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问题及实践
——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
2021-07-12曾海霞,吴正远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安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与首要任务,粮食不安全,乡村不振兴。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支撑着中国半壁江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当前,我国粮食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同时也面临着“如何用越来越少越来越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的土地资源,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粮食”的严峻挑战。因此,认清当前粮食生产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稳定粮食生产,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十分重要与必要。本文分析粮食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重庆市梁平区实践,提出解决办法。
一、当前粮食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种粮人数量与素质堪忧。一是种粮人逐渐减少。有人说,“70后”不愿种田,“80后”不会种田,“90后”没想过种田。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种粮后备力量严重不足,“谁来种地”已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最大障碍。二是传统种粮人素质待提高。目前,传统种粮人的文化层次普遍较低,思想相对保守、传统,接受新技术能力差,农技推广难度大,缺乏科学种田知识,种植管理简单粗放,经营理念多为“广种薄收”,农机操作技能较差,农业生产效率低。
2.耕地问题日益突出。一是种粮面积逐年减少。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导致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粮食面积减少,部分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将耕地改种经济作物、发展畜禽养殖、挖塘养鱼。二是耕地质量出现问题。由于自然灾害、工业污染和乱施化肥与农药等,耕地质量受到严重威胁,造成土壤有机质和其他微量元素缺少,耕地持续生产能力与土地产出率下降。三是规模经营程度低。小、散、短、陡、弯的耕地地块不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要求,广大农村依然沿袭着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的传统、分散生产经营模式,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
3.科技支撑能力较弱。一是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仍然偏低。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机与农艺融合不够,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二是科技推广服务有待加强。受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农业试验、示范、推广经费短缺,推广体系不够健全,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农业结构调整等科技推广速度较慢,化肥农药减量、配方施肥等许多重大的粮食生产实用、绿色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粮食生产能力难以持续提高。
4.制度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存在障碍。小农户面临着人力资金短缺、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需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予以支撑。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还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并未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很多粮农对长期、规模流转土地缺乏信心和存在顾虑,阻碍了粮食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部分村组干部对土地流转不管不顾。三是农村金融和保险发展滞后。大多数粮食经营主体担保抵押能力不强,融资难、融资贵。粮食生产风险大,保险赔付标准偏低,农民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参保率低。四是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大。小规模经营主体难以得到项目和资金支持。部分支农政策不精准,缺乏配套、衔接,效率、效益不高。
二、梁平粮食安全生产实践探索
梁平区位于渝东平原,面积1892平方千米,有面积100余平方千米的巴渝第一大平坝——梁平坝子,沃野千里、碧田万顷,自古就有“巴蜀粮仓”之美称,传唱“小天府”之美誉。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商品粮基地县,梁平区坚持党政同责,层层压实责任,聚焦“种粮人、耕地、技术、机制”等主要粮食生产要素要害,坚持藏粮于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制,全面解决好种粮问题,坚决扛起粮食安全重任。2020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100万亩,总产量达到36万吨,实现连续增产,正聚力打造百亿级粮油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市级粮油产业园。
1.坚持“藏粮于人”,解决好“谁来种粮”问题。一是增量提质,培育职业粮农。围绕粮油主导产业,精选培训对象,落实培训机构,创新培训方式,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当前粮油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新农人”代表蒋丽英因创新水稻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民增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二是以“酷”为名,培育“00后”种粮接班人。区职业教育中心与新型种粮主体联合创办粮食产业学院,通过学习驾驶大中型拖拉机、操控无人机等方式“耍酷”,激发年轻人从事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并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三是利益导向,激发创业创新。不断完善种粮惠农政策,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鼓励回乡创业青年和“乡村能人”“土专家”“田秀才”领办、创办、联办种粮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粮食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种经营主体1000余个。
2.坚持“藏粮于地”,解决好“如何稳地”问题。一是稳面积。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完成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92.5万亩,坚持“良田粮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查处违法占用耕地挖塘、建房案件67件,恢复耕地8000余平方米。
二是提标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千年良田”工程,“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统筹整合水利资源,以“宜机化、水利化”为重点,整镇整村、集中连片推进,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60万亩,打造全市“样板田”。
三是肥地力。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以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绿肥种植等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和土肥水高效绿色技术,全面培肥地力和平衡土壤养分。全区完成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示范片建设2.4万亩,完成重庆市下达的“两区”划定任务54万亩。
四是扩规模。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前提下,探索农户直接流转、村集体委托流转、土地入股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发展规模经营,在重庆市率先制定粮食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加大粮食产业扶持力度,对具有稳定流转关系、流转期限五年以上的规模流转业主给予一定奖励扶持,发放土地经营权证和设施农业证书。
五是破撂荒。加强撂荒地改造利用。对已经撂荒的土地预流转至村集体,统一进行宜机化改造。对已完成改造的撂荒地,以公开竞标等方式,流转给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对连续多年撂荒的耕地依法终止土地承包或流转合同。
3.坚持“藏粮于技”,解决好“怎么种粮”问题。一是种业科学化、优良化。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推广力度,创建试验示范基地,精心选育一些高产、优质、多抗的粮食优良品种,良种率达95%以上,打好种业翻身仗。与重庆市农科院建立了渝优水稻创新团队梁平试验示范基地,与重庆市农科院联合建设了小麦良种繁育推广基地。
二是生产操作基本实现机械化、智能化。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机械化发展与农田基础设施宜机化建设结合、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与规模经营结合,切实强化农机联合、连续和复式作业。全区水稻等粮食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80%,每亩节本增效450元。
三是生产绿色化、品质化。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使用行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堆沤施用、绿肥种植等。全区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41%,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率达98%,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高梁山有机米、冷沙米、蟠龙米分别荣获“三峡杯重庆十大好吃大米”第一名、第三名、第五名。
四是科技服务实地化、专业化。搞好技术服务,组织农技人员在关键农时季节进村入户,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防灾减灾、推广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农忙时节,组织好跨区机耕、机种、机收作业,加快播种和收获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对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节约用水技术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4.坚持“藏粮于制”,解决好“靠啥种粮”问题。一是发展粮食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针对农村劳动力短缺、比较效益偏低难题,探索建立“耕、种、防、收”菜单化种粮服务,初步形成了市场化长效托管服务机制。全区社会化服务组织400余个,每年开展水稻生产服务56万余亩次,其中托管服务面积35万亩次,带动2.5万小农户种粮,节本增收4500万元以上,亩均增收450元。“全程保姆式托管让农民当‘甩手掌柜’”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2020年10月,区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国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二是强化金融、保险支撑,降低粮农风险成本。通过设立担保基金、贷款贴息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粮食生产。区财政出资2700万元入股重庆市农业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77亿元成立梁平兴农融资担保公司,解决全区粮食经营主体涉农贷款需求。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每年安排500万元优先用于粮食产业贷款贴息。在各乡镇设立农业保险协保员,每年为2.5万余农户、100余家企业提供水稻种植、水稻制种等保险支持。
三是创新财政扶持方式,激发粮农种粮积极性。公开公平公正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确保政策足额兑现到户、尽快落实到田。2020年,全区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7493万元、农机购置补贴998.9万元。按照粮食生产能力,精准预算粮食产业发展资金到乡镇、到企业、到大户,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亿元以上。健全完善“项目引领、精准投入”资金保障机制,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奖励扶持、贷款贴息、保费补贴和抗御重大灾害、疫情,为恢复再生产提供帮助。成立梁都集团公司,实施粮油基础设施建设等,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保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