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色饭的色彩初探
——以南方少数民族传统五色糯食为例

2021-07-12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糯米饭五色染色

(1.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1400;2.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系,北京 100029)

色彩在许多民族和地区中所具有的独特象征及观念意义,与地理环境、文化交融、审美心理等多重因素的生发、互动有关,既具原生性、也具融合性。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体现了国人对色彩的独特感知方式和认知模式,这种感知和认知往往与生活日用相结合,甚至充满着人间烟火气,呈现出一种与自然崇拜、祈福、巫术、宗教信仰等交融在一起的独特色彩观。南方少数民族传统糯食——五色糯米饭就是其中一例。

一、五色饭中的“色”

五色糯米饭,又有五色饭、花米饭、青精饭、乌米饭之称,其制作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广东以及海南等地,集中在壮、瑶、苗、布依、侗、傣、仫佬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及东南亚的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等国的岱、泰、泐、佬、侬和掸等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区域,尤其在传统节日“三月三”和清明节,壮、瑶、侗、布依、畲等族都有制作五色糯米饭的习俗。

南方制作和食用五色饭的风俗历史悠久,源于何时,暂无定论。田丽艳、佘怡宁在《乌饭探源》一文认为它与南方盛行的招魂巫风相结合,其功能从祭谷魂、祭祖(祖先灵魂)、供佛(超度亡灵)、祭牛(牛魂)等祭祀作用衍伸到辟疫以及纯粹的纪念作用。晋、唐、宋人的笔记或诗文中有对于此饭的记载。如晋陶弘景在《登真隐诀》中即将青精饭视为道家以谷断谷的辟谷方法之一。唐陆龟蒙笔下就有句曰:“乌饭新炊芼臛香,道家斋日以为常。”(《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寄袭美》)。杜甫也有诗曰:“岂无青饣迅饭,令我益颜色。”诗中的青饣迅饭,即乌饭。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南宋林洪在《山清家供》、宋代范致明在《岳阳风土记》、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二十五谷之四、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二十五木语等文献中,均有对乌饭、青精饭的记载。关于五色饭所涉之颜色,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零陵总记》有:“杨桐叶,细冬青,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道家谓之‘青精饭’。”这不仅与陆龟蒙、杜甫的诗作互证,体现了此饭与道家的关系,其中“色青而有光”便是对颜色的记载。另文献中较早出现“五色饭”一词的,据笔者视野所见是明代魏浚《西事珥》一书。在该书卷八中记载:“青精饭,用南天烛染饭作黑色,谓之乌饭。……今粤人以社日相馈送。然又染着作青、黄、赤以相杂,谓之五色饭者。”该文点出乌饭之名的由来,即因饭色为黑,后又因杂有青、黄、赤等色,被称为五色饭。记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五色饭的文献还有:乾隆年间《南龙府志·地理志》:“其俗每岁三月初……食花糯米饭。”清代《武缘县图经》:“三月三日,取枫叶泡汁染饭为黑色,即青精饭也。”清代诗人沈自修在《西粤记俗》中说:“宣化(今昌宁)、武缘(今武鸣)之俗,三月三日,各村以乌米饭祀真武。”从以上文献可见,五色饭之色有:黑、青、黄、赤,加以糯米本身的白色,正与中国传统五色概念——青、赤、黄、白、黑相匹配。

二、五色饭中的“五”

值得注意的是五色饭为何以五种颜色固定下来,不增不减。“五”这个数字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观念和认知?在《中国思想史》一书中,葛兆光曾指出,“对于‘五’的崇信习惯不知从何时开始”,但“五”成为一个被接受的神秘数字,肇自春秋时期,“五色”之观是通过自然事物与星宿、“五方”等天文地理发生联系而逐渐形成的,“五行”思想也随后萌生。肖世孟在《五色之“五”考》一文中也指出:“五色来自色彩知识,这种知识是万物分类知识的具体化。是宇宙万物‘分类’的一个缩影。”从蒂利亚德的宇宙论,到有学者提出人单手手指头有五根,受到日常计数的影响,“五”这一抽象概念就被提炼出来。可见出“色”“数”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古人对外部世界的思考,反映了古人赋予色彩的观念性内涵。

五色饭所承载的祈福功能和颜色意义象征方面也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宇宙观、时间观有关。如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壮家花米饭的寓意,紫色和红色代表着夏季,是活力和希望的象征;黄色代表着秋季,是丰收与幸福的象征;黑色代表着春季,是吉祥福瑞的象征;白色代表着冬季,是纯洁无瑕的象征。壮家五色饭中的五色分别对应着流转的四季,透露出壮族儿女希冀四季平安的观念。五色饭还反映对来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祈祷。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地讲黔东方言的苗族在过“吃卯节”时,便用五色饭祭祀谷魂,祈祷来年五谷丰登,这一风俗反映了“万物有灵论”的原始思维残存。壮家除了传统的三月三节日外,在牛魂节也用五色糯米饭祭祀,反映出了农耕时代牛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也表达了五谷丰登的祈愿。但何以选择五色饭来祭祀祈福,而不用其他普通谷类米饭代替,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先秦文献中,“五色”“五味”“五声”“五谷”等词便已同时出现。如《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第五十八、《大戴礼记·虞戴德》第七十将“五礼”“五衰”“五声”“五味”“五色”“五谷”“五牲”并列,谈礼制规范。《左传·昭公元年》也有言:“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袁行霈等先生指出,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四周扩散,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但总体说来主要是周围向核心趋同。从文化圈的扩张和影响上看,五色饭的五色与五谷也反映了南方少数民族所受到的影响。如在广西天等县仍有壮家蒸的五色饭为绿(青)、红、黄、白、黑,对应着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反映了对五行和五色关系的信仰,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接受了“五色-五行”观念的体现。

