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苏州古典园林之“建筑意”

2021-07-12殷乐刘昊张建平

现代园艺 2021年12期
关键词:海棠古典平面

殷乐,刘昊,张建平

(1 南昌大学设计研究院园林景观设计所,江西南昌 330029;2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29)

梁思成、林徽因1932 年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写道:“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无论哪一个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但是建筑师要郑重地申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存在……”。首次提到了“建筑意”的概念[1]。具体何谓“建筑意”?“建筑意”与古典园林的“诗情画意”有何关联?

1 文献综述

我国自古就有“建筑意”。《诗经·小雅·斯干》文中的“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证明我国古代建筑具有“飞檐翼角”的屋顶造型特点。因为我国古人崇拜凤鸟,故而在建筑外形上做出屋面的飞檐、翼角、举折、反宇、屋脊两端上翘等模仿凤鸟飞动的造型,表达出“飞动”的浪漫诗意。由此可见我国追求建筑造型美,赋予建筑深刻寓意自古有之[2]。马雪从林徽因的诗歌《深笑》中分析出,林徽因将“建筑意”中的“意”与诗、画中的“意”相贯通,其“建筑意”就是将时间、空间、历史与审美意象等交织在一起,强调建筑文化穿搭的艺术意蕴[3]。候幼彬[4]则将“建筑意”分为建筑意象和建筑意境2 个内涵,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形式、色彩、材料来源于自然环境,蕴含着人类的智慧,折射出地方文化、历史记忆、审美观念等深远意蕴。

与“建筑意”相似的概念有“意匠”、“意象”、“意境”、“诗情画意”等词语。朱立元[5]认为“意匠”是在艺术审美意象创造产生的,包含经营筹划的重要意义。李允鉌[15]将“意匠”与“华夏”组合起来,将“华夏意匠”解释为“古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意念”。丁绍刚[6]认为“意象”审美是我国人审美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史前的象征主义艺术以及我国使用独特的象形文字。“意境”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诗人王昌龄《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意境”、“诗情画意”均与园林的关系紧密。园林的“意境”、“诗情画意”的创造主要是通过“赋比兴”的造园手法来创作。“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而“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比兴”是以其他物象作比喻和联想,将人的情感与环境融合起来,托物言志,表达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关系。

在西方,“建筑意”与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Genius loci)”是类似的意思。在西方建筑中也存在比兴的手法建构建筑的意境。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把建筑造型仿照人的耳朵,寓意“聆听上帝的声音”。伦佐·皮阿诺设计的TJIBAOU 文化中心将当地棚屋造型和木肋建构结合当地舞蹈艺术、结合“容器”式村落布局与风动原理建造建筑,赋予建筑一种“来自卡纳克斯村落和山间森林的嗓音”,洗涤人类心灵。安藤忠雄设计的淡路岛荷花寺庙将“白沙之海”比兴生命之源,将寺庙设计成椭圆形盘状的荷花池,建筑主体就隐藏在荷花池下,人们进入寺庙拾级而下,光影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生死轮回,深刻体会到神圣、敬畏的宗教感[7]。可见,西方的“建筑意”与我国的“建筑意”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综上所述,“建筑意”包含了建筑及其环境之可能的“诗意”和“画意”,是建筑及其环境空间意象所具有的哲学沉思、自然与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结构制度、伦理意义、实用求善、审美追求或宗教崇拜等一切物质、精神因素有机构成的一种文化意蕴[8]。

2 建筑意与古典园林

“建筑意”是由建筑及其周围环境带给人的综合感受,是一门建筑艺术。“建筑意”不仅讲究建筑造型艺术,更注重建筑空间艺术。建筑的空间艺术是我国优秀建筑传统遗产的精华所在,传统建筑所表现的空间美和传统的空间意识分不开,传统空间意识已经渗透于我国广大的城乡和风景园林中[9]。我国传统建筑与环境除了有着强烈的实体感和空间感外,还通过造型、布局、题名、楹联、雕刻等多种形式传达建筑家的意匠,表达深邃的寓意。此举在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尤为常见。“中国建筑中之庭园布置,每爱筑山凿池,栽竹植卉,极尽天然野趣之能事,冀能与天地万物相调和,而抒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情趣也……建筑乎,庭园乎,盖已浑而为一,斯亦我民族艺术高度化之一表现也”[10]。可见,建筑与风景园林均可通过造型艺术、空间形式、托物言志等多种形式传达建筑师、造园家的匠心独运。“建筑意”的研究基本在建筑学界,以建筑本身带来的意象表达为主,建筑周边的园林环境只是烘托陪衬作用。而风景园林多以“意匠”、“意境”的研究为主,载体多为园林建筑的名称、楹联所刻画的意境与周边环境综合联想,较少从建筑单体本身的造型、空间布局角度分析建筑的立意。

