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戏曲教学创新模式

2021-07-12

大众文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身段程式形体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0005)

孔子曰:“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沉浸在课堂中而忘记了周围一切时,学习环境首先应该是积极的,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必经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到愉悦的学习情景,达到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交融,优化教育,优化枯燥的基本功形体课。在改善学习教学气氛的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创建这个积极主动地学习环境,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并且也应当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使其自主学习,不光只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还要做到“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一、教学改革研究

1.课程融合,开启设计思维

此课程把中专阶段腿、毯、把、身为一体的训练课程,拓展为培养学生从基础出发,广泛学习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创造真实舞台环境,充分实践,让学生体验戏曲舞蹈在舞台上如何调度产生表达,了解舞台上戏曲舞蹈的空间性、表现性的内在和体现形式。要求学生将腿、毯、把、身四门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编创15分钟之内的形体组合,编排过程中,结合音乐充分运用戏曲形体元素、舞蹈元素及服装、道具,呈现一段综合性戏曲形体表演组合,学会如何在舞台空间进行调度,如何表达人物情感,把传统戏曲身段的艺术元素运用各个门类的艺术手段进行包装,创造出一个舞台艺术空间,在考核班级班风、团结精神和凝聚力的同时,让戏曲表演以新的面貌和更具时代气息的形象展现给观众,更快适应艺术领域及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要求和发展。

2.课程创新,开启多元化教学手段

编创层面创新,加入命题创作,指选择一个情景,提出命题(揭示主要舞台行动),充分使用戏曲身段动作来挖掘舞台交流,要求有场景设计和人物扮相,可利用相应的道具。自己设计的动作并配上与内容相符合的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我国古代“乐”“舞”是不分开的。首先师生共同来了解和分析音乐的背景,然后依照音乐的旋律、节奏、长度来准确设计身段的语汇,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的表达。既培养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又为学生感知音乐作品的内涵和再创造提供了可能。

画面创作,画面创作就是把静止的一个画面变成一个戏曲舞蹈的过程。让画面活起来,由一个点延伸成了一条线。深入挖掘画面的内涵,努力追求创作的作品与画面的意境。

二、教学创新的方法

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功法、身韵、戏曲词汇,通过学习最终达到刻画人物高度的层次,在学生掌握外部身段技能之后,将身段的基础理论知识引入课堂,增强教学的信息量,进行研究式学习。在丰富技巧学习和元素积累的基础下,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不断实验巩固。在课堂中,首先要打破程式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形体设计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设计为四个阶段。

1.拷贝能力

通过拷贝来完成基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功法、身韵、戏曲语汇,最终达到刻画人物的最高层次。同时基础训练又是一切创作的根基;丰富的技巧和元素的积累才是创作的手段。所以,程式套路组合训练及剧目表演片段训练在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场、手位、台步、指法,折扇、团扇、双剑、水袖、云帚等身段组合,《游园惊梦》《拾玉镯》《天女散花》等剧目表演片段,程式套路组合有走边、趟马等。这些戏曲程式是一代又一代的艺人智慧创造的结晶,通过程式,戏曲艺术才得以流传至今。

2.重组能力

主要培养学生编排中能合理运用其他形体元素重组形体表演的能力。以戏曲身段程式套路和戏曲舞蹈为主要教学内容,将戏曲程式套路进行拆分重组和改编。要求学生对程式套路及戏曲舞蹈表演结构进行分析。将原有个人表演内容改编重组为集体表演,要求编排合理融入其他元素,突出形体节奏和队形变化。学生通过重组训练,为后阶段戏曲形体设计组合的编创思路起到铺垫作用。

如:戏曲群舞。在舞蹈艺术中,群舞体现的是一种集体的形象美。它重视在队形、画面的巧妙变化中去体现主题意境;重视在流畅、委婉的动作组合中去突出人物形象和情绪的变化,更非常重视风格、色彩上的独特和新颖。戏曲群舞就是在舞蹈群舞的基础上,融和戏曲特有的韵律感和程式美,赋予传统艺术更新更美的魅力。比如水袖舞《夜深沉》,舞蹈以京剧曲牌为表演载体,25个姑娘翩翩登场,摇、抛、甩、收、翻,将手上的水袖舞成了一副“百花”盛开图,舞动的水袖极富韵律感和造型感,让戏曲与舞蹈联姻,古为今用,京为舞用,京舞联袂,相得益彰,是对传统的中国戏曲舞蹈的丰富和发展。

