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发展路径探索
2021-07-12何玥
何 玥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江苏 苏州215000)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代化强国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基础在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战略之举。基于此,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明确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成效。
在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正面临转型发展,亟须探索出一条与研究型院校和高职类院校差异化发展的道路,而创新创业教育即双创教育的推广与应用,正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新契机。
1 双创教育发展的动因
1.1 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纲要共提及关键词“人才”32次,明确提出“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的战略任务。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大本营,高校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深刻变革,才能适应新时代的人才需求。个人是组成国家的最小个体,个体的创新意识和奋斗精神的培育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也是必然趋势。
1.2 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的探索,目前国内已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国内提供了大量人才资源,尤其是输送了一大批能够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创新型、技能型、高水平人才。早些年,各高等院校根据办学定位的不同,以培养研究型、应用型或技术型等人才为主要目标。当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国内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教育的本质又重新被讨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的,也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让人能实现自我成长与解放,而不是成为知识的“奴隶”,双创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以专业知识为主导的模式,以创新精神培育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为主要方向,让人以自己的精神意志为出发,通过应用实操,实现理想。
1.3 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2017年党中央提出“双一流”建设战略以来,国内高等教育事业在探索中走上了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高校注重人才培养,注重个性化发展,因此需要高校摒弃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路径,转向注重质量和以提升竞争力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校的内涵式发展需要高校关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更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过程,走出具有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2 双创教育发展的价值目标
2.1 促进行业发展
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一轮产业变革带来的人才需求要求高校加快双创教育的推进速率,双创教育的开展有助于促进行业良性发展。2020年12月,教育部新增交叉学科为第14个学科门类,本科教育阶段也出现了为配合行业发展衍生出的新兴专业,尤其是应用型院校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与产业结构匹配的人才,结合地方行业特色,开设了行业专业或行业学院。常熟理工大学就于2009年围绕苏南光伏产业发展需求,与阿特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光伏企业合作,成立了光伏科技学院。行业学院要求教学需在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境中开展,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新型人才为行业注入新活力,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高校、人才和行业三者构建良性循环系统。
2.2 推动大学范式变革
传统的大学范式以研究型范式为主,即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理论型人才为目标,但传统大学范式已无法满足当今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双创教育要求教学模式由教师单向知识输出,仅关注学生成绩,转变为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双创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大学范式变革,使高校逐渐由单纯的学科研究、高深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的制度性场所,转向关注“知识如何创造价值”,也就是说让大学由传统的教学型或研究型范式转向创业型范式、创新创业型范式。“第一次学术革命将科研和教学整合到了同一机构。第二次正在整合经济发展和前面提到的两项功能。”创业型范式或创新创业型范式大学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重要的优势是将经济、社会与教学、科研一体化。
2.3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就是人才培养,关注人的发展,需要根据社会发展来培养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双创教育强调将实践融入教学,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以此培养的人才不但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还拥有丰富的实操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的培养要求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能促使高等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3 双创教育发展路径
3.1 创新教学模式
要实现以上价值目标,院校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以符合双创教育的属性,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革新传统教学模式,调整以单向理论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例如工作坊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教学环境的可体验度以及教学环节中的互动性等。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更好地实施双创教育的手段,也是实现双创教育价值目标的路径。区别于研究型院校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培养方式,应用型本科院校因培养目标的定位,更应着重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着力完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验实践教学的开展从理工科专业扩展至全学科。
3.2 建立双创师资培育体系
双创教育要求重新解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单一知识输出的一方,更需要与学生一起在实践过程中传授知识和培育精神,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造一支结合专业、专创融合的教师队伍是双创教育的关键,建立完善的双创师资培育体系是持续开展双创教育的基础,该体系有别于传统专业教师的培养模式,或者说是原培养体系的升级,该体系既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又需关注其实践能力,此外还包括领导力、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教师在该培育体系下,需步入行业企业积累工作经验,且不止于寒暑假这类短期或徒有其名的挂职锻炼,而应长期、深入地融入企业。
3.3 重构教学课程内容
双创教育需要院校重新审视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重构课程内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等,在此教育要求下,课程内容除了原有通识课和专业课外,还需针对专业特色打造独有的创新创业类课程,课程内容需融合专业基础知识、行业前沿技术理论,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打造产学研一体化课程,使教师和教学内容都与行业、企业接轨,人才培养为产业创新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