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浅析当代艺术的艺术治愈性

2021-07-12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弗里当代艺术疫情

(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 210000)

一、艺术治疗于当代艺术之疗愈性

1.艺术治疗或艺术疗愈(Art Therapy)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世界蔓延扩散,大众对心理构建方面的诉求前所未有的迫切,艺术治疗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艺术治疗起源于西方,是二战后在欧美兴起的一门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马尔基奥迪(Malchiodi)指出,艺术治疗是横跨艺术学和心理学两大领域,涉及精神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的综合学科。艺术治疗是指由视觉艺术来帮助发现真我,用艺术创作来表达文字语言不能表达的感觉和意图,也包括用艺术来完善自我生命力。艺术治疗由二个不可分割的侧面组成:一是艺术创作过程自身具有的疗愈作用;二是艺术视觉语言的符号性的心理治疗机制。孟沛欣解释道,艺术治疗主要是以绘画艺术为介质进行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方法。疫情所导致的应激性心理障碍(PTSD),如焦虑失眠、抑郁燥闷等症状,也包括自闭症和精神疾患等。以言语为媒介实施现代心理治疗并不能解决这些心理问题;而艺术治疗作为非言语的表达沟通方式,被实践研究证明具有揭示潜意识的功能,作为心理实践疗法,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

人类通过艺术活动来治愈疾病可上溯到石器时代,在《圣经》里也有文字记载。艺术治疗这一概念被美国精神病学医生南姆伯格明确提出于20世纪30年代,1969年首度成立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ATA)。艺术疗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我国的艺术治疗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方兴未艾。此次新冠疫情加速了艺术治疗的普及和发展,中央美院等顺应时代的需求,设立了艺术治疗相关专业。

2.当代艺术之治愈性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通常指二战之后的艺术,当代艺术重新定义和丰富了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一百年前杜尚以小便池《泉》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艺术观,当代艺术的发展犹如脱缰的野马,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作品,每个人对生命的思考和生活的方式以及日常用品,都被称为艺术。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从神坛走向大众,生活的本身就是创作的表现。

那么,疫情之下艺术有何作用?当代艺术何以治愈?溯源历史,每一次瘟疫,都对人类文明造成了深刻影响,当14世纪欧洲爆发的黑死病夺走了近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文艺复兴”就此拉开序幕。艺术史上,譬如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创作的《死神的胜利》,博斯创作的《乐园》《干草车》等作品既显示出对死亡和疾病的恐惧,同时告诫人们对生命的珍惜与思考。艺术诠释和见证历史,给人类带来慰藉与希望。新冠疫情下,当代艺术的治愈性及社会功能被重新提及与审视。当代艺术是以人类共同守望的普世价值和精神指向为理论基石,发展出“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观念。当代艺术的大众性和包容性,当代艺术具有宣泄,引导,安慰等治疗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 当代艺术也许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艺术疗愈的手段与路径。英国著名当代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于新冠爆发之初,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最新艺术创作《蝴蝶彩虹》,以自己标志性的蝴蝶与彩虹结合制作的一幅数字拼贴画在网络上引发疯传,他鼓励公众免费下载,然后自行印刷得到“实物”,可将其张贴在自家的窗户或任何醒目的地方。这件艺术作品从“创作”到传播的过程,公众始终都参与其中,将当代艺术的大众化属性和艺术治愈功能扩展到最大化,给普罗大众带去战胜新冠的信心与希望。

总的来讲,当代艺术的治愈性,一则源于当代艺术改变着社会认知,二则源于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能释放内心积压的能量,其作品感化疗愈大众。当代艺术具有广泛的接纳度,无论挑战人类极线,还是细化内心感悟,让更多人能参与其中,提升自己对社会的价值。

二、当代艺术的疗愈路径

1.自我创作,自我治愈与救赎升华

艺术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疗愈的,在这过程中认知空间被打开、自我察觉被运用。被誉为墨西哥国宝级的女画家弗里达·卡罗,一生坎坷,6岁时患小儿麻痹症,18岁医学预科二年级遭遇严重车祸,在经历三十多次医疗手术疗养期间,弗里达拿起画笔创作出第一幅自画像,此后一生都疯狂地画着自画像。“我画中的信息就是痛楚,彻底地画出我的世界,我相信这是最好的作品。”画家于1946年创作的《小鹿》,她把自己画成一只在树林奔跑并被数只利箭射中而流血受伤的小鹿,以隐喻她伤痕累累的人生。弗里达和壁画大家里维拉的爱恨纠葛与各自的情感变数都促使她发觉内心的本真和第二个自我,表现在《两个弗里达》画作上。左边身着白色的维多利亚式蕾丝婚纱的弗里达,同右边另一个身着墨西哥土著传统特瓦纳服饰的弗里达携手相握,解剖图样的心脏暴露在外,背景天空阴郁的颜色衬托出弗里达的烦闷悲痛。人们似乎也可以从回忆录《两个弗里达的起源=回忆》中,印证她自画像中心理学上的双重自我。她画出了本我与自我,治愈自己而救赎升华,其感人画作和传奇故事又能疗愈大众,因此成为世界女性艺术绕不过的丰碑。绘画是一种自愈的过程,帮助个体进行内心的升华。芬兰著名美学家赫恩在其《艺术的起源——心理学及社会学的研究》一书中指出,艺术最初源自艺术冲动,究其本质是情感状态向外表现的倾向,表现的结果能增加快乐,减少痛苦。