3.编创能力

着重培养学生戏曲形体表演组合编创能力。学生将腿、毯、把、身四门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编创15分钟之内的形体组合。要求学生编排过程中,结合音乐充分运用戏曲形体元素、舞蹈元素及服装、道具,呈现一段综合性戏曲形体表演组合。

如:独舞、双人舞和三人舞:这类型的舞蹈偏重于情绪和技巧的发挥,或构思别致、情节动人、人物生动。新编京剧《华子良》中“竹筐舞”的身段设计是非常成功的戏曲独舞,演员借鉴吸收了传统剧目《乾元山》的程式动作枪和圈运用,对固定的程式进行解构,通过想象力重新结构以赋予动作新的生命,使之产生新的意境和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利用拷贝内容中基础教学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带来了可改编的素材,让学生利用基础学习中所学的内容,编创出一套包含了腿毯、折扇、长绸等戏曲元素的综合性戏曲形体表演。

三、教学创新思维的宗旨

基础身段课程教学的改革需要有创新的思维作为起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改革应该遵循三个宗旨: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旧模式;二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身段教学来说,老师讲解动作要领和示范,学生刻模,这样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是对于社会经验、个人经历不丰富的学生理解表现剧目的弥补和帮助。所以,这里的“打破”并不是对旧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拆掉教学思维里的“墙”。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领悟基础身段动作的意义。给学生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是教师能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势、兴趣,制定课程内容,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的接受性、理解的创造性发挥到最大。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即是教师在编排身段基础练习的时候,可在创作层面跨出戏曲,大胆借鉴吸收舞蹈动作,丰富本身的技巧,扩充原有的身段语汇,同时鼓励学生向其他剧种学习,自主创新。

上文所述拷贝能力、重组能力、编创能力等皆为学生所需完成学习的创作部分。创作才能是从事艺术的灵魂,培养学生能够承担起更多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使教学改革的探索势在必行。

戏曲群舞、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和情境小舞剧这几种方法训练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动作“可能性”训练实现思维的开发,让学生从动源、情感、形式风格以及单纯动作本身的众多体验切入,寻找规律,提升动作的逻辑性,对固定程式进行解构,通过想象力赋予动作新的生命力,延伸原有的形式风格与动态,使之产生新的意境与情感,由此实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创法自然的中国戏曲舞蹈的精神特质。

操作方法包括即兴造姿、相反对比法、节奏变化法等。这些共同构成了有着自己鲜明艺术特色的戏曲舞蹈,在此基础上,身段教学要求在保持自身鲜明特色和艺术风格的同时,达到形神并茂的艺术境界,在舞台表演中,用高超的演技征服观众,以出神入化的神韵感染观众。

编创层面创新教学的目的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该课程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此对于文化基础好的学生来说,让她们多参与创作作品中文案、结构的研究,使她们在理论研究层面上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这样一种相互合作关系,实现优势的互补。同时对于平衡学生学习心态、保持学习兴趣也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教师经验的增长,学生认识的提高以及师生之间的碰撞使方法涵盖的内容更具自由性与灵活性。

四、结语

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将传统教室里惯性思维下的复制型教学模式,转化为创新思维下教学相长的发展型教学模式,这并不意味着要违背符合戏曲教育规律的必要训练,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们需要提高自觉性,关注在不断动作重复中,有没有启发学生们的思想同步运转,有没有带给他们更多新知识新经验新文化的启迪。此种教学模式虽然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却能促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对具备综合而全面的戏曲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今群众文化生活要求的迅速发展与就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更新,专业团体对人才专业及非专业能力要求的广泛提高。形体设计课将腿、毯、把、身综合为一体,在原有的戏曲专业程式化身段教学方法上借鉴吸收舞蹈,丰富原有戏曲身段语汇运用,突破传统戏曲程式化教学,化被动为主动、化单一为丰富,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内容展现转变为成品舞台化的呈现,拉进学生与舞台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加深学生对剧目表演中不同角色的理解体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形体设计课开拓关于形体拓展设计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戏曲专业与非戏曲专业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显露出更为综合而全面的戏曲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适应岗位的需要,能够承担起更多富有创造力和挑战性的工作,扩大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满足传统文化教学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与传承做出更有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身段程式形体
增程式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延长优化
英语程式语可学性的语言模因论解读
基于Motor-CAD的增程式电动车发电机设计
《审音鉴古录》身段谱管窥
从昆曲身段谱说到明清时期《牡丹亭·游园惊梦》演出
放下身段,才有快乐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天祀园的身段营销
鸡霉形体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