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皴法与起源
2021-07-12殷玉琴
□ 殷玉琴
《晴峦萧寺图》五代南唐·董源
皴法,是历代山水画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艺术语言形式,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奠定独特的价值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皴法也体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特征。皴法从理论到实践上的不断丰富,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
皴法作为“程式化”的典型形态,具有形式美的因素。皴法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线条、力度、肌理等方面,这是从皴法的外在形式因素而言。皴法虽然与自然有着亲密的关系,但它自身又保持着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构成了皴法形式美的因素。中国“程式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形式美。石鲁认为:“中国画的特征是‘程式化’,即美的方法,美的分析、程式、配方和科学方法。”其中,“程式”形态表现最鲜明突出的便是山水画,尤其是山水画的“皴法”。
作为程式化的“皴法”,具有复杂的双重性。它既要去“摹拟”物象的大致轮廓,同时包含自身独立的“形式美”属性。山水画的皴法作为山水画重要的表现语言,是画家审美体验与美感表现的艺术形式。这种从摹绘自然山水中提炼出的具有物象本质特征的形式,构成山水画的形式美。如果要赋予这种形式以诸多美感,就需要画家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劳动和创造。
皴法形式美的因素,就其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线条美。用线造型是中国画的主要手段,山水画的皴法同样离不开用线。如“披麻皴”“荷叶皴”“解索皴”“卷云皴”“牛毛皴”等,呈现出放射、修长、波动、活泼、流畅和升腾的韵律情致。五代与元朝,是皴法中线条使用较多、较成熟的时期。巨然运用董源开创的表现土坡的“披麻皴”,以排列相对整齐、紧密的长线条表现长岭,皴法舒展、轻松自然,画风清秀淡雅,恰到好处地将线条的柔美、恬淡与笔墨的湿润以“披麻皴”的形式发展成为表现江南山色的典型符号,其“淡墨轻岚”抒情性画意的表现方法也为后世所发扬。元代黄公望笔下的“披麻皴”线条也具有柔美的特点,其《富春山居图》中的线条排列疏松,略带弯曲,用书写化简淡笔意概括,用笔苍茫,写意中体现出“以书入画”的审美意趣。这种“披麻皴”的线条似疏而实,似松而紧,简率秀雅中蕴含着浑厚韵致,透露出秀丽大方之美。
二、力度美。其特点是力度感强,在纸上形成有冲击力的笔痕,其力度、速度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重力度美的“面皴”,与柔美的“披麻皴”等,形成鲜明对比。“斧劈皴”“乱柴皴”“带水斧劈皴”等,用线肯定、灵变,更着重力度、速度的构成因素。如李唐“大斧劈皴”,以大笔饱蘸水墨,沿山石结构顺势挥扫,头重尾轻,不足处稍加渲染,水墨淋漓,酣畅劲健,有一气呵成之感;马远“斧劈皴”下笔更加猛利、迅速,如暴风骤雨,刚劲、简洁。
三、肌理美。程式化的皴法是塑造不同物质的纹理、质感与典型特征的特殊方式,通过肌理的变化可以表现出形状、纹理粗细、山石凹凸的具体差异。因此,肌理美体现出皴法形式的重要审美功能。山水画皴法的其他美感因素,如浑厚、开阔、舒展等,也都蕴含在皴法形式之中。一部山水画史乃至一部中国画史的发展,就是在技巧表现精神和精神突破技巧中产生新的技巧。新的技巧表达新的精神,皴法的变化可以说是山水画变化发展的风向标。
《松寿图》南宋·马远
从中国绘画美学发展史来看,注重画家的人品和文化修养,一直是绘画发展的主流,多表现为画家重意而略象,重神而略形。山水画的皴法是一种工具或手段,画家将心中的审美意象借助皴法表现出来,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因此,深入探索山水画皴法的内在价值,对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