被尊为“波点女王”的日本“怪婆婆”草间弥生,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绘画是她童年幻觉与迷茫的最佳出口。她只受过短暂的艺术学院教育,闯荡纽约, 绘画是她最大的救赎。她画出她所看到世界的那一层波点与网状,最本我的视觉语言表达,本我的需求在绘画中得到满足,带给她自己和世界无限生机与活力,而形成了自己最先锋性的独特艺术风格:从《无限的网》平面绘画系列,到《无限镜屋》装置艺术系列,都在极简主义,波普艺术,观念艺术的艺术史进程中建立起草间弥生的标志性符号。她在画布上的辛勤耕耘,治愈自己,抚慰宇宙之灵魂,缔造光年之外的女神传奇。

2.参与艺术事件而获得移情共鸣

弗洛伊德认为有两种方式可以让潜意识中的被压抑的欲望得到满足,其中一种就是将潜意识与艺术相关联,用艺术表现使其升华、释放。 当代艺术已不再局限于架上绘画,超越时空的界限,呈现出装置、行为、多媒体等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大众欣赏公共空间中的当代艺术在移情叙事的效应作用下,使得情感与心理得到治疗性的疏导,获得艺术治疗的临时性精神愉悦与满足,从而完成艺术治愈流程。在2003年非典时期,艺术家们在北京宋庄发起的“蓝天不设防”户外艺术行动,百余位知名艺术家一同展出各种艺术作品。印有“我们能战胜”字样的风筝在多个场地发放至观众手中,以此唤醒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应有的生存希望和信心。

近日,国际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将中国传统书法诗歌与他独创的烟火爆破艺术相结合,以尼采《悲剧的诞生》为灵感,在法国干邑湖畔上演了让人惊叹的一幕。首度全球直播,蓝色天空中的缤纷烟花,天际绽放错落有致,让观众情绪振奋。作品试图表现人类天人合一的精神,与面对灾难时顽强不屈的勇气和决心。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肖恩·麦克尼夫声称“艺术是灵魂之药”。

三、疫情下和疫情后艺术创作的机遇与挑战

“危机”孕育着再生,“停摆”需要人类理性沉淀与自我修复。疫情过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新民族主义与贸易壁垒逐渐建构起新的社会语境。整个艺术界及社会都不得不探索新的生存模式,除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推出线上展览外,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亚博)为公众精心设计艺术疗愈的良方,教你宅家画曼陀罗。曼陀罗(mandala)起源于佛教,是诠释宇宙的神秘符号与华丽艺术。荣格的心理学理论认为,曼陀罗绘画具有预防和修复的功能,按提供的图案涂色,有一定的重复性和对称性的特点,可以帮助公众解决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冲突,舒缓压力。创作曼陀罗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冥想修行。

针对2020年的新冠疫情创作,雅昌艺术网整理了100件国内外艺术作品,它们以综合媒介的当代艺术居多,丰富了疫情下艺术创作的多元生态,表达了对这人类悲怆一页的关怀。但同时暴露出作品的公众参与性较弱,艺术家跨界学科知识不足等问题,而削弱了当代艺术的治愈功能。

但是,近日由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陈履生先生宅家隔离完成的抗疫百字《自省的书写》,受到大众追捧。作品在谋篇布局上颇有新意,100个对他人生特具意义的汉字书法,采用传统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来书写主体,在其周围参照古人对字的注与疏,提拔古籍上的名言摘录或自己的人生感悟。作品本身是汉文化内涵的符号,而具有符号性的当代艺术品可以让观众快速精准地锁定视觉认知内容,理解书法艺术审美的内涵。 视觉艺术理论认知神经学的实验研究证明,均衡构图的图像更符合人的视觉认知习惯,会让观众获得更多的美感体验。整套(100幅)作品充分展现了当代学者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收到很好的社会效应。

总之,疫情对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的影响冲击仍在持续,瘟疫的伤痛需要艺术来疗愈。当代艺术介入灾后重建的价值除了抚慰心灵、记录人类历史之外,还帮助公众发现自我于世界的生命意义和人生目标。——这就是当代艺术之艺术治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治愈世界!Healing the World!

猜你喜欢

弗里当代艺术疫情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战疫情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英雄
摩根·弗里曼 深陷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