苏州古典园林举世闻名,其园林艺术广为流传,知名海内外。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通过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等诗学点化手法含蓄表达“建筑意”,人们可以通过建筑及其空间环境的结合,在诗学点化后即可领悟深邃的“建筑意”。比如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立意取自《点绛唇》“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该亭为凸显风的主题,建筑平面呈现扇面形,亭与身后的“笠亭”形成完整的折扇型,亭内的窗户、坐凳、吊灯等造型也是采用扇形,风的表意无处不在(如图1)。如此“建筑意”与颐和园“扬仁风”、北海琼华岛上的“延南薰”如出一辙,二者也是扇面亭。“扬仁风”院落布局就是一个“風”字型,即风的繁体字,其匾额题扬仁风,意指扬仁义之风,契合了院落主题。“延南薰”是一座朝北面向北海的扇面亭,南薰即南风,故指延续南风、风生水起之意[11]。又如网师园的“濯缨水阁”坐南朝北,北临彩霞池而建,面阔三间,八根立柱深入池中。“濯缨水阁”建筑北立面是卷棚歇山顶,而建筑南立面则是封火山墙形式,形似古人帽子。如此一来,“濯缨水阁”建筑屋面暗指缨,水中立柱犹如赤足入水,加上建筑临水而建,整体将《楚辞·渔父》濯缨濯足的意境表达得惟妙惟肖(如图2)。

图1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照片

图2 网师园“濯缨水阁”照片

《园冶》曰:“凡家宅住房五间三间,循次第而造,惟园林书屋,一室半室,按时景为精”。在古典园林中,建筑布局不再遵循营造法式、宗族礼制的约束,而是为了凸显园林立意,突破常规的建筑平面或立面形制,将建筑与周边环境紧密相连,共同营造诗情画意的意境。相对严谨的传统建筑,古典园林建筑布局灵活,讲究诗情画意,更容易展现“建筑意”。这与苏州古典园林多变的“一池三山”造园手法如出一辙[12]。

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借鉴《华夏意匠》的分析方法,从古典园林建筑的平面空间、立面空间角度来探究其独特的“建筑意”。

3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意初探

3.1 拙政园“海棠春隖”

“海棠春隖”展示的意境是观赏海棠领悟春意的地方,“隖”字通“坞”字,其意是四面高中间低的处所。“海棠春隖”在一个矩形院落中,东面是复廊,西面和南面是院墙,北面是院墙和建筑外墙。四面围合,中部庭院的格局与“隖”字的意义一致。海棠春隖建筑现状平面是两开间,并且西侧开间比东侧开间要宽,一主一次的格局,这与我国传统建筑开间数通常是奇数的常理不符(如图3)。通过分析周边地形、“隖”字的本意及“海棠春隖”建筑的南立面图,可见建筑的西面是一个侧庭,宽度与建筑的东侧次间近似,这个侧庭如同一间隐藏的开间(为方便说明,笔者将这种隐藏的空间命名为虚开间),与建筑的两开间共同组成三开间建筑(如图4)。从另一方面解释,为了契合“隖”字这个建筑意,“海棠春隖”建筑将西部的次间改成了侧庭,去掉屋面后的侧庭四面就是围墙、长廊和建筑山墙,犹如四面环山,与内凹的侧庭院形成了“隖”字的本意。古建筑一般都要悬挂匾额点明建筑的立意,但“海棠春隖”的建筑外观是只有明间和东侧次间,若在明间悬挂匾额,则有失偏颇,影响美观,所以古人就将匾额移到了建筑对面的南院墙上制成砖额,此乃非常精妙的做法。“海棠春隖”整体的建筑意可谓是精彩绝伦,从地形、庭院、建筑三重层面暗示意境,再通过建筑平面布局、立面虚实空间、院墙卷额点题等明示建筑意,将建筑意与园林意境综合在一起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3 拙政园“海棠春坞”照片

图4 海棠春坞分析平面图

3.2 留园“揖峰轩”

“揖峰轩”取宋代朱熹《游百丈山记》“前揖庐山,一峰独秀”诗意,与院内的一峰湖石相对,湖石上题“独秀”二字,建筑取古人诗句之意,湖石上的题字彰显出园主对峰石毕恭毕敬的姿态。“揖峰轩”是平面布局奇特的建筑形式,其建筑平面开间是从西向东大中小三开间,完全不符合传统建筑的一般布局规律。多数研究认为此建筑是两间半布局形式。

