半的体院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意向,这为体育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打下了相对坚实的认知基础,也为将来就业途径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表1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毕业后职业定位调查表(可多选) n=226
2.2 体育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态度与了解程度
当前,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许多大学生通过双创教育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思想与技能基础,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可度相对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通过调查发现(表2):有29.20 %的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他们很重要;有69.03 %的体育学院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重要的;有0.88 %的体育学院学生认为不重要;也有0.88 %的体育学院学生认为无所谓。但是,在实践中,由于课程开设不足、创业导师稀缺等原因,体育院校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内涵与途径的了解并不尽如人意,如表3所示:只有2.65 %的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表示很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与途径;有69.03 %的学生只是了解一点创新创业的内涵与途径;甚至有28.32 %的学生根本不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与途径。这种状态不但影响了体育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严重影响到体育院校学生将来成功创新创业的概率,该问题应该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和领导的重视。
表2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可调查表 n=226
表3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对创新创业内涵与途径的了解调查表 n=226
2.3 体育院校学生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现状
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设置是体育院校开展双创教育的基础,对于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构建扎实系统的双创理论与实践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双创知识与技能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我们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的调查(表4、表5):高达95.58 %的学生认为体育院校有必要开设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只有4.42 %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开设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但是由于师资、教材、课程、专业、学习热情等的限制,只有4.42 %的体育学院学生经常参加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学习或辅导;有69.03 %的体育学院学生只是偶尔参加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学习或辅导;有20.35 %的体育学院学生从来没有参加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学习或辅导;有6.19 %的学生不清楚是否参加过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学习或辅导。这种结果表明目前体育院校有关双创教育存在着课程设置不足或不合理的现象,也彰显体育院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表4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态度的调查 n=226
表5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学习调查表 n=226
2.4 体育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相关实践操练与经验的积累是学生将来有效创业的良好基础,由于体育专业有很强的专业性与技能性,很多体育院校学生经常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参加社会兼职或勤工俭学活动,根据我们的调查(表6、表7):有36.28 %的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经常参加有报酬的社会兼职或勤工俭学活动;有高达56.63 %的集美大学体院学生偶尔参加有报酬的社会兼职或勤工俭学活动;只有7.08 %的集美大学体院学生没有参加过有报酬的社会兼职或勤工俭学活动。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或导师匮乏,高达76.11 %的集美大学体院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参加过实践性和专业性更强的各种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只有23.89 %的体院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各种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这说明目前体育院校学生在更专业更系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上的参与度仍然不高,大学生的社会兼职更多地是出于经济报酬或短期利益而盲目选择的趋利行为,虽然这种社会兼职或勤工俭学也可以为以后的创新创业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但实践效果不能够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专业性系统训练相提并论。
表6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参加社会兼职或勤工助学调查表 n=226
表7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调查表 n=226
2.5 影响体育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因素的调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逐步完善,体育产业及体育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体育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奠定了更好的基础。但是,由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他因素的消极影响,体育院校的创新创业氛围及环境并不理想,调查结果发现(表8):有61.95 %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相关政策的支持是影响目前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因素;有74.34 %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创新创业的环境是影响目前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因素;有72.57 %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创新创业的经费支持是影响目前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因素;有54.87 %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是影响目前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因素;有57.52 %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创新创业的指导教师是影响目前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因素;有76.99 %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创新创业的实践是影响目前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因素。可见,政策、课程、师资、实践、经费、环境等因素成为制约目前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表8 影响目前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因素调查表(可多选) n=226
2.6 体育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加强的知识与技能
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是培养体育院校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及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有效手段[2]。在对体育院校应该加强哪些知识技能教育的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表9):69.03 %的集美大学体院学生认为应该加强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技能教育。有59.29 %的体院学生认为应该加强体育市场营销相关的知识技能教育;有30.97 %的体院学生认为应该加强企业融资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有66.73 %的体院学生认为应该加强体育产业经营方面的知识技能教育;有38.94 %的体院学生认为应该加强有关体育经纪方面的知识技能教育;有59.29 %的体院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的训练与教育;有23.89 %的体院学生认为应该加强体育场馆经营方面的知识技能教育;有25.66 %的体院学生认为应该加强有关体育设施设备及体育服装鞋帽经营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教育。可见,体育院校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相关知识技能的渴望应该成为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力推手及导向。只有建立与就业市场高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够培养受社会与市场欢迎的创新创业相关人才,进一步拓宽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就业竞争力[3-5]。
表9 体育院校学生认为应该加强的创新创业知识技能教育(可多选) n=226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大部分体育院校学生对于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定位趋向清晰和多元,超过半数的体育院校学生在毕业或就业几年后有创业的打算或规划。
(2)大部分的体育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可度较高,但由于目前相关课程、导师、实践等不足导致体育院校学生对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途径的认知了解度偏低。
(3)体育院校学生认可开设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但由于多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学习的参与度偏低。
(4)体育院校学生凭借体育专业知识技能有较多的勤工俭学途径与实践机会,但参加更专业更系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比例偏低。
(5)政策、课程、师资、实践、经费、环境等因素成为制约目前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6)体育院校学生普遍认为应该加强系统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与技能教育。
3.2 建议
(1)针对目前体育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途径、知识技能了解程度偏低的现状,建议在课程建设、导师配备等方面加强创新创业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与训练,建立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2)针对目前体育院校有关创新创业课程开设不足的现状,建议在必修与选修课程中适当地增加体育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时,在体育专业课程中增加《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产业经纪》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学生将来创新创业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3)针对体育院校学生较少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现状,建议加大体育院校学生大创项目的立项,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专业性更强、系统训练更完备的大创项目,让学生学习并积累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4)进一步改革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融合起来,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把自主创业的学生纳入高校学生就业统计的体系。
(5)帮助体育院校的学生充分了解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在经费、导师、实践、大创项目等方面加大对体育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为体育院校学生将来的就业或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知识技能及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