有一项关于广西壮族原住民传统染色植物的田野调查结果也从侧面印证中华文明这一整合模式。调查发现广西壮族原住民用于食品染色的染料植物多达14种,但其中用于染食品相对显著度指数最高的植物只有5种,它们分别是:密檬花、红丝线、观音草、枫香树和姜黄。其中密檬花利用的部位是花,染色效果是黄色;红丝线是茎、叶,染色效果为红色、草绿色,观音草是茎、叶,染色效果是红色;枫香树是叶,染色效果为黑色、紫色;姜黄是根,染色效果是黄色。这5种植物基本能满足原住民对于食品染色的需要,所以从使用频率来说也是最高的。而其他用于食品染色的植物还有鼠曲草、鸡屎藤、山栀子、糯稻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植物所染出的颜色也不出五色之外,如鸡屎藤染出绿色,山栀子染出黄色等。染料选取固然与当地植被有关,与植物本身的可食用性有关,但何以在植被资源丰富的南方,先民们只选取出这些植物,而且也只有五色的需求,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或者我们也可以大胆猜测,这体现了上述中华文明整合模式下,先秦以来的五色观念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即中原五色观影响着原住民的饮食之色。关于五色饭,还有专家从医学和营养学的角度进行过分析,就五色、五脏、五味的关系展开探讨,五味、五脏之说正属于“五色—五行”下的衍生含义。

三、五色饭颜色之意的演变

五色饭的颜色之意也在发生着演变,如布依族的糯米饭另有其他文化内涵。当山间响起阵阵唢呐与鞭炮之声时,布依族人就会知道,寨上有人家家有喜事或丧事了。若是老人去世,布依族人会煮好白色糯米饭,用提篮装上,以几尺白布覆于其上,带上蜡烛香纸,前往凭吊,表达对逝者的哀悼。若是“做桥”,外家还会送去红色糯米饭,预祝子孙前程远大、红红火火。红白二色与喜丧之事的结合,已与汉族喜丧习俗用色高度一致了。

在广西壮族聚居区以大化县、平果县为代表的田野调查中,还有学者了解到这些地区五色饭的不同颜色意义。在该地,五色饭中的黑色代表家乡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红色祈愿子孙兴旺发达,黄色庇佑五谷丰登,紫色让家境富裕殷实,而白色象征美好纯洁的爱情。在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国的少数民族中,五色饭的象征意义也不同:“红色象征胜利,黄色象征大地的力量,紫色象征光明,蓝色象征气节清新等。”在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中,五色饭颜色象征义发生了演变,说明色彩认知是后天习得的结果,没有一成不变的色彩观。

总之,研究中国传统色彩体系有助于揭示和理解东方文化对于色彩问题的认知与思考。少数民族作为其中一个特殊组成部分,除了服饰之色、绣品之色,还有特殊的饮食之色亦应成为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强大的“周围向核心”趋同的整合模式下,南方少数民族在饮食之色上所受的核心文明的影响也不例外。2020年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东方色彩:探源·滋新”的主题提醒我们,研究东方色彩,要“深入探寻东方色彩的发展源流和演变脉络,揭示东方色彩经验背后的理性结构,激活东方色彩蕴含的古老智慧,建构现代东方色彩观念、知识结构及应用体系,并使其贡献于当代社会生活。”因为源明才能更好地反哺于新,探源五色饭“色彩”的意义正在于此。

注释:

①参看潘济华.《壮泰族群饮食民俗及其价值体现研究——以五色糯米饭为例》.青年时代,2017年第29期,第29页.

②参看王静.《汉壮语的“颜”外之意》.《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 年第3期,第197页.

③参看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④参看苏仕林,马博,黄珂,许原彬.《桂西壮族染色植物民族植物学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第11期,第204-205页.⑤参看黄晨.《祭礼之食——壮族花米饭的文化史初探》.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第38页.

⑥范宏贵.《中、越、老、泰等国壮泰族群的饮食文化》,《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25-29页.另可参看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 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一书,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⑦引自《“2020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报道稿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先生的讲话。见“传统色彩研究”公众号,2020年11月18日.

猜你喜欢

糯米饭五色染色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小年夜里赤豆糯米饭在飘香
五色为功——孙博文的艺术探索与价值
糯米饭
五色田畈
跟踪导练(一)2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
类比法在图染色中的应用
五色人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