“揖峰轩”是取自米芾拜石的典故,为了暗示拜石的寓意,以“揖峰轩”建筑平面布局成“L”形(如图5 粗虚线示意),犹如古人作揖拜石的姿势,符合“揖”字意义,所以建筑西面“独秀峰”所在的侧庭就是“揖峰轩”的虚次间,而侧庭南面的半亭建筑就是虚梢间(如图5)。这样布局的“五”开间建筑到了虚次间变成了侧庭,与“海棠春隖”同理,到了虚梢间就进行了“L”形转折,化作半亭与“揖峰轩”呼应,南面再通过“L”形檐廊相连,这也强化了庭院主体及建筑立意。另外,在“揖峰轩”的匾额有2处,一处在“揖峰轩”建筑室内东面山墙中央悬挂,一处挂在西面半亭的山墙上,两处同名的匾额也在暗示从半亭到“揖峰轩”是一座整体建筑。

图5 揖峰轩分析平面图

3.3 沧浪亭“闻妙香室”与“翠玲珑”

沧浪亭的“闻妙香室”与“清香馆”分别位于“明道堂”东西两侧,在以“明道堂”为南北中轴线的平面布局上取得了东西两部均衡的效果,同时在立意上也是交相呼应,均与嗅觉景观有关。“清香馆”取义唐代李商隐《和友人戏赠》中“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丛贵”之意,其面阔五开间,北面是近似半圆形的单面廊围合的庭院,庭院内植桂花,整体上犹如古时锁的造型,与“牢合金鱼锁丛贵”紧密贴合。“闻妙香室”立意来自杜甫诗句“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其建筑平面呈曲尺形(如图6 粗虚线示意),即建筑主体是西面的三开间硬山顶建筑,附属是在其西面紧邻一方亭建筑。“闻妙香室”实是住宅建筑与方亭建筑的组合,其曲尺形平面组合形式与“揖峰轩”有着类似的空间原理,同样也在西北角与院墙围合出一个侧庭,而南面则是长方形院落,两个庭院均栽植香花类植物,整个建筑被香气环绕,突出了嗅觉景观。“清香馆”是平面是五开间,屋面是卷棚歇山顶建筑,而“闻妙香室”平面是曲尺状的准“五”开间,西面亭也是卷棚歇山顶建筑,可见两者在“明道堂”中轴线两侧近似对称而又有明显区别,遥相呼应,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格局中绝妙的布局手法。

图6 闻妙香室分析平面图

“翠玲珑”建筑是一组合建筑,从平面上看是由3个房间横纵布局从矩形对角线位置相接串联而成。与“海棠春隖”类似的情况是,“翠玲珑”东北两间房在平面上均呈偶数开间形态,而且开间面阔大小一致,南面的“翠玲珑”主房建筑则是常规的三开间卷棚硬山顶。这样的平面布局形式与众不同(如图7)。“翠玲珑”立意取自苏舜钦《沧浪怀贯之》“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是以竹为主题的景观,“翠玲珑”四周片植了竹丛。“翠玲珑”建筑东北角通过单面廊与“明道堂”的檐廊相接,单面廊的景墙上是春夏秋冬四季花窗,单面廊西南尽头就接入了“翠玲珑”建筑,从东北角向西南方向行进,建筑四面均是可开启的长条槅扇,窗外景色犹如长卷水墨画。从四季花窗的单面廊步入四面入画的“翠玲珑”,这是一个连续的空间,“翠玲珑”东北部的两间房其实是暖廊,是单面廊的延续,形似一根卧竹长笛,游人游走在“卧竹型”廊内,所以廊可以出现无规律性的开间数量。“翠玲珑”主房明间内悬挂一副竹对“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回顾整个流线欣赏过程犹如聆听风吹竹林的飒飒声,又似淙淙的流水声,宛如长笛、鸣琴般动听迷人。整个“翠玲珑”建筑意寓意深刻,与环境完美融合,实为精妙。

图7 翠玲珑分析平面图

综上所述,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建筑意”往往深藏不露,仅在题名、楹联、花木与周边环境等组合还不足以完整呈现其内涵的“建筑意”,补充其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等方面分析或许能观察到其细致入微的诗意。

4 结语

梁思成、林徽因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说道:“古之政治尚典章制度,至儒教兴盛,有尤重礼仪,故先秦两汉传记所载建筑,率重其名称方位,部署规划,鲜涉殿堂之结构……均足以证明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中国思想寄托于建筑平面之……”。“建筑意”包含创作者的精神寄托,这点与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可谓是同根同宗。相对于封建礼制的严谨庄重,古典园林不拘一格的“建筑意”表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彰显了中国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的园林艺术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与建筑艺术的融合,将大放异彩[13]。在设计构思时应该回归我国传统建筑的本源,从传统建筑、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中汲取养分[14]。同样,风景园林师也应该传承古典园林“建筑意”,铭记李允鉌的话“历史经验是‘未来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任何体系的建筑都同样负担这一个任务。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较为长远、广博和深厚,真正打开我国建筑‘意匠’的宝库,其珍贵的历史经验会对整个建筑的‘未来’作出更大、更多的贡献[15]。”

猜你喜欢

海棠古典平面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大嘴狗》
找春天①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参考答案
